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夏商周三代,学在官府,那个时期文化知识的主体是由王室贵族垄断的王官之学;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下移,产生了脱离王室贵族垄断的诸子百家之学。自汉代以来,学术界有一个影响很大的学术观点:诸子百家之学出于西周王官之学。班固《汉书·艺文志》转引刘歆《七略》提出了诸子百家可能是来源于周朝官守的学问,各学派均与西周王官之学有知识学问上的渊源关系。但是,近代以来,这一观点受到了挑战,特别是胡适针锋相对地提出“诸子不出于王官论”。他认为诸子之学的产生是由于春秋战国时代出现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已经脱离贵族统治集团的天下之治的轨道,而为解决这些问题,士人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进而就形成了不同学派。
②当我们考察诸子起源问题时,会发现近代以来学界将诸子起源简单归结为“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论”这两种对立的观点,其实是不合适的。从学术资源、文化背景来考察诸子之学,应该说诸子之学确实是源于西周的王官之学。诸子百家不同学派的知识基础和文化渊源,离不开王官之学的学术文化母体。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之学出于王官”的说法是有一些依据的。但另一方面,从诸子之学所欲解决的问题意识、建立理论体系的思想焦点来考察诸子之学,可以发现他们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案,均是与春秋战国时代的政治动荡、社会失范、诸侯争霸的现实关怀有关,诸子之学提出的思想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亦可以说“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
③这一个视角特别能够说明儒家的起源。强调“诸子之学出于王官”是肯定儒家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的渊源;强调“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是肯定儒家有非常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和政治功利追求。儒学的形成离不开这两个方面的考察和探寻。在先秦诸子中,真正能够将西周时期的王官之学与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之学结合得最好的正是儒学。儒学推崇的“六艺之学”,就是源于三代时期的王官之学;儒学本是诸子百家中的一家,儒家那些最为杰出代表人物的代表著作,其实就是儒家子学。将儒家的“六艺之学”与诸子之学结合起来,才构成完整的儒学。儒学之所以能够在诸子百家中取得最大的成功,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学派是最为重视对夏商周的文明体系的继承的学派,他们自称“述而不作”,通过“六艺之学”的整理、传播,继承了三代时期的优秀华夏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儒学又最希望通过切近的血缘观念、家族伦理来建立维护社会关系、国家秩序、天下安泰的价值体系、文化理想。
④由此可见,儒家的“经”与“子”各有自己的思想特点和文化功能。从文化的渊源与地位来说,“经”是文化根本,“子”不过是文化枝叶;从思想创新与建构来说,“子”是思想主体,而“经”则不过是思想资源。和其他诸子学派比较而言,儒家很好地解决了文化传承和思想创新的结合。以这个观点来考察儒学,可以找到儒学能够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
(改编自朱汉民《儒学的六经、诸子与传记》)
1.下列对文章①~③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代以来,学者们都认为诸子之学与西周王官之学存在渊源关系,诸子百家的主张皆出自王官之学。
B.近代以来,对“诸子出于王官之学”持怀疑态度的学者提出了诸子之学产生于解决现实问题需要的新看法。
C.儒家那些杰出代表人物所著的包含强烈的社会忧患意识和务实的政治功利追求的代表著作都属于儒家子学。
D.相对于诸子百家,儒学能够取得最大的成功是因为它最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又重视思想的创新与建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前两段对“诸子出于王官之学”和“诸子不出于王官论”的辨析,为下文对儒学的论述做了支撑。
B.对于“诸子之学”的产生,作者没有简单地倾向于诸子之学“出于王官”或“不出于王官”,而是提出了自己认为更合理的看法。
C.文章在第③段以儒学为例,证明了诸子百家之学的完整性取决于其将西周时期的王官之学与其他诸子之学真正结合的程度。
D.文章对儒学的阐述从历史传承和现实关怀两个方面展开,表明儒家的“经”与“子”各有特点,并阐明了二者间的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于诸子的起源问题,学术界一直没有定论,汉代以来为学者普遍认同的“诸子之学出于王官”,在后代受到了挑战。
B.诸子百家的形成离不开对春秋时代政治和社会问题的关注,离不开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诸子之学不出于王官”。
C.儒学在发展中致力于文化传承和积累自己的思想资源,这是其学术思想体系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重要原因。
D.儒家的“经”是其文化根本,代表了儒家的文化传承,而“子”是其思想主体,代表了儒家的现实关怀,二者一起构成了完整的儒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灵岩记
[明]袁宏道
灵岩,一名砚石,《越绝书》云“吴人于砚石山作馆娃宫”,即其处也。山腰有吴王井。一圆井,日池也;一八角井,月池也。周遭石光如镜,细腻无驳蚀。有泉常清,莹晶可爱。所谓银床素绠①,已不知化为何物。其间挚军持②、瓶钵而至者,仅仅一二山僧,出没于衰草寒烟之中而已矣,悲哉!
