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课文第一段,完成下面问题。 竹之(① )始生,一寸之(② )萌(③ )耳,而...

阅读课文第一段,完成下面问题。

(①                                  )始生,一寸(②           (③           )耳,而节叶具(④               )。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1)今画者乃节节而(⑤           )之,叶叶而(⑥           )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2),急起从之,振笔直(⑦           ),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⑧           )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⑨           )也,而心(⑩           )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           ),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           )之不           )者,平居自视了           ),而临事忽                                 ),岂独竹乎?子由           )《墨竹赋》以           )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           )轮者也,而读书者           )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3)”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之_____(2)之_____(3)萌_____(4)焉_____(5)为_____(6)累_____

(7)遂_____(8)少_____(9)然_____(10)识_____(11)一_____(12)操_____

(13)熟_____(14)然_____(15)焉_____(16)丧_____(17)之_____(18)为_____

(19)遗_____(20)斫_____(21)与_____

2.对本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先从竹子本身说起,他认为画竹应当有成竹在胸,意在笔先,即先在头脑中形成竹子的整体形象,当构思成熟后,就一气呵成。

B.苏轼认为自己只是明白了文与可所讲的道理,却不能完全做到。他感到自己心里所想和手里所做达不到真正的统一,“不学之过也”。这里很自然地流露出了对表兄的钦敬之情。

C.“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在社会生活中也要重视实践,不断积累经验。这里说的是作者自己的宦途经历,是对人生的一种自省与领悟。

D.作者看来,自己不单领会了文与可画竹的用意,还懂得了他的绘画理论,但没有学到他画墨竹的艺术技巧。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

(2)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

(3)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

 

1. ①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②结构助词,的 ③动词作名词,幼芽 ④语气词,了 ⑤描画,勾勒 ⑥堆积 ⑦进 ⑧通“稍” ⑨这样 ⑩懂得 ⑪数词作动词,统一 ⑫作 ⑬熟练 ⑭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⑮句中语气词,表停顿 ⑯亡失 ⑰语气词,补足音节 ⑱写作 ⑲赠送 ⑳雕斫 21许可,同意 2.D 3.(1)从蝉破壳而出、蛇长出鳞一样的状态,直至像剑拔出鞘一样长到八丈高,都是一生长出来就有的。 (2)所以画竹,必定要在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拿起笔来仔细去看,就看到了他所想画的竹子。 (3)如今您寄托意蕴在这幅竹画上,我认为您是深知道理的人,难道不是吗?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文言文学习和掌握的根本方法在于平时的诵读和积累,从而形成文言文阅读的基本素养。实词题,重在意义和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等文言现象;而虚词题的着眼点主要是从词性和它在句中的语法功能的角度来考查学生,我们在具体的解答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 (1)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之(结构助词,的)(3)萌(动词作名词,幼芽 )(4)焉(语气词,了)(5)为(描画,勾勒)(6)累(堆积) (7)遂(进)(8)少(通“稍”)(9)然(这样)(10)识(懂得)(11)一(数词作动词,统一)(12)操(作) (13)熟(熟练)(14)然(形容词词尾,……的样 )(15)焉(句中语气词,表停顿)(16)丧(亡失)(17)之(语气词,补足音节)(18)为(写作) (19)遗(赠送)(20)斫(雕斫)(21)与(许可,同意)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对本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曲解文意,错在“但没有学到他画墨竹的艺术技巧”这个地方。从原文“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可知作者不单领会了文与可画竹的用意,还懂得了他的绘画理论,业掌握了画竹子的技法。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 第(1)句采分点:“蜩腹”,蝉破壳而出;“蛇蚹”,蛇长出鳞“以至”,达到;“剑拔”,像剑拔出鞘“十寻”,八丈。 第(2)句采分点:“故”,因此;“成竹于胸中”,在心里先有完整的竹子形象;“熟视”,仔细地看;“乃”,于是,就。 第(3)句采分点:“夫”,发语词;“夫子”,对人敬称,译为“您”;“托于斯竹”,状语后置句;“以为”,认为; “则非耶”,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不是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先总结文与可的绘画理论,陈述自己的体会和主张;再借子由的话进一步赞赏文与可的绘画技巧,指出意与道的密切联系:然后介绍文与可画竹逸事和平易而不从俗的品德,回忆和他相交往的情趣;最后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

