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代代相传的原始神话、诸子思想、民间传说、...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代代相传的原始神话、诸子思想、民间传说、成语故事等形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根基,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语言文字的意蕴,不少古老的词语在我们新时代里依然焕发着光彩。例如,我国的月球探测工程被命名为“嫦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叫“悟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叫“北斗”,载人空间站叫“天宫”等。请根据下方所给的信息以及你的理解,从下方选项中选择恰当的名称,将其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处。

(1)太阳监测卫星计划叫“________”计划

(2)新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工程叫“________”工程

(3)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叫“________”站

(4)围海造田规划叫“________”计划

(5)全球卫星星座通信系统叫“________”系统

①精卫    ②夸父    ③鸿雁    ④昆仑    ⑤青蓝

 

② ⑤ ④ ① ③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太阳检测计划叫“夸父”,夸父是中国的传说人物,取自传说“夸父逐日”,以夸父命名形象恰当。新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工程叫“青蓝工程”,取义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培养出更杰出的后继者。南极考察站叫“昆仑”。昆仑是中国传说中的神山。南极考察站建在南极大陆的最高点,而“昆仑”则意味着高山,象征着制高点,因此命名为昆仑。围海造田项目叫“精卫”,取自上古传说“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体现了精卫不辞辛苦百折不挠的精神。通信系统叫“鸿雁”,取自中国传统“鸿雁传书”的意象,鸿雁在古典诗词中本就是承载着通信的功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国国会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        通过有关涉港法案,企图把香港推向持续动荡的深渊,实现遏制中国发展的政治图谋。(        )。大量事实表明,美国反华势力与香港反中乱港势力        ,是香港持续暴乱的主要推手。

美方火中取栗,只会        。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在香港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功,香港同胞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广泛的享受着民主权利和自由。一个繁荣稳定的香港,符合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美方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不仅严重伤害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14亿中国人民的感情,也将严重损害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在港利益。这种        的行径,必将遭到国际社会的唾弃。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孤注一掷     狼狈为奸     焚骨扬灰     损人利己

B.一意孤行     狼狈为奸     引火烧身     损人害己

C.孤注一掷     里应外合     引火烧身     损人利己

D.一意孤行     里应外合     焚骨扬灰     损人害己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广泛的香港同胞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享受着民主权利和自由

B.广泛的香港同胞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享有着民主权利和自由

C.香港同胞享受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D.香港同胞享有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此次美国国会有关涉港法案,其实质就是要搞乱香港,甚至毁掉香港。

B.此次美国国会有关涉港法案,其实质就是要毁掉香港,甚至搞乱香港。

C.毁掉香港,甚至搞乱香港,这就是此次美国国会有关涉港法案的实质。

D.搞乱香港,甚至毁掉香港,这就是此次美国国会有关涉港法案的实质。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真的猛士,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2)_________,无食桑葚。(《卫风·氓》)

(3)__________,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__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5)《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遍览橘子洲头风光后总结出它们共同的特征是“_________”,下阕高度概括了“同学少年”经历的革命岁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

(6)苏轼在《赤壁赋》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侧面描写表现出“客”的洞箫声悲凉幽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柳州峒氓

柳宗元

郡城南下接通津,异服殊音不可亲。

青箬裹盐归峒客,绿荷包饭趁虚人。

鹅毛御腊缝山罽,鸡骨占年拜水神。

愁向公庭问重译,欲授章甫作文身。

(注)①趁虚:即“趁墟”,赶集。②御腊:腊,腊月。御腊,义同御寒。③山罽(jì):山民用毛制作的毛毯一类的织物,这里指用鹅毛缝制的被子。④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这里指代士大夫的服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吸收了地方方言词汇,语言质朴无华,形象地描绘出柳州少数民族百姓的日常生活。

