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楚义帝(注)论 [清]查礼 天下未有成一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楚义帝(注)

[清]查礼

天下未有成一事、建一勋,而出自迂生腐儒之手者。况天下之大,帝王之重,又当干戈纷扰,群雄角鹿之秋哉!苏子瞻论楚帝曰:“天下之贤主也。”以予观之,义帝特一迂出腐儒尔,安在其为贤也?

宋义者,战国游士之流也。一言偶中,未必其遂能知兵也。乃骤加以“卿子冠军”之名,委以三军之重,而又以轻急暴戾之项羽,使为之属。二人之不相戕杀者,未之有也。义之才与义之力,皆非羽敌者。义之不能杀羽,而羽之能杀义,亦事之易知者也。是义帝非能用义,直以此杀义你。

入关之命,不遣羽而遣沛公,盖以沛公之为长者尔。然是固不可以遣羽,而亦不可以跟踪遣沛公。自古无因人成事之帝王也。义帝为怀王孙,固楚民之所望;而楚之不祀久矣。以民间牧羊儿,一旦据南面之尊,为诸侯王之长,斯亦奇矣。又欲不烦一手足之劳,俨然为群雄之主焉。帝王之业固若是易乎且沛公入关则必灭秦灭秦则沛公之功高而义帝不能制也沛公入关,则羽必怒而图沛公。怒而图沛公,则沛公不能当羽。沛公必败,羽必胜。羽胜,则羽之气横,而义帝益不能制之也。

夫秦虽强,易与也。彼虐用其民既甚,其民皆有父兄之痛焉。楚兵至而不倒戈以相迎者,幸也,而谁与之敌哉!为义帝计,惟遣一将以救赵,而亲率诸将以击秦,数始皇、二世之罪,受子婴之降,除秦之法,与民休息。秦地百二山河,天下莫强焉。楚虽大,僻在东南,其形势非关中比。因秦之规以定都焉。封项羽、沛公各以大国,封诸将之有功者以小国,又封五国子孙之贤者,以无绝其先祀。当是时,天下固义帝之天下也,虽项羽之暴,何足忌哉!羽与沛公,固皆我之佐命臣尔。

惟前既有以失羽之心,而灭秦之功,又大半成于羽手,故羽得以擅其赏罚废置之柄焉,而天下之势去矣。乃欲端拱安座,用人之劳而享其逸,不亦缪乎?吾故曰:义帝特一迂生腐儒尔。天下未有迂生腐儒之能成事者,其不终也固宜。

(有删改)

(注)  楚义帝:即战国楚怀王之孙,名心。秦末,范增说项梁立楚后,乃于民间得心,义帝为人牧羊,被立为楚怀王。王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沛公先入,守关,项羽攻破之,使人致命怀王,王曰:“如约。”籍怒,乃佯尊怀王为义帝,徙长沙,促之行,令人击杀之于江中。

1.下列以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帝王之业/固若是易/乎且沛公入关/则必灭秦/灭秦则沛公之功/高而义帝不能制也/

B.帝王之业/固若是易乎/且沛公入关/则必灭秦/灭秦/则沛公之功高/而义帝不能制也/

C.帝王之业/固若是易/乎且沛公入关/则必灭秦/灭秦/则沛公之功高/而义帝不能制也/

D.帝王之业/固若是易乎/且沛公入关/则必灭秦/灭秦/则沛公之功/高而义帝不能制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军,周制,诸侯大国统率三军,每一军共一万二千五百人。后常用以指代国家。

B.祀,“国之大事也”,中国有为祖先置备供品,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的习俗。“不祀”即无人奉祀,比喻亡国或绝后。

C.南面,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天子、诸侯见群臣,或卿大夫见僚属,皆面朝南而坐。

D.关中,东至函谷关,南至武关,西湖至散关,北至萧关,位于四关之中,故称关中。在今侠西一带。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论述楚义帝用人不当的错误,不该重用战国游士之流宋义,入关之命应交付项羽,不该交付刘邦。

B.文章开篇一反前人对楚义帝的评价,旗帜鲜明地指出义帝不过是一个迂生腐儒,绝对成就不了帝王之业。

C.义帝虽然为怀王之孙,但目前他不过是一个民间牧羊儿,因此没有亲自率领诸将击秦也是义帝的失误。

D.作者设想:在当时形势之下,义帝若能亲率大军攻秦,完全可以取胜,而项羽刘邦都会成为他的佐命之臣。

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楚兵至而不倒戈以相迎者,幸也,而谁与之敌哉!

