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小说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小说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①“我”并不是鲁迅,而是鲁迅虚构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 “我”具有进步思想,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对封建守旧派鲁四老爷十分憎恶和反感,与鲁四老爷“谈话是总不投机的”,对鲁镇保守、冷漠的社会气氛感到愤懑。 “我”是小说中唯一深刻同情祥林嫂悲剧命运的人。相对于漠然的短工、麻木迷信的柳妈和赏鉴祥林嫂痛苦的民众,“我”忽说有魂灵忽说没有,以及回答时的“踌蹰”以及“说不清”等,是建立在对祥林嫂是否有害的担心上,不失为一个有正义感、有觉悟的知识分子。“我”有软弱无能的一面。“我”对祥林嫂虽然深切同情,但在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禁锢着整个社会思想的情况下,面对强大的封建势力,又有软弱无能、圆滑逃避的一面,不敢承担责任,无力挽救她,无法改变她的困境。 “我”作为少数觉醒的知识分子,对无力拯救祥林嫂“似乎有些负疚”而又怀有无可奈何的复杂感情。 ②“我”起着线索作用,是祥林嫂悲剧的见证者。小说是以“我”为视角展开的,祥林嫂的故事就是通过“我”的观察和叙述才得以展现的。正是从“我”的视角出发,祥林嫂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底层妇女的悲剧命运才得以被关注和审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特征和作用的能力。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分析人物作用,可从“自身作用”考虑,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衬托主要人物是次要人物的主要作用;从“情节作用”考虑,考虑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从“主题作用”考虑主题,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 本题: 从人物形象上来看,“我”是鲁迅虚构的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憎恶鲁四老爷,同情祥林嫂,但又软弱无能,无力给祥林嫂以帮助。 从故事情节上来看,我在文中起一个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以我的眼光,来描述祥林嫂的遭遇,所有的一切围绕我的所见所闻展开,通过“我”远离故乡又回到故乡并最终离去的人生行程,展示“我”与故乡传统社会的不相容性,并通过“我”的眼光折射出现实故乡的闭塞、衰败和萧索。 从结构上来看,“我”起着线索作用,是祥林嫂悲剧的见证人。 从主旨上来看,“我”憎恶鲁四老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思想倾向。通过“我”的所感,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深化中心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鲁四老爷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查看答案

祥林嫂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这一人物形象有什么意义?

 

查看答案

文中最后为什么要提到“天地圣众”“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查看答案

然而她是从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还是先到卫老婆子家然后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

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这里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四婶对祥林嫂由“不满”进而“警告”,最后把祥林嫂赶出家门,说明了什么?

“祥林嫂怎么这样了?倒不如那时不留她。”四婶有时当面就这样说,似乎是警告她。

然而她总如此,全不见有伶俐起来的希望。他们于是想打发她走了,教她回到卫老婆于那里去。但当我还在鲁镇的时候,不过单是这样说;看现在的情状,可见后来终于实行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