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梅圣俞诗集序

欧阳修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予友梅圣俞,少以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困于州县凡十余年,年今五十,犹从辟书(注),为人之佐,郁其所蓄不得奋见于事业。其家宛陵,幼习于诗,自为童子,出语已惊其长老;既长,学乎六经仁义之说,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然时无贤愚,语诗必求之圣俞。圣俞亦自以其不得志者,乐于诗而发之。故其平生所作,于诗尤多。世既知之矣,而未有荐于上者。昔王文康公尝见而叹曰:“二百年无此作矣!”虽知之深,亦不果荐也。若使其幸得用于朝廷,作为,以歌咏大宋之功德,荐之清庙,而追商、周、鲁《颂》之作者,岂不伟欤!奈何使其老不得志而为穷者之诗,乃徒发于虫鱼物类、羁愁感叹之言?世徒喜其工,不知其穷之久而将老也,可不惜哉!

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其后十五年,圣俞以疾卒于京师,余既哭而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并旧所藏,掇其尤者六百七十七篇,为一十五卷。呜呼!吾于圣俞诗,论之详矣,故不复云。

(选自《古文观止新注》,有删改)

(注)辟书:招聘文书。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B.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C.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D.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辈有功而取得入仕权利。

B.六经:孙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论语》,后人称之为“六经”。

C.雅、颂:源于《诗经》对音乐的分类,“雅”即所谓正声雅乐,“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D.铭:铸刻在器物上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变为一种文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修认为,诗人常是穷困潦倒后才能写出好诗,而不是写诗导致诗人穷困潦倒。

B.王文康高度赞扬了梅圣俞的诗作,但他也未把梅圣俞推荐给朝廷。

C.梅圣俞失意,到老也只能写困厄者的诗歌,白白地在虫鱼之类上抒发羁旅愁思、心中感慨。

D.梅圣俞去世后,谢景初担心其诗作散失,就选取梅圣俞从洛阳到吴兴期间的诗,编为十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为文章,简古纯粹,不求苟说于世,世之人徒知其诗而已。

(2)予尝嗜圣俞诗,而患不能尽得之,遽喜谢氏之能类次也,辄序而藏之。

 

1.B 2.B 3.D 4.(1)他写出的文章简朴古雅,纯正不杂,不希求苟且取悦于世人,世人只知道他会写诗罢了。 (2)我曾经酷爱圣俞的诗作,担心不能全部得到它们,十分高兴谢氏能把它们分类编排,(于是)就为之作序并保存起来。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对称结构等等,还可以利用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宜采用排除法。 该句的译文是:看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等事物,往往探究它们的奇特怪异之处;内心有着忧愁感慨愤激的郁积,这些情感化为诗兴,即寄托在怨恨讽刺之中,道出了逐臣寡妇的慨叹,而写出了人所难以言传的感受来。大概越困厄就越能写得工巧。 所有选项前四处所断位置相同,所以看第五处。“其兴于怨刺”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结构,且“怨刺”是情感类的同义复词,二者不能断开,所以应在“怨刺”后断开,从而排除AC两项。“盖”位于句首,多作发语词,表推测,其前应断开,于是排除D项。综合以上 故选B。 2.此题考核学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B项,“六经”中没有《论语》,应将《论语》改为《春秋》。《论语》是“四书”之一。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曲解文意。从原文“圣俞诗既多,不自收拾。其妻之兄子谢景初,惧其多而易失也,取其自洛阳至于吴兴以来所作,次为十卷” 可知选诗不是在梅圣俞去世后,而是去世前。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 第(1)句采分点:“为”,动词,作;“苟说”,苟且取悦,其中“说”,是通假字,通“悦”;“徒”,副词,仅仅。 第(2)句采分点:“嗜”,酷爱;“患”,担心;“遽”,副词,十分;“类次”,分类编排;“辄”,副词,就;“序”,为……作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则短文,按要求答题。

据载,有一次欧阳修替人写了一篇《相州昼锦堂记》,交稿后,他细细推敲了一下,觉得有两句有些欠妥。可那人已经走远了,他便派人骑快马将稿子追回,做了修改。“这不还和原稿一模一样吗?”来人接过改稿,草草一读,很是奇怪。仔细读后才发现,全文只是在“仕宦至将相,富贵归故乡”中增加了两个连词“而”字;他反复吟诵“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后,不禁拍案叫绝。

那位请欧阳修写文章的人为什么对欧阳修最后增加两个连词“而”字拍案叫绝?请从语言表达效果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下面的某报纸拟刊登的一则启事的正文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要求修改后语意准确,语体风格一致。

为了让越剧更好地走上新时代的发展之中,《中国越剧》组委会决定向社会各界广开言路,垂询“行外人”的意见,聆听“行外人”对越剧艺术发展新方向、新目标的展望。《中国越剧》经过精心规划,自当天起推出“行外人·越剧与生活”主题征文活动,希望越剧爱好者能显山露水。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引《尚书》中的话作答时,顺势从中引申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2)文章以“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理教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欧阳修的一生是与酒为伴的一生。纵观他对酒的态度的变化:从“无饮酒”到“颓然乎”醉其间,再到渴望“常置酒一壶”得意于其间,恰好折射出其官场浮沉和心中历程的变化。()。中国古代文人大都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可以说,他们既是儒家思想的__________,也是儒家思想的践行者。

儒家__________人采取积极入世的态度,要以天下为已任,义不容辞地承担社会使命。因此他们的人生之路,必然以入世求仕为开端。于是,在青年时期欧阳修的身上,可以看到“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在闪耀着。不饮酒,正是他恪尽职守、坚守正道的体现。但现实是残酷的。多年的仕途闯荡,风波迭起,贬谪成为常态。宦海中沉浮的欧阳修,一方面尊奉儒学,对于政务尽职尽责;另一方面,每日面对官场种种黑暗,又无法做到__________。沉醉,便是官场起伏中的欧阳修心灵纠结的外现。

最终,随着个人的政治理想、人生理想在时间的流逝中渐行渐远,道家回归自然的思想就成为士人们的精神寄托,成为欧阳修心灵的慰藉地。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而是对带来的社会秩序束缚的一种挣脱,是心灵的自由和奔放。以酒为乐,便成了晚年欧阳修__________的宣告。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欧阳修的这种经历与心态的变化有助于我们理解他的诗歌

B.欧阳修的这种经历和心态的变化在他的诗歌中表现得十分明显

C.而这种经历和心态的变化在古代封建士大夫中非常典型

D.欧阳修也成了古代封建士大夫的典型代表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传播者   鼓吹   置之度外   置身事外 B.缔造者   激励   置之度外  置身事外

C.缔造者   鼓吹   熟视无睹   超然物外 D.传播者   激励   熟视无睹   超然物外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而是对社会秩序带来的束缚的一种挣脱

B.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而是社会秩序带来的束缚的一种挣脱

C.这种超脱不是由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而是对带来的社会秩序束缚的一种挣脱

D.这种超脱不是源于历经世事后心灵的寂灭引起的,而是对社会秩序带来的束缚的一种挣脱

 

查看答案

下列各选项中,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祭祀时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牛、猪各一头叫“少牢”。

B. 封建时代称演戏的人为“伶”,在宫廷中授有官职的伶人,叫“伶官”。

C. 告庙,指古代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D. 《书》,指《尚书》,儒家经典之一,是上古典章文献的汇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