B.第四句描写了当地赶集百姓饮食上的特点,从侧面反映出当地百姓为生计而奔波的辛劳。

C.“鸡骨占年”是指用鸡骨来占卜年成吉凶,这是当时柳州民间迷信风俗盛行的突出刻画。

D.尾联叙写了作者因语言不通需要通过翻译才能处理政事的艰难,表达了辞官归隐的心愿。

2.本诗为柳宗元调任柳州刺史后所作。诗歌流露出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进行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良者,子房,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父平,相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锥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奈何?”良乃固要项伯。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饮为寿,结婚姻。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改)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太公兵法》说沛公   多次 B.故遂从之,不见景驹   前往

C.韩王送沛公   因为 D.良乃固项伯   要求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侯”,先秦时期爵位的一种,是天子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同时期的爵位还有公、伯、子、男等。

B.“字”是古人于出生后不久由长辈或当地有名望之人所起,同辈之间以名相称,长辈则可直呼其字。

C.“拜”,指上级按一定的礼节任命官员、授予官职,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行为,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D.“婚姻”,又称为“昏姻”或“昏因”,指男娶女嫁之事。文中指的是项伯和刘邦约为儿女亲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良轻利重义。韩国被秦国攻破,殃及张良在韩为官的父亲,他拿出自家财产来寻求刺客行刺秦王,为韩国报仇。

B.张良胆量过人。秦始皇东巡之时,他和刺客埋伏在博浪沙中,以铁锥为武器行刺之,铁锥击中副车,秦始皇大怒。

C.张良善于劝谏。刘邦入秦宫后就想住下不走,樊哙劝谏也不听,但经张良以秦亡的前车之鉴一番劝说后还军霸上。

D.张良宅心忠厚。项伯连夜告知张良项羽要攻打刘邦并想带他离开,张良不但没走,还告诉刘邦并为他出谋划策。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

(2)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奈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李娟

到了十二月底,一天比一天冷。牧归时,羊背盖满大雪,马浑身披满白霜,嘴角拖着长长的冰凌。牛和骆驼也全都长出了白眉毛和白胡子,一个个显得慈眉善目。至于骑马回来的人,眼睫毛和眉毛也结满粗重的冰霜,围巾和帽檐上白茫茫的。

就在那几天,收音机的哈语台播报了寒流预报,说一月头几天乌河以南的冬季牧场气温会降至零下四十二度,提醒牧民外出放牧不要走太远。于是大家开始做准备。泥土已经不多了,但居麻还是和了些泥巴,把结着厚厚冰霜的墙角漏风处糊了一遍。

高寒天气终于到来了。在零下三十五度的清晨里,喝着烫乎乎的放了胡椒的茶,双脚还是冰凉的。离熊熊燃烧的火炉不过一米来远,嘴里还能呵出白气。我又靠近火炉一些,离半米远,还是有呵气。再靠近,一尺远,还是有呵气。再靠近……居麻说:“你要干什么?吃炉子吗?”

总算明白了为什么古人会说“酸风射眸子”——果然很酸!果然是“射”!迎风眺望远方,不到几秒钟就泪流满面,眼睛生痛。加上眼泪在冷空气中蒸腾,雾气糊满镜片,很快又凝固为冰凌,立刻就什么也看不清了。而这风明明又不是什么大风,只比微风大了一点点而已。

房子尽管被认真修补了一遍,还是四处漏风。房间里的一锅雪,放一晚上也化不了一滴。晚饭时无论大家怎么劝茶,我都打死不喝——怕起夜上厕所……

那几天,居麻放羊回来,一边去除身上寒气沉沉的厚重衣物,用力拔掉大头靴,一边咬牙切齿地说:“好得很!太好了!越冷嘛,我越高兴。零下四十度不行,要零下五十度才好!”我赶紧问怎么了,他说:“早点把脚冻掉算了,以后就再也不怕脚冻了!”

