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嫂 沈从文 厨房中忽然热闹起来,问一问,才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王嫂

沈从文

厨房中忽然热闹起来,问一问,才知道帮工王嫂的女儿来了。年纪十八岁,眼睛明亮亮的。梳一饼大大的发髻。脸圆圆的,嘴唇缩小如一个小荷包。头上搭了一片月蓝布,围裙上绣了一朵大红花,还钉上一些小小红绿镜片。说话时脸就发红,十分羞涩,在生人面前总显得不知如何是好。问问王嫂,才知道女儿刚出嫁五个月,丈夫在乡下做田,住在离昆明四十里的乡下,穿的还是新娘子衣服。主人说:“王嫂,你大姑娘到这里来是客,炒几个鸡蛋,留她吃饭去!”王嫂就望着那女儿痴笑:“太太说留你吃饭,不要走!”女儿也笑着。一家大小知道王嫂有个好女儿,都来看看,都交口称赞王嫂福气真好,闺女可长得俊俏逗人爱。

王嫂只是笑,做事更热心了一些。王嫂不但有个好女儿,还有个好儿子!儿子十二岁,已到城西区茶叶局服务当差,净挣十五块钱一个月。局里管教严,孩子长得干净清秀,穿上一件灰色制服,见过他的人都说相貌有福气,长大一定有出息。王嫂怕他不学好,一来就骂骂,装成生气样子,要孩子赶快回去。孩子虽是她唯一的宝贝,可并不娇惯,守规矩,从不胡乱花钱。

王嫂在这一家中的工作是洗衣烧饭,间或同卖鸡蛋的乡下人嚷嚷,一切动机无不出于护主。为人性情忠诚而快乐,爱清洁,又惜物不浪费,所以在一家中极得力,受一家重视。这点重视为王嫂所感觉到时,引起她的自尊心,事情便做得更有条理。

有一天,另外一个乡下妇人来了,带了些新蚕豆来看王嫂,两人一面说一面抽抽咽咽。来人去后,问起原因,才知道一年前那个作新媳妇的女儿,已在两个月前死掉了。来的就是那女儿的婆婆。女儿因为生产,在乡下得不到医药照料,孩子生下地两天,女儿流血不止,家里人全下了田,想喝水不得水喝,喝了些水缸脚沉淀,第二天就腹痛死去了。孩子活了两个月,也死去了。经过这样大变故的王嫂,竟还是一切照常,用来稳定她的生命或感情的,原来是古人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八个字。

吃晚饭时,王嫂加添一碗新蚕豆,就是白天那亲家送来的。两亲家说起女儿时,心酸酸的,眼睛湿莹莹的,都念着女儿。

王嫂死了女儿,儿子却好好的。一个月必来看她一次,把工薪全部缴上,王嫂点清了数目,另外送他两块钱作零用。

这家里同别的人家一样,有鸡,有狗,有猫儿。这些生物在家中各有一个地位。这一切却统由王嫂照管。

把午饭开过,锅碗盘盏洗清楚后,王嫂在大院中石碌碡上坐下喂鸡,看鸡吃食。看见横蛮霸道的大公鸡欺侮小母鸡时,就追着那公鸡踢一脚,一面骂着:“你个良心不好的扁毛畜生,一个小小肚子吃多少!我打死你!”公鸡还是大模大样不在乎,为的是这扁毛畜生,已认识了王嫂实在是个好人。每天大清早,家中小黑狗照例精神很好,无伴侣可以相互追逐取乐,因此一听公鸡伸长喉咙鸣叫,就似乎有点恶作剧,必特意来追逐公鸡玩。这种游戏自然相当激烈,是公鸡受不了的。因此这庄严生物,只好一面绕屋奔跑一面咖呵咖呵叫唤,表示对这玩笑并不同意,且盼望有人来援救出险。这种叫唤自然引起了一家人的关心,但知道是小狗的恶作剧,谁也不理会,到后真正来援救解围的,照例只有王嫂一人。

