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①冷,忽念山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①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②,归来煮白石③。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①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②荆薪:柴草。③煮白石:旧传神仙、方士烧煮白石为粮,后借指道家清苦的修炼生活。

1.第一句中的“冷”字有什么妙处?

2.简析本诗所采用的间接抒情手法。

 

1. ①“冷”,寒冷之意,双关,既写出了郡斋气候寒冷,更突出了诗人心里之凄冷;②渲染了凄清的气氛,为下文写思念山中客蓄势(铺垫/引出下文思念山中客)。 2.①借联想抒情。诗人由郡斋的天气转冷,联想到山中天气的冷;由天气的冷,联想到应持酒远慰山中友人,表现出对友人的牵挂之情;②借想象抒情。由对友人山中艰苦修炼生活情景的想象表达出对友人惦念的之情;③融情于景。借想象“落叶满空山”而难寻行迹的景象,抒发无可奈何的落寞惆怅之情。 【解析】 1.试题赏析诗句的关键词要结合整个语句,首句既写出郡斋之“冷”,更是写诗人心头之“冷”。“今朝郡斋冷”作为首句有奠定基调的作用,“冷”字的含义是景物和心境的双重暗示,这是一语双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张左右翼击,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悼襄王元年,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后七年,秦破杀赵将扈辄于武遂,斩首十万。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赵王李牧                  让:责备

B. 赵王乃复强使将兵          起:起来

C. 李牧多为奇                陈:通“阵”

D. 赵使人捕得李牧            微:暗中探伺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        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B. 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              夫赵强而燕弱

C. 张左右翼击之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D. 击秦军于宜安                    会于西河外渑池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李牧军事才能的一组是(   )

①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

②匈奴每来,出战

③匈奴小入,详北不胜

④多为奇陈,张左右翼击之

⑤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⑥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

A. ①⑤⑥

B. ③④⑤

C. ②⑤⑥

D. ①③④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牧驻守雁门,犒劳士兵,操练射箭、骑马,并不急于出战,致使匈奴及赵国边防兵认为他胆小怕事。

B. 李牧不肯迎战匈奴,赵王不满,让别的将领取代他,匈奴来犯,伤亡损失很多。赵王再请李牧出山,李牧觉得这个决定太急促,闭门不出。

C. 李牧到任后,按照原来的规章办事。当匈奴始终认为李牧胆怯、守边将士都希望与匈奴一战时,李牧巧妙部署,打败匈奴。

D. 赵王迁七年,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抗秦军。秦国施行反间计,赵王派人逮捕了李牧并杀害了他。秦国乘势攻打赵国并灭之。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2)详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实体书店的“危机论”一直没有消停。随着京东、当当等网上购书平台的日臻完善,实体书店一直备受冲击。而近七八年来,人们的阅读习惯从纸质阅读转向数字阅读,也让实体书店的生存土壤进一步遭受蚕食。

“为什么要去书店?”就职于深圳一家本土高校的苏先生坦诚地告诉记者,自己已经有五六年光景没有去过书店了:“我现在一年的购书数量不下50本,但全部是通过网络书店下单。首先是一个成本的问题,时间成本省了,自己喜欢的书到网上订购,第二天快递就可以送到家,资金成本也省了,网络书的折扣是实体书店很难比拟的;其次是现代都市生活习惯的问题,去一次实体书店,你要花很多时间在车上,在路上,一些书店的停车设施不完善,你还得头疼停车的问题,克服了这些困难之后,在实体书店找不到你想要的书籍,整个人的心情也会不好了,而即使找到很多你很喜欢的书籍,你还得辛苦地把这一推书都搬回家。”

(摘编自《实体书店日渐式微  传统阅读如何突围》)

材料二

在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系副教授梁小建看来,实体书店的转型发展受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出版管理政策导向、阅读活动走向等多种因素影响,转型和复苏可谓刚刚开始,要实现“华丽转身”,还应该有更多的考量。梁小建指出,除了书店自身系统性的创新外,更为系统化和细化的外部支持也必不可少,相关管理部门可以在图书弹性定价机制、阅读推广促进机制等方面予以支持和扶持。

2017年3月1日,国务院发布《“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明确提出“扶持实体书店发展,加快推进实体书店或各类图书代销代购网点覆盖全国所有乡镇”。

(摘编自《实体书店创新成长的途径》)

材料三

有人评价,吴清友最重要的遗产是激活了书店文化。的确,诚品书店最大的创举,是充分挖掘出了书籍的商品属性,并且给其叠加了丰富的文化休闲属性。将书作为核心产品,铺排开文创售卖甚至百货经营,再配上温馨典雅的室内装修,辅之以韵律得当的背景音乐和缱绻的咖啡消费等,甚至实行24小时营业,来书店可以不买书,可以在此喝下午茶,在此谈公务,在此消磨碎片时间。集中体现城市公共文化的地标,称得上开风气之先。