平时居麻回来得很晚,往往五点了,太阳落山很久了还看不到羊群。快六点时,暗沉的荒野里才有点动静。当羊群终于清晰地出现在视野里时,我就走下沙丘遥遥前去迎接。等我走近了,他撇下羊群打马飞奔回家,留下我独自赶着羊慢慢往回走。

每次出发前,居麻光穿他那身行头就得花去老半天时间,尤其是穿靴子。他的靴子虽然大了两号,但还是不够大,不能同时穿羊毛袜和毡袜,否则太紧了,血流不畅会更冷。于是他在羊毛袜和毡袜间犹豫了半天,选择了毡袜。毡袜虽然太硬,但毕竟密实些。穿上毡袜后,再往脚踝上各裹一块厚厚的驼毛块,并想法子使之顺溜地塞进靴子。全身披挂妥当后,再艰难地坐下来,连喝三碗热茶再出发。

我叹道:“又要开始锻炼身体了!”

他闻之突然正色,笔直站起,用喊口号的架势大喝:“锻、炼、身体!保、卫、祖国!!”捞起马鞭,推门昂然而去。

同样是牧民,隔壁那兄弟俩一出门就穿得跟强盗似的,从毡筒到皮裤到围脖帽子,全身上下只露着两只眼睛。而居麻除了一件很旧的皮大衣和两件驼毛毛衣,啥也没有。居麻说他放羊时,每隔一个小时就得扯些梭梭柴在雪地上生一堆火烤脚。有一次眼看再有半个小时就到家了,可还是扛不下去,生火暖和过来后,才能继续往家走。

有一天早上,我问居麻:“今天你在哪个方向放羊?我拎个暖瓶,走路去给你送茶!”

他说:“豁切!”

但那天晚上居麻回来第一句话就是:“不是说中午给我送茶吗?等了一天……”

无论如何,寒冷的日子总是意味着寒冷的“正在过去”。我们生活在四季的正常运行之中——这寒冷并不是晴天霹雳,不是莫名天灾,不是不知尽头的黑暗。它是这个行星的命运,是万物已然接受的规则。鸟儿远走高飞,虫蛹深眠大地。其他留在大地上的,无不备下厚实的皮毛和脂肪。连我不是也啰里巴嗦围裹了重重物什吗?寒冷痛苦不堪,寒冷却理所应当,寒冷可以抵抗。

居麻说,差不多每年的十二月下旬到一月中旬总会是冬天里最难熬的日子,不可躲避。再往后,随着白昼的变长,气温总会渐渐缓过来。一切总会过去的。是的,一切总会过去。人之所以能够感到“幸福”,不是因为生活得舒适,而是因为生活得有希望。

二月初的某天黄昏,我在北面沙梁上背雪时,一抬头,突然发现太阳高悬在沙漠之上。而以往在这个点上,太阳都已经沉入一半了。而且落日角度也明显偏北了许多。宽广的大风长长地刮过,迎风度量一下,竟然是东风,是东风啊!

注:①李娟,散文作家,诗人,新疆阿勒泰人。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着熟识的哈萨克牧民居麻、加玛一家,深入阿勒泰南部的冬季牧场、沙漠,度过一段艰辛迥异的荒野生活。而后,她将这段经历写成了她的第一部长篇纪实散文力作《冬牧场》,本文就节选自这部作品。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引用了 “酸风射眸子”的古语,既丰富了文本语言的表达形式,也借此表现了冬季牧场寒风的凛冽,为下文冬季放牧的艰辛做铺垫。

B.“我”体谅牧民冬牧的不易,当居麻傍晚回来时,“我”就远远走下沙丘去迎接。居麻因为寒冷难耐,撇下羊群打马飞奔,赶着回家取暖。

C.文章突出描写居麻出门放牧前穿的那双大了两号的靴子以及他选择袜子时的矛盾心态,以小见大,其目的在于反映游牧民族的家境贫寒。

D.文章末尾,作者用反复的手法强调了东风的来临,表现出了对寒冬将逝,温暖的春天即将到来的惊喜和兴奋,以此来强化读者的阅读期待。

2.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3.作为游牧民族的典型代表,居麻身上有着怎样的品质?请你结合文章进行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