那时节王嫂也许已经起床,在厨房烧水了,就舞起铁火钳出来赶狗,同小狗在院中团团打转。也许还未起床,小狗恶作剧闹到自己头上,必十分气愤,从房中拿了一根长竹竿出来打狗。这支竹竿白天放在院子中晒晾衣服,晚上特意收进房中,预备打狗。小狗聪明懂事,食料既由王嫂分配,对王嫂自然相当敬畏,眼见那根竹竿,是王嫂每天打它用的。只是大清早实在太寂寞了,兴致又特别好,必依然折磨折磨大公鸡,自己也招来两下打,因此好像一个顽皮孩子,跑到墙角去撒一泡尿,不再胡闹,乐意结束了这种恶作剧。尽管挨骂,挨打,小狗心中还是清楚明白,一家中唯有王嫂最关心它。

(选自《沈从文文集》,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嫂的儿子在城西区茶叶局服务当差,他一来,王嫂就骂骂,这并不是因为他犯了错,而是因为王嫂怕他学坏。

B.王嫂的女儿来看王嫂,大家都来看她并称赞她俊俏可爱,就连主人也热情地留她吃饭,这说明王嫂的生活环境淳朴。

C.王嫂的女儿生产后不久就去世了,外孙也没了,但王嫂在主人家还是“一切照常”,她在压抑着伤心之情,自我安慰。

D.小说第四段一方面交代了王嫂的女儿去世的具体原因,另一方面暗示了全文的主题:小人物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奋力抗争,但无能为力。

2.请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王嫂这一人物形象。

3.小说首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1.D 2.①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相信命运的安排,信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②对主人忠心耿耿,勤劳能干,节俭,深受主人的重视与信赖。③爱护自己的子女,但是不溺爱孩子。④意志坚强,亲人逝去的痛苦并没有让王嫂失去对生活的信心。⑤善良,对小动物充满爱心。 3.①介绍王嫂的情况,点明王嫂的身份,说明王嫂和主人一家相处融恰。②展示王嫂女儿的可爱,与其不幸早逝形成对比,表现对美好生命逝去的惋惜。③展示王嫂的幸福,表现了底层人物生活中温馨幸福的一面,与下文王嫂女儿去世的不幸形成对比。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D项,“小人物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奋力抗争,但无能为力”说法错误。这是对文章主旨理解有误,作为小人物的王嫂,她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并没有奋力抗争,恰恰相反,她信奉古人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随遇而安,接受命运的安排,但并非无能为力。 故选D。 2.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要把握人物的形象,注重分析人物的具体做法、心理以及神态、肖像等描写手法涉及的具体内容。注意审清题干要求,“简要分析”的意思是答案要呈现“面(概括性格特征)”+“点(举出例子证明)”模式。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提取文本相关信息,力求全面;然后细心筛选,力求准确;最后加以整合,力求简洁。作答本题,首先回归文本找到相应文字,然后提炼作答。“王嫂怕他不学好,一来就骂骂,装成生气样子,要孩子赶快回去。孩子虽是她唯一宝贝,可并不娇惯,守规矩,从不胡乱花钱,对孩子严格要求,懂得教育孩子”王嫂在这一家中的工作是洗衣烧饭,间或同卖鸡蛋清茅房的乡下人嚷嚷,一切动机无不出于护主。为人性情忠诚而快乐,爱清洁,又惜物不浪费,所以在一家中极得力受一家重视。这点重视为王嫂所感觉到时,引起她的自尊心,事情便做得更有条理,可见她性格忠诚,乐观,有自尊心,受主人重视。“经过这样大变故的王嫂,竟还是一切照常,用来稳定她的生命或感情的原来是古人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八个字”相信命运,性格坚强,不因女儿去世而消沉。写公鸡和小狗即使挨了王嫂的打,也依然懂得“一家中唯有王嫂最关心它”,体现出王嫂性格的善良。 3.本题考查赏析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此题要求考生分析首段的作用,在内容上写王嫂的女儿来看王嫂,大家都来看她并称赞她可爱俊俏,就连主人也热情地留她吃饭,这些点明王嫂的身份是社会底层普通的一员,她的身份是旧社会的一名传统女性;同时此段还详细地刻画了王嫂女儿的可爱,以及王嫂享受女儿带给自己的幸福。在结构上,此段起了总领下文的作用,同时与后文王嫂女儿的死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作者对美好生命逝去的痛惜;同时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后文王嫂的坚强做了铺垫,从而使王嫂这个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祝福》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她大约从他们的笑容和声调上,也知道是在嘲笑她,所以总是瞪着眼睛,不说一句话,后来连头也不回了。她整日紧闭了嘴唇,头上带着大家以为耻辱的记号的那伤痕,默默的跑街,扫地,洗菜,淘米。快够一年,她才从四婶手里支取了历来积存的工钱,换算了十二元鹰洋,请假到镇的西头去。但不到一顿饭时候,她便回来,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高兴似的对四婶说,自己已经在土地庙捐了门槛了。