(2)天下未有迂生腐儒之能成事者,其不终也固宜。

 

1.B 2.A 3.A 4.(1)楚兵打来秦兵不投降迎接,就算幸运了,谁能和楚兵对抗呢! (2)天下没有迂执庸腐的儒生能成就大业的,义帝他不得善终原本是理所当然了。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作答本题,整句话的意思为“帝王大业,难道如此容易吗?况且刘邦入关,秦国就必然被灭。灭掉泰国,刘邦就立下大功,而义帝就不能够制服刘邦。” 首先要找到常见的虚词,然后再结合句意判断其前后是否应该离开。“乎”一般为句末语气词,在句中不是介词“于”,其后应断开,再结合“且”常表达递进或并列关系,领起下一句,之前需要断开,据此可排除A、C两项。 从句意上来看,“沛公之功高”主谓完整,应在其后断开,再结合“而”,领起下一句,与上一句成对照关系,“而”前需要停顿,据此可排除D项。 正确断句为:帝王之业,固若是易乎!且沛公入关,则必灭秦。灭秦,则沛公之功高,而义帝不能制也。 故选B。 2.本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A项,“后常用以指代国家”错,后常用“三军”指代军队。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 A项,由原文“不可以遣羽,而亦不可以遣沛公”“亲率诸将以击秦”可知,“应交付项羽,不该交付刘邦”的表述错误。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要结合语句所在语境,整体把握大意,注意关键词的落实翻译,另外要关注是否有特殊语法现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 (1)至,到来;相迎,迎接;敌,对抗。 (2)迂生腐儒,迂执庸腐的儒;不终,不得善终;固,原本;宜,理所当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深圳图书馆是被称为鹏城的深圳的重要文化设施,也是深圳的地标建筑。下面是深圳图书馆为新馆征集标识活动中的人选作品之一。请写出其构图要素,并说明标识寓意,要求主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字。

 

查看答案

下面是某同学在生活中的语言交际片段,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昨天上午,我到你家拜访了你家父。没想到,一进寒舍,他在家恭候多时了。临走时,我把大作送给他,说有问题还会来垂询,他很高兴地答应了。

 

查看答案

三段论是以一个大前提(一般性原则)以及一个小前提(附属于一般性原则的特殊化陈述),引申出一个符合大前提的结论(特殊化陈述)的过程。请根据示例,按要求答题。

示例:

所有公民都要遵守法律,(大前提)

张三是公民,(小前提)

所以,张三要进守法律。(结论)

题目:

假定:(1)所有的爱斯基摩土著人都是穿黑衣服的;

(2)所有的北婆罗洲土著人都是穿白衣服;

(3)绝没有穿白衣服又穿黑衣服的人;

(4)A是穿白衣服的一个人。

请根据以上条件,判定以下结论哪一个是正确的,写出序号,并依据示例的形式,写出正确结论的大前提和小前提。

①A是北婆罗洲土著人。

②A不是爱斯基摩土著人。

正确结论(序号):______

大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默写《六国论》中的相关名句。

(1)作者在《六国论》中开门见山,提出全文中心论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六国论》中作者批评赵国杀害良将,不能坚持武力抗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苏洵在《六国论》一文中用作论据,把它高度浓缩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个字。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合成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

②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并“施之于今”。

③苏洵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④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

⑤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

⑥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

A. ③①⑤⑥④②    B. ⑥②④⑤①③    C. ⑤③④②⑥①    D. ⑥④①③②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