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晨雨 (唐)杜甫 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 雾...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晨雨

(唐)杜甫

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

雾交才洒地,风折旋随云。

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

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从正面切题,精心绘出一幅醇美的晨雨图,充分显示了诗人摹景状物的笔力

B.首联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描写手法,将雨置于晨曦、树木的背景中,富有诗情画意。

C.尾联“亭午未全分”照应了首联的“晨光”,写出了时间的推移,暗示了生命的短暂。

D.本诗反映出诗人深厚的艺术功力,在写景状物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这首诗紧扣一个“小”字来写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1.C 2.①首联直接用一“小”字引出全诗。小雨滴在窗外树叶上,发出轻微声音。②颔联转写雨的动态,凸显晨雨的细腻微小晨雨只有和着雾气变得湿重时才能落到地上。经风一吹晨雨便飘向天空,又化作云。③颈联写雨润物消暑的功用。一“暂”一“轻”仍然是着力刻画雨的“小”。④尾联写蒙蒙细雨中的麝香山隐隐约约还是从“小”上着笔。 【解析】 1.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歌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项,“暗示了生命的短暂”说法有误。从全诗来看,作者由听觉到视觉,由近及远,由晨至午,精心绘出一幅甜美的晨雨图,表现诗人对生活强烈的爱。选项说“亭午未全分”“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属无中生有。 故选C。 2.本题考查分析景物特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诗句,整体感知诗歌内容;然后结合题干要求,找出诗歌中描写该景物的句子,把握其特征;最后围绕特点,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题干中说“紧扣一个‘小’字来写雨”,提示给我们:描写对象是“雨”,特点是“小”,全诗每句都表现“小”的特点。于是逐句分析每一句的“小”体现在什么地方。首联中“小雨”直接提到了“小”。颔联中,雨被风“折”弯,风一吹,雨就斜了,只有微雨才会出现这样的情状。颈联中,“轻”字,鸟兽身上微微沾上雨珠,只有小雨才会微微沾湿。尾联中,“麝香山一半”,濛濛细雨中的麝香山隐隐约约,只有濛濛细雨才会有隐隐约约的情景,还是从小雨上着笔。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西成高铁运营以来,旅客发送量节节攀升,开通首月发送旅客达93万人次,使高铁车票洛阳纸贵

②无论正史还是野史,他都有所涉猎,他说起历史故事如数家珍,渊博的知识让他的课堂生动有趣。

③《唐宋词名篇精赏》是学者宋恪震近年新成果的结晶,与他的《唐诗名篇精赏》恰巧配套,可谓珠联璧合

④他的笔下有历史,有中国哲学的智慧,他谈论的是历史上的人与事,但常常枝蔓开去,天马行空

⑤对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连篇累牍的报道,使广大读者看到了中国的希望,起到了振奋人心的作用。

⑥这部抗战题材的电影充满了正能量,以喜剧的形式回忆抗战年代的衣不解带,提醒观众不忘历史。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查看答案

下列对《阁夜》一诗中涉及的文化常识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五更:古人把一夜分为五个时段,每个时段被称为“更”。五更在寅时,相当于现在3点—5点。

B.鼓角:战鼓和号角,二者都是军中的乐器,用于报时或发号施令。

C.夷歌:我国古代称东方的民族为“夷”。诗中的“夷歌”指当时东方民族的歌谣。

D.卧龙:比喻隐居尚未显露才能的人,诗中指诸葛亮。杜甫常借用与诸葛亮有关的典故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慨,如“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查看答案

下面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标识,请写出构图要素,并阐述其寓意。要求语言简明,语句通顺。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字。

就现有技术而言,移民火星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能否确保旅途安全, ______。他们会因失重而出现肌肉萎缩、骨质疏松等病症,容易因为更多宇宙射线的辐射而引发癌症,可能因长时间居于狭窄空间而产生心理疾病。此外,即使顺利到达火星,_____,也是巨大的挑战。由于移民人数有限,大部分劳动要依赖机器人。除了播种作物、发掘水源,最迫切的一个问题是_____保证呼吸。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

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他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信心,称中国政府将会支持下一个宏伟计划——一项投资20亿美元的量子通信、量子计量和量子计算的五年计划,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欧洲2016年宣布的旗舰项目,投资额为12亿美元。

(摘编自伊丽莎白·吉布尼《一位把量子通信带到太空又带同地球的物理学家》,《自然》2017年12月)

材料三:

日本《读卖新闻》5月2日报道:中国实验设施瞄准一流(记者:莳田一彦、船越翔))

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23亿元人民币,3月正式投入运行。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目本的J—PARC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中国推进的这类大型工程还有很多。3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政协委员潘建伟被媒体记者团团围住。潘建伟是利用2016年发射的“墨子号”人造卫星进行量子通信研究的研究团队负责人,其团队2017年以后相继发布了多项世界首创的实验成果。潘建伟今年当选美国《时代》杂志“全球百大最具影响力人物”。

使用人造卫星的实验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还在犹豫不决。日本的研究人员认为,“在基础科学领域,中国正在踏入他国难以涉足的领域,领先世界”。

(摘编自《参考消息》2018年年5月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量子通信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利用量子调控技术,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可以有效解决经典密码被破译的问题。

B.潘建伟团队在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太空量子实验,并计划发射“墨子号”后的第二颗卫星,他对未来五年会取得更多成果充满信心。

C.中国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成为第四个散裂中子源设施的国家,有些日本科学家有了危机感,认为亚洲的中心正逐渐向中国转移。

D.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比如使用人造卫星开展科学实验,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欧洲和日本都还在犹豫不决,因而尚未涉足这些领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利用“墨子号”科学实验卫星研究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的量子通信技术,对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B.量子密钥分发是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双方共享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从而确保信息传递绝对安全。

C.考虑到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市场潜力巨大,中国和欧洲都投入巨额资金,首要目的是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D.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外媒体对我国通信技术研究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报道,认为中国无论是投资力度还是研究水平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自然》《读卖新闻》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