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课文第三、四、五段,完成下面问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

阅读课文第三、四、五段,完成下面问题。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1)五国(①       )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②       )有远略,能守其土,(③       )不赂秦。是故(④        )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⑤       )之(⑥       )也。至丹以荆卿(⑦       )计,始(⑧       )祸焉。赵尝五战(⑨       )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⑩       ),李牧连       )之。       )牧       )谗诛,邯郸       )郡,惜其用武而不       )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2)向使     )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       ),良将犹在,则胜负之      ),存亡之       ),       )与秦相较,或未易       )。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       )秦之心,       )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削月割,以趋于亡。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3)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       )秦,而犹有可以       )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4)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对本部分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呜呼”和“悲夫”二语各领出一层意思。“鸣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B.“呜呼”,哀其结果之惨;“悲夫”,惜其有良策而不用。连用两个叹词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C.第4段是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喻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D.第5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已经 ②起初 ③坚守正义 ④因此 ⑤战争,武力 ⑥功效,效果 ⑦作为 ⑧招致 ⑨介词,和 ⑩两次 ⑪使……退却 ⑫及,等到 ⑬因为 ⑭成为 ⑮坚持到底 ⑯假使 ⑰不去行刺 ⑱天数 ⑲命运 ⑳倘 估量 侍奉 礼待 每天 比 可以凭借 2.B 3. 齐国人未曾贿赂秦国,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而灭亡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亲附秦国而不援助五国呀。 况且这时燕国和赵国都处在秦国把别国消灭得快要干净的形势之下,可以说智谋和力量都无援并用尽了,这样打败仗而亡了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啊。 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让自己被积久的威势胁迫啊! 今天如果拿这么大的一个国家,而追随六国灭亡的旧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字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求注意积累,利用自己所学灵活运用,善于根据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以解决题中的词义问题,“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也可以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分析判断其意义。 ①“五国既丧”的意思是“五国已经灭亡了”,“既”是副词,译为“已经”; ②“始有远略”的意思是“起初有长远的谋略”,“始”是副词,译为“起初”; ③“义不赂秦”的意思是“坚守正义不贿赂秦国”,“义”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坚守正义”; ④“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的意思是“因此燕虽然是个小国却后来才灭亡”,“是故”是连词,译为“因此”; ⑤“斯用兵之效也”的意思是“这就是用武力抗秦的效果”,结合上文燕国的情况,“兵”在这里应译为“战争,武力”; ⑥“斯用兵之效也”的意思是“这就是用武力抗秦的效果”,结合语境,“效”与“用兵”搭配,译为“功效,效果”; ⑦“至丹以荆卿为计”的意思是“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结合语境,“为”与“计”搭配,译为“作为”; ⑧“始速祸焉”的意思是“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结合语境,“速”与“祸”搭配,译为“招致”; ⑨“赵尝五战于秦”的意思是“赵国曾经和秦国交战五次”,“于”在这里是介词,译为“和”; ⑩“后秦击赵者再”的意思是“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要注意积累“再”的意义,此处译为“两次”; ⑪“李牧连却之”的意思是“李牧接连使秦国退却”,“却”是使动用法,译为“使……退却”; ⑫“洎牧以谗诛”的意思是“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要注意积累“洎”的意义,此处译为“及,等到”; ⑬“洎牧以谗诛”的意思是“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以”表原因,译为“因为”; ⑭“邯郸为郡”的意思是“赵国都城)邯郸成为(秦国的一个)郡”,结合语境,“为”与“郡”搭配,译为“成为”; ⑮“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的意思是“可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终”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译为“坚持到底”; ⑯“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意思是“假使韩、魏、楚三国都爱惜他们的国土”,“向使”表假设,译为“假使”; ⑰“刺客不行”的意思是“(燕国的)刺客不去行刺(秦王)”,“不行”是古今异义词,此处指“不去行刺”,今义是“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 ⑱“则胜负之数”的意思是“那么胜败的天数”,结合语境,“数”与“胜负”搭配,译为“天数”; ⑲“存亡之理”的意思是“存亡的命运”,结合语境,“理”与“存亡”搭配,译为“命运”; ⑳“当与秦相较”的意思是“倘与秦国相比较”, 要注意积累“当”的意义,此处译为“倘”; “或未易量”的意思是“也许还不容易估量”,要注意积累“量”的意义,此处译为“估量”; “以事秦之心”的意思是“用侍奉秦国的心”,要注意积累“事”的意义,此处译为“侍奉”; “礼天下之奇才”的意思是“礼待天下的奇才”,“礼”在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译为“礼待”; “日削月割”的意思是“每天割地,每月割地”,“日”在这里是名词用作状语,译为“每天”; “其势弱于秦”的意思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于”在这里是介词,引进比较的对象,译为“比”;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的意思是“却还有可以凭借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优势”,“可以”是古今异义词,此处指“可以凭借”,今义是“表示可能或能够”。 2.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首先审清题干,是要求选择“正确”还是选择“不正确”,要熟知文本内容,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手法、曲解文意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题中 B项,“‘呜呼’,哀其结果之惨;‘悲夫’,惜其有良策而不用”错,原文“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意思是“(如果六国诸侯)用贿赂秦国的土地来封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待天下的奇才,齐心合力地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恐怕秦国人饭也不能咽下去”,可知,“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惜其有良策而不用;原文“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意思是“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每天割地,每月割地,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可知, “悲夫”表示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哀其结果之惨,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题中重点词句:(1)尝,曾经;迁灭,随着五国灭亡而灭亡;与,亲附;助,援助。(2)且,况且;革灭,消灭;殆,快要;智力,智谋和力量。(3)为,治理;为……所,表被动;劫,胁迫。(4)苟,如果;天下之大,定语后置,“大”是“天下”的定语,按现代汉语应放其前却放其后,故为定语后置;故事,旧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课文第一、二段,完成下面问题。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1)赂秦而力(①        ),破灭之(②        )也。或曰:六国互丧(③        ),(④        )赂秦耶?曰:不赂者(⑤        )赂者丧。(⑥        )失强(⑦        ),不能独(⑧        )。故曰:弊在赂秦也。