有池曰砚池,旱岁不竭。或曰即玩华池也。登琴台,见太湖诸山,如百千螺髻,出没银涛中,亦区内绝景。山上旧有响屧廊,盈谷皆松,而廊下松最盛。每冲飙至,声若飞涛。余笑谓僧曰:“此美人环珮钗钏声,若受具戒乎?宜避去。”僧瞪目不知所谓。石上有西施履迹,余命小奚③以袖拂之,奚皆徘徊色动。碧繶缃钩④,宛然石䯼中,虽复铁石作肝,能不魂销心死?色之于人,甚矣哉!山仄有西施洞,洞中石貌甚粗丑,不免唐突。或云石室,吴王所以囚范蠡也。僧为余言其下洼处为东西画船湖,吴王与西施泛舟之所。采香径在山前十里,望之若在山足,其直如箭。吴宫美人种香处也。山下有石,可为砚。其色深紫,佳者殆不减歙溪。山之得名,盖以此。然在今蒐伐殆尽,石亦无复佳者矣。
嗟乎!山河绵邈,粉黛若新。椒华沉彩,竟虚待月之簾;夸骨埋香,谁作双鸾之雾?既已化为灰尘白杨青草矣。百世之后幽人逸士犹伤寂寞之香趺断肠虚无之画屧矧夫看花长洲拥翠白玉之床者其情景当何如哉夫齐国有不嫁之姊妹,仲父云“无害霸”;蜀宫无倾国之美人,刘禅竟为俘虏。亡国之罪,岂独在色?向使库有湛卢⑤之藏,潮无鸱夷⑥之恨,越虽进百西施,何益哉?
(选自《袁中郎全集》,有删改)
(注)①银床素绠:银井栏,白丝井绳。②军持:源于梵语。僧人游方时携带之净瓶,贮水以备饮用及净手。后亦指形略扁,双耳可穿绳,能挂在身上的陶瓷水瓶。③小奚:即“小奚奴”,小童儿,小男仆。④碧繶缃钩:深绿色的鞋带,浅黄色的鞋饰。⑤湛卢:宝剑名,相传为春秋时欧冶子所铸。⑥鸱夷:革囊,吴王夫差杀伍子胥,取其尸盛入革囊,浮之江中。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百世之后/幽人逸士/犹伤寂寞之香趺断肠/虚无之画屧/矧夫看花长洲/拥翠白玉之床者/其情景当何如哉/
B.百世之后/幽人逸士/犹伤寂寞之香趺/断肠虚无之画屧/矧夫看花长洲拥翠/白玉之床者/其情景当何如哉/
C.百世之后/幽人逸士/犹伤寂寞之香趺断肠/虚无之画屧矧夫/看花长洲/拥翠白玉之床者/其情景当何如哉/
D.百世之后/幽人逸士/犹伤寂寞之香趺/断肠虚无之画屧/矧夫看花长洲/拥翠白玉之床者/其情景当何如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具戒,又称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律,因为这些戒律与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所以称
具戒。
B.西施,和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其中,“落雁”对应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
C.椒,即椒房,西汉未央宫皇后所居殿名,亦称椒室,后泛指后妃居住的宫室。
D.仲父,即在自己心中地位仅次于生父的人,用此称呼表示对此人的尊敬,所以齐桓公称管仲为仲父。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灵岩,别名砚石山,因其出产砚石而得名,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宠幸西施而在这里修建了著名的宫殿——馆娃宫。
B.灵岩半山腰有两口井,因其形状不同而以“日池”“月池”命名,水井周围的石头光亮如镜,泉水常清,晶莹澄澈。
C.作者从西施洞出发,然后经过囚禁范蠡的石室,后沿笔直的十里采香径前行下山,一路可谓风景如画。
D.作者记述游览灵岩山的过程,借凭吊古迹,感叹世事沧桑,并以独特的视角来看待“女色误国”的论断,颇有新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复铁石作肝,能不魂销心死?色之于人,甚矣哉!
(2)然在今蒐伐殆尽,石亦无复佳者矣。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大意。
方苞的《狱中杂记》勾勒出一幅暗无天日的封建社会监狱图,从一个侧面描绘了清代的狱治环境。监狱的阴森可怕和狱吏的惨无人道相结合,使得那个时代的法律和监狱完全成为迫害良民、包庇恶人的工具。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也许并非那些司法官员、狱吏们生而罪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行使公权力时监督的缺失。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康熙年间发生的震惊朝野的戴名世《南山集》文字狱案,令方氏家族遭受沉重打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对方氏宗祸与自己家祸的无比痛心等。
①方苞因给《南山集》作序获罪,后经宽大处理,因祸得福,官运通达
②但这种特殊的恩遇并未给他带来心绪的片刻宁静,反而使他陷入了心态失衡的矛盾和痛苦之中
③另一方面,他没有完全挣脱《南山集》案的阴影,心绪凝重,心态极其复杂
④由昔日家境贫困,又屡困场屋的落拓文士一跃而贵为天子侍从、本朝达官,身份和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⑤如对作《南山集序》的追悔,对亡友戴名世的追念与痛悼
⑥一方面,他极力颂扬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君主善待自己并宽赦方氏族众的皇恩
A.①④②⑥③⑤ B.④①②③⑥⑤
C.①⑥②③⑤④ D.④②①⑥③⑤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昨日拜读了张先生的作品,真是受益匪浅,其中略有瑕疵,我一定及时斧正。
B.他是我多年不见的老乡,今日特意为我捎来了家乡的土特产,我推辞不了,只好笑纳了。
C.真是抱歉!因航班延误,舍父未能及时赶回参加此次活动,故托我前来向您表示祝贺。
D.今年庙会人山人海,热闹非凡,他一边慢慢行进,一边说着“借光,借光”。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方苞治学围绕以儒家经典为中心,尊奉程朱理学,日常生活都遵循古礼。
B.后来桐城派文章的理论,即以方苞所提倡的“义法”为纲领,继续发展和完善,影响深远。
C.清代统治者为克制知识分子的反抗,从其作品中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成冤狱。
D.方苞的作品如《狱中杂记》,反映了封建司法制度和监狱管理,较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