B.本文通过记述文与可将求画者的缣素视为袜材,关于“万尺竹”的辩论,以诗画互赠引起的笑谈等轶事表现了文与可豁达、爽朗、风趣的个性,以及与作者亲厚无间的情谊。

C.“画竹”是本文的线索,本文记述文与可画竹的情形,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两人的交往,以及文与可死后自己的悲慨,又从文与可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出艺术创作的规律,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

D.作者与子由皆从文与可学画竹,但子由得到了他的意,作者意与法兼得。

 

查看答案

判断下列成语运用是否正确。

(1)浙江屹男集团决策层成竹于胸3年多时间,精心打造,寻求自我蜕变、接轨国际市场的成果。______

(2)这是一出令人渐入佳境却悲从中来的喜剧,八十分钟,兔起鹘落,阅尽人生况味。______

 

查看答案

成语积累与运用

(1)成竹于胸(胸有成竹):

(2)兔起鹘落:

 

查看答案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筼筜____________          ______          笔______

以书______             ______          飞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信陵君救赵论

[明]唐顺之

论者以窃为信陵君之罪,余以为此未足以罪信陵也。夫强秦之暴亟矣,今悉兵以临赵,赵必亡。赵,魏之障也。赵亡,则魏且为之后。赵、魏,又楚、燕、齐诸国之障也,赵、魏亡,则楚、燕、齐诸国为之后。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救一国者,亦以救六国也。窃魏之符以纾魏之患,借一国之师以分六国之灾,夫奚不可者?

然则信陵果无罪乎?曰:“又不然也。”余所诛者,信陵君之心也。

信陵一公子耳,魏固有王也。赵不请救于王,而谆谆焉请救于信陵,是赵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平原君以婚姻激信陵,而信陵亦自以婚姻之故,欲急救赵,是信陵知有婚姻,不知有王也。其窃符也,非为魏也,非为六国也,为赵焉耳。非为赵也,为一平原君耳。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则是赵王与社稷之轻重,不能当一平原公子,而魏之兵甲所恃以固其社稷者,只以供信陵君一姻戚之用。幸而战胜,可也,不幸战不胜,为虏于秦,是倾魏国数百年社稷以殉姻戚,吾不知信陵何以谢魏王也。

夫窃符之计,盖出于侯生,而如姬成之也。侯生教公子以窃符,如姬为公子窃符于王之卧内,是二人亦知有信陵,不知有王也。余以为信陵之自为计,曷若以唇齿之势激谏于王,不听, 则以其欲死秦师者而死于魏王之前,王必悟矣。如此,则信陵君不负魏,亦不负赵。何为计不出此?信陵知有婚姻之赵,不知有王。内侧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则是魏仅有一孤王耳。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  ①侯生:侯嬴,信陵君门下食堂客。原为魏都大梁夷门看守。②如姬:魏王宠妾。因信陵君为其报父仇,故对信陵君深为感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

B.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

C.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

D.使祸不在赵/而在他国/则虽撤魏之障/撤六国之障信陵/亦必不救/使赵无平原/或平原而非信陵之姻戚/虽赵亡信陵/亦必不救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符:古代代朝廷封官、传达命令或征调兵将时用的凭证。分为两半,合二为一方生效。

B.婚姻:男女结合为夫妻,嫁娶;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文中指后者。

C.六国:指战国时期的韩、赵、魏、楚、燕、齐。

D.社稷:社,古代指五谷之神意;稷,古代指土地之神。象征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唇齿相依,赵国是魏国的屏障,赵国、魏国又是楚国、燕国、齐国等国的屏障。

B.作者认为通过“窃符”而借一国的军队分散六国的灾祸,并不是信陵君的罪过。

C.作者认为,信陵君窃符救赵不是为了魏国,也不是为了六国,而是为了赵国和平原君。

D.作者认为信陵君备受时人尊崇,致使时人和邻国不知魏国还有魏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下之势,未有岌岌于此者也。故救赵者,亦以救魏。

(2)内则幸姬,外则邻国,贱则夷门野人,又皆知有公子,不知有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