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窈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

1.下列对最后一段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着意刻画了祥林嫂精神的崩溃状态,与小说开头对她的肖像描写相照应。

B.“眼睛窈陷下去”形象地表明祥林嫂彻夜未眠,精神上受到了巨大的打击。

C.四婶凶狠的断喝与祥林嫂的胆怯形成鲜明的对比,揭露了封建社会阶级压迫的严酷。

D.四婶的断喝粉碎了祥林嫂的赎罪梦,封建礼教压垮了祥林嫂的精神。

2.祥林嫂“捐门槛”后高兴的神情说明她怎样的心理状态?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四婶制止祥林嫂拿祭品的话,《祝福》中出现了三次,前两次都是“祥林嫂,你放着罢!”第三次却是“你放着罢,祥林嫂!”这两种说法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很多人将希望寄托于主管部门,希望其能够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力度,强化监督。这固然很重要,但创作者的自律与自觉,其实更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天,培养精神健康的文化人,固然不需要那么大的牺牲和勇气,可为了创作耐得住暂时的寂寞,“撑起两根穷骨头”也应是起码的要求。

A.当年,为了唤醒麻木的国人,鲁迅先生不惜“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

B.当年,鲁迅先生不惜“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为了唤醒麻木的国人

C.为了唤醒麻木的国人,鲁迅先生当年不惜“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

D.鲁迅先生当年为了唤醒麻木的国人,不惜“横眉冷对千夫指”“怒向刀丛觅小诗”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李老师,我们敬请您担任我们文学社的顾问,如果能得到您的应允,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B.先生们,在座的不是董事长就是总经理,现在请大家出钱出物,为国家尽匹夫之责。

C.我和你之间的友谊没的说,我们小学毕业时的合影我一直当珍贵“文物”惠存着呢。

D.同学们,在高考之路上,请相信老师,配合老师,你若诚心跟随,我必鼎力相助!,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针对网友用恶搞的方式杜撰名人名言,最近上线了“鲁迅博物馆资料查询在线检测系统”,网友可以通过检索“鲁迅说过的话”,查看名言是否为鲁迅所说。

B. 五一假期,在人从众的峨眉山景区,一位年近六十多岁的男子,用滑竿把97岁的母亲抬上了峨眉山金顶,这份孝心让众人感动。

C. 最近,微信在“允许朋友查看朋友圈的范围”中新增的“最近一个月”,网友纷纷点赞:三天嫌少,半年嫌多,一个月刚刚好。

D. 德云社演员发起“水滴筹”的事件引发广大市民热议,随后水滴筹平台发表声明提醒大家,是否资助取决于个人意愿,平台并不能保证信息的完全真实。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当老师讲到《诗经》中的少男少女的爱情时,少不更事的他对《诗经》中的鸟儿为什么交颈颇为不解,就傻傻地问老师。

②近日,上海出现雨雪天气,在一些区域和一些时段,雪花沸反盈天,扑面而来,让人感觉已进入了深冬。

③我住进了医院,百无聊赖地躺在病床上玩游戏,看着窗外昏黄色的天和铁灰色的楼,我的心情渐渐沉入谷底。

④从鲁迅的小说《祝福》中“我”与“四叔”的谈话不怎么投机来看,两个人的关系有些非亲非故

⑤理解我们的宏伟目标就必须联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1840年以来的近现代史和90多年党的奋斗史,我们要敬畏和感恩历史,不可数典忘祖

⑥阅读要像少侠行走江湖一样,将每本书的作者的一得之愚都通过揣摩,吸收,化为己有,博采众长,最终才能练成绝世武功。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⑥ D.②③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