(⑨        )攻取之外,(⑩        )则(        )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        )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2)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     )先祖父        ),        )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               )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        ),奉之        )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        )矣。至于        颠覆        ),        )固        )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3)此言        )之。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对第2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2段作者主要用事例、对比和引用的论证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

B.课文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

C.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明将土地拱手与人,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激发了敌人的侵吞欲望,遗患无穷。

D.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做对比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

3.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文章第二段中说“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那在干什么?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赏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直截了当地提出论点:“弊在赂秦",分别从“不赂者”和“赂者”两个方面进行初步论证,剖析深入,逻辑严密。

B.第3段以齐、燕、赵三国灭亡的进程,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如燕国起初全力反抗秦国侵略,但后来由于派遣刺客,杀了良将李牧,于是终至灭亡。

C.为了增强说服力,作者还运用了多种方法,如用“今日”“明日”,夸张地描述了割地赂秦的频繁,表现了秦国的贪婪。

D.文章借古讽今,表面上批评的是六国,实际上是讥讽北宋统治者采取以赂求和的妥协投降政策,并告诫统治者切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查看答案

文化常识判断

(1)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分为两种:政论(主要用于发表作者对于时政的见解和主张)、史论(通过评论历史,总结历史教训,为当时统治者提供治国借鉴)。______

(2)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制,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不需出兵勤王等。汉时诸侯国由皇帝派相或长吏治理,王、侯仅食赋税。______

(3)城,在古代是指城邑四周的墙垣,一般分为两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面句子的空缺部分

(1)为了证明自己的论点,作者在文中列举齐、赵、燕三国破灭的史实并对此加以分析。作者认为,其中齐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赵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燕国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