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渔翁①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渔翁①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②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鱼。

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日出了,发现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C.苏轼说“子厚晩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的风格正相似。

D.五、六句写日出之后,渔船已经进入中流,诗人回首,见山上白云相逐,诗境悠逸恬淡。

2.诗中渔翁这一形象是怎样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1.D 2.《渔翁》一诗刻画了一位自由闲适的渔翁形象。他饮清湘,燃楚竹,伴山水,唱渔歌,夜宿晨起,驾船打鱼,悠闲淡然。诗人借此表达自己遭贬之后对恬淡安适生活和自由人生的向往之情。 【解析】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 D项,“诗人回首,见山上白云相逐,诗境悠逸恬淡”错误,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句意为:回望天边,江水滚滚东流。山上白云,悠然自在舒卷。根据前文可知,本诗写作对象是渔翁,回首的不是诗人,是船上的渔翁。 故选D。 2.此题考查把握诗歌人物形象和情感的能力。结合翻译判断什么形象,解题步骤为:本诗(词)刻画了一位(形容词)的( 职业、身份)形象+结合诗句分析。然后根据诗歌内容、情语、景物、注释、诗人生平等分析诗歌情感。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运用动作描写,写渔翁夜宿山边,晨起汲水燃竹做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写山中美景:烟销日出,山水顿绿,写渔翁行踪:渔船离岸而行,空间传来一声橹响。“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渔船已进入中流,而回首骋目,只见山巅上正浮动着片片白云,好似无心无虑地前后相逐,诗境极是悠逸恬淡。 刻画了一位自由闲适的渔翁形象,结合柳宗元生平可知,诗人借此表达自己遭贬之后对恬淡安适生活和自由人生的向往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直以来,研究韩柳的人,多数倾向认为二人为挚友,其实不然。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韩柳二先生年谱书后》说:“盖韩柳虽以文章互相推重,其出处固不同,臭味亦非投契。”古代“臭味”指气味,是说同类东西气味相同,引申比喻气味相投的同类人。细品韩柳性情和思想,章学诚说的不无道理。①___________________,是因为他们共同倡导了古文运动,并成就了这一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其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是性情温和的谦谦君子,从不随意说人短长;而韩愈疾恶如仇,不平则呜。而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宗元在政治上主张民本思想,认为“利安元元为务”;韩愈在政治上持诛民学说,认为“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学生向老师祝寿时发言的一个片段,其中有四处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这次我们专程从全国各地光临母校,给我们至今健在的恩师俞老师做寿。俞老师视名利淡如水,看事业重如山,八十高龄还在做学问。俞老师又把最近出版的大作赠送给我们几个高足,我们都感到十分欣慰……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超大城市,人群多样化,需求多样化,政府要殚精竭虑,以更细致的民生工作,更精准的民生政策,满足民生需要。

②当前人工智能的一个最显著特点是,中国崛起为全球人工智能强国,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中美竞争已成掎角之势

③刘秉润说:“中国草根足球队数不胜数,资源遍地,但缺乏组织,一盘散沙。”他纵横捭阖,创建了中国城市足球联赛。

④他厌倦了在一线城市的打拼生活,计划在未来五年中放下一切,去遥远的南方小城做一个闲云野鹤

⑤初春时节,湖南油菜花节开幕,田野间的油菜花竞相绽放,春意阑珊,吸引游客徜徉花海,感受春天里的田园之美。

⑥最近,某武打明星去西藏参加活动的照片被曝光,他那老态龙钟的模样,让人们不由得为他担忧。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查看答案

请综合分析以下两个图表所提供的数据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概括2017年浙江省选考科目呈现的状况,要求语言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60个字。

表一:

浙江省2016级高中生在201 7年选定选考科目情况调查表

表二:

2017年浙江省高校招生要求选考的科目比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竟陵文宣王子良字云英,武帝第二子也。幼聪敏。武帝为赣县时,与裴后不谐,遣人船送后还都,已登路,子良时年小,在庭前不悦。帝谓曰:“汝何不读书?”子良曰:“娘今何处?何用读书?”帝异之,即召后还县。

子良敦义爱古,郡人朱百年有至行,先卒,赐其妻米百,蠲一人,给其薪苏。郡下有虞翻旧床,罢任还,乃致以归。后于西邸起古斋,多聚古人器服以充之。

武帝即位,封竞陵郡王、南徐州刺史,加都督。永明二年,为护军将军,兼司徒。四年,进号车骑将军。子良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善立胜事,夏月客至,为设瓜饮及甘果,著之文教。士子文章及朝贵辞翰,皆发教撰录。

武帝不豫,诏子良甲仗入延昌殿侍医药。子良日夜在殿内,太孙间日入参。武帝暴渐,内外惶惧,百僚背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俄顷而苏,问太孙所在,因召东宫器甲皆入,遗招使子良捕政,明帝知尚书事。子良素仁厚,不乐时务,乃推明帝。诏云:“事无大小,悉与鸾麥怀。”于良所志也。太孙少养于子良妃袁氏,甚著慈爱,既惧前不得立,自此深忌子良。

进位太傅,增班剑为三十人,本官如故,解侍中。隆昌元年加珠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遗人视,见淮中成无算,资浮出水上向城门。寻,年三十五。

(选《南史·萧子良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B.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C.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D. 隆昌元年/加殊礼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名/进督南徐州/其年疾笃/谓左右曰/门外应有异/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A. “斛”,旧器,方形,口小,底大,容量本为十斗,后来改为五斗。

B. “不豫”,“豫”为“安和”之意,“不豫”就是不舒服,在文中是天子有病的讳称。

C. “东宫”,封建时代太子居住的地方,借指太子。

D. 在等级制度很严的社会中,对不同阶层的人的死的说法须依据其不同的身份、地位严加区别。《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不禄,士曰卒,庶人曰死。”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萧子良孝顺有加。母亲裴后因与武帝不和睦被送还,年幼的萧子良心中不悦,废书不读,这触动了武帝,他便召回了裴后。

B. 萧子良重义好古。本郡人朱百年有极高的德行,他死后,萧子良善待他的妻子。萧子良还在西邸建了一座古斋,收集了许多古人的器具衣服布置在里边。

C. 萧子良礼遇贤士。夏天客人到了,子良为他们摆出瓜果和饮料。士子的文章以及朝贵的作品,子良也让人撰录。

D. 萧子良深受武帝信任。武帝生前有意传位于子良,在遗诏中让子良辅政,可惜子良志不在此,对政治事务不感兴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良少有清尚,礼才好士,倾意宾客,天下才学皆游集焉。

(2)武帝暴渐,内外惶惧,百僚皆已变服,物议疑立子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