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有光,字熙甫,号震...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散文家。他的散文取法于“唐宋八大家”,有较大成就,时人对他有“明文第一”“今之欧阳修”的赞誉。

B.“志”即“记”,是古代记物叙事、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一般选取日常琐事,通过细节描写来抒情言志。

C.“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初一”称“朔”,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称“晦”。

D.“公”“子”“先”在文言文中用作对对方尊敬的称呼,“婢”“妾”则常作女子谦称。

 

D 【解析】 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文化常识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本题: D项,“‘先’在文言文中用作对对方尊敬的称呼”错误,依据文化常识判断,“先”是对已故的人的称呼。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B.妪,先大母婢也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D.日过午已昏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吾妻死之年所植也 B.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

C.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D.尘泥渗漉,雨泽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   )

A.室仅方丈 B.未毕,余泣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D.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

 

查看答案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四窗(辟:比如) B.诸小妹语曰(述:描写)

C.诸父异爨(迨:怠慢) D.今已亭亭如矣(盖:伞)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送张文在分发甘肃序

[清]张惠言

古之所谓良有司者,不待其莅政治民也,观其所以汲汲者,则其于守也可知矣。是故有躁进之心,则必有趋势之术;有患贫之心,则必有冒货之渐。虽有特达之才,廉耻之念,其入于势利也犹靮之在项幂之在目而以旋于磨虽欲自拔其足其势固不得已呜呼!今之有志于吏道者鲜矣。今各省自州县自丞尉,谒吏部而出者,岁数百余人,其人皆有司牧之责,其间亦有知名义、识廉耻者。然吾观其所以进争尺寸之捷,较出入之势、进退之械,则未有不求熟者。及其选而得官,则哗然曰:“某地善,某地恶。”得之者忻戚色然。问其所以为善恶者,则非政之险易也,非民之淳浇也,曰“某地官富”,曰“某地官贫”。呜呼!士未莅官,未治民,而所汲汲者如此;古之良有司,其终不可见乎?

海盐张文在,强毅慷慨,喜任侠,然敦为孝弟。少举于有司,困不遂,走京师,供事国史馆,积若干年,以勤能,例得府经历。又几年,史馆移选人入吏部,文在例得与,而主者抑之,不得选。今年秋,以赀入,请试用,分发得甘肃。甘肃,地边塞,民穷官贫,自长吏以下,不能具舆马,士大夫宦者视为畏区;而文在以磊落才,抱负奇气,浮汩为吏十余年,更偃蹇摧困,始得一官;而当远绝西徼,家又甚贫,虽相知者,皆为文在不乐;而文在处之晏然。且曰:“吾闻甘肃民朴而政简,长官无奔走,宾客无徭役,此真吾所乐者。”君子于是知文在之贤:其不躁进也,其不患贫也,其有守也。他日莅政治民,其为良有司也无惑焉。于其行也,序以送之。

(选自《茗柯文编》,有删改)

(注)①靮:马缰。②淳浇:风俗的敦厚和浮薄。③西徼:西方的边界。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入于势/利也犹靮之在/项幂之在/目而以旋于磨/虽欲自拔其足/其势固不得已/

B.其入于势利也/犹靮之在/项幂之在/目而以旋于磨/虽欲自拔/其足其势固不得已/

C.其入于势利也/犹靮之在项/幂之在目/而以旋于磨/虽欲自拔其足/其势固不得已/

D.其入于势利也/犹靮之在项/幂之在目/而以旋于磨/虽欲自拔/其足其势固不得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吏部,古代六部之一,主管文武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等事务。长官为吏部尚书,位次在其他各部之上。

B.供事,职官名。清代宗人府、内阁等在京的衙门设供事,管理衙门事务,略同书吏。

C.以赀入,即捐官,士、民向国家捐资纳粟以取得官职,是封建社会时期缓解财政困难的一种方法。

D.徭役,古代官府指派成年男子义务性的劳役,包括修城、铺路、戍守边疆等工作。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感叹有志于实践为官之道的人太少了,因为那些当官之人虽然都负有管理百姓的责任,但其中已经没有懂得名誉节义、知道廉耻的人了。

B.作者认为,有突出的才能,有廉耻观念的人,一旦陷入权势、利益之中,就很难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好官了。

C.张文在少年时被有司选拔,却困窘不得志,任国史馆供事若干年,后来,他以赀进入吏部,被派发到甘肃某地。

D.作者赞叹历经摧困得边地一官的张文在是好官。全文前后呼应,把一个小吏坚强而有操守的品质刻画得非常生动。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观其所以汲汲者,则其于守也可知矣。

(2)文在例得与,而主者抑之,不得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