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李凭箜篌引》和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它们在描写音乐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

阅读《李凭箜篌引》和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它们在描写音乐时所用的不同技法,说说它们各自的艺术风格。

 

(1)在描写音乐时所用的不同技法:《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正面描写),其余为侧面烘托。 《琵琶行》主要通过比喻描摹音色的强弱缓急,为直接描写的手法,“江州司马青衫湿”为侧面烘托。 (2)风格迥异:《李凭箜篌引》纯为描摩音乐,没有诗人的情感寄托,风格凄寒冷艳、浪漫瑰丽。 《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在描摩音乐时也在叙事和抒情,琵琶女弹奏时的情态动作和作者的身世体验都穿插其中,其风格平易感伤。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是一道比较鉴赏题,比较点是描写音乐时所用的技法。解答此题,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然后找出诗歌中直接、间接描写音乐的诗句,认真分析其描写技巧和风格特点;最后准确概括,分点作答。 《李凭箜篌引》没有对李凭的技艺作直接的评判,也没有直接描述诗人的自我感受,有的只是对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运用一连串出人意表的比喻,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生动地记录下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作者对乐曲有深刻理解,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全诗语言峭丽,构思新奇,独辟蹊径,对乐曲本身,仅用五、六两句略加描摹,而将大量笔墨用来渲染乐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效果,大量的联想、想象和神话传说,使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 《琵琶行》中诗人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使用叠词,用视觉的形象表现听觉所得来的感受,绘声绘色地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听众反应作侧面烘托。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现实主义杰作,作者不仅再现音乐形象,还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了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面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语言美而不浮华,精而不晦涩,内容贴近生活而又有广阔的社会性,雅俗共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开头四句诗是借助什么意象描写音乐的?表现了音乐什么特点?

 

查看答案

对尾联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处使用了典故,提到了诸葛亮和公孙述两个历史人物。

B.古往今来,不论贤愚忠逆,最终都不免归卧黄土。

C.尾联看似自宽自慰,实则也有诗人对人生无常、宇宙永恒的感悟。

D.人事变迁,音书断绝,使人感到寂寞无聊,不如及时行乐。

 

查看答案

首联写实景而寓深情,为全诗奠定了沉痛的基调。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用典。用诸葛亮跃马舰场建功立业最终归于黄土的典故,说明世事变迁,音书断绝,使人倍感寂寞无聊。

B.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这两句诗描写了乐声的优美。前句“以声写声,声中带形”,表现了琴声的起伏多变、华丽悦耳;后句“以形写声,形中带声”,表现出的琴声或抑郁或欢快,感情丰富。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句抒发了词人既深且重、难以遏制的愁绪,以“春水”来喻愁绪,既巧妙地呼应了“春花”“东风”等词语,又把抽象的情绪形象化了。

D.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这两句在炼字上极具功力。“一一”写水面荷叶错落有致,极具层次感;“风”勾勒了微风拂过荷塘、荷叶随风轻摇的姿态;“举”字最为传神,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查看答案

《苏幕遮》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