文化O2O的观念,指的是将书店打造为一个提供文化体验、互动交流的空间和平台。文化消费是不同于其他物质需求的一种更为多元的消费需求,单纯的买卖关系不是维系用户的长久之计,对于文化氛围及体验的打造才是抢夺市场的关键。实体书店更多的空间是用于休闲、学习、书籍周边产品展示等多元化文化体验的开发。

(摘编自《数字阅读繁荣时代  实体书店能否靠文化逆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体书店的危机来源于网上购书平台完善、人们的阅读习惯改变,这些因素导致了实体书店的生存土壤遭到蚕食。

B.实体书店的转型和复苏需要书店自身系统性的创新,也需要国家及相关管理部门在各方面的支持和扶持。

C.书店文化的核心产品是书、文创售卖甚至百货经营将书店打造为一个提供文化体验、互动交流的空间和平台。

D.书店文化体现于休闲、学习、书籍周边产品展示等多元化文化,这些文化消费丰富着人们的都市文化生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网络购书具有更大的便利,可以足不出户,节省更多时间,可以享受到更大的折扣,不必担心搬运问题。

B.专家指出,实体书店的转型发展受到零售商业模式创新、出版管理政策导向、阅读活动走向多种因素影响,非单一因素决定。

C.书籍的商品属性的挖掘,以及叠加的丰富的文化休闲属性,这些是诚品书店最大的创举,也是其他书店做不到的。

D.实体书店抢夺市场的关键是对于文化氛围及体验的打造,因为单纯的买卖关系不是维系用户的长久之计。

3.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实体书店的现状,并分析怎样才能解决当前实体书店的危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行动,使 7 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我国国际形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出发,把“扶贫攻坚”改成“脱贫攻坚”,明确了新时期脱贫攻坚的目标,到 2020 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脱贫摘帽。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摘自《人民日报》2015年11月30日,有删节)

材料二

(摘自新浪博客  王思铁《(1980—2018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年度投入表》)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100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26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 70%下降至 5.7%。

广西坚持从解决温饱问题入手,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解决饮水难、行路难、用电难等为突破口,相继开展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加大人财物专项投入,动员全社会合力扶贫攻坚,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十八大以来,广西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重点开展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粤桂扶贫协作等工作,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在扶贫产业方面,广西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确保贫困户稳定、可持续脱贫。自治区扶贫办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杨宏博说:“目前,全自治区贫困户中产业覆盖率为75%。最近两年,通过发展产业带动100多万人脱贫。”2012年至2017年,全自治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09万人,年均减贫118万人,实现1999个贫困村、11个贫困县摘帽。

(摘自《光明日报》2018 年 12 月 10 日,有删改)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生活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必须看到农民还面临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的经济基础仍然很脆弱,还有很多农民在为生活苦苦挣扎。一些农村修了路,却没有能够让农民富裕起来的产业,农村脏、乱、差的环境没有实质性的改变。

面对这样的客观局面,我们必须看到乡村振兴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乡村振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改善农村经济不富裕、环境不宜居、乡风不文明等问题,需要各级政府拿出足够的勇气、智慧与担当,进行经年累月坚持不懈的奋斗;需要真正深入乡村,为改变农民的生活处境踏踏实实做工作。

我们还应警醒,不能让乡村振兴成为官员出政绩的一场秀,或是只停留在专家学者理论上的热闹、媒体报道中的繁华。要找到乡村振兴的痛点、重点,理论联系实际,让这股热度上下贯通,一直持续下去。

(摘编自中国日报网《乡村振兴要力戒“花架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脱贫工作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国家的稳定和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党的重要使命所在。

B.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体现了党脱贫攻坚的意志,也表现出把我国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信心。

C.广西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粤桂扶贫协等作为脱贫的基本方略,确保贫困户稳定、可持续脱贫。

D.当前农村脱贫工作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农民的生存状况尚未彻底改善,部分人未认识到脱贫工作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是治国理政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脱贫取得重大成就。

B.三十年来,中央不断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投入,近三年更加大了投入的力度。

C.近年来,产业扶贫在广西脱贫工作中发挥支柱作用,特色优势产业得到高度重视。

D.当前,乡村振兴难点在于道路不通,农民不富裕,环境脏、乱、差,乡风不文明。

3.怎样才能在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综合材料作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误入劳动者天堂的人

【印度】泰戈尔

⑴他这个人是从来不讲实用的.

⑵他找不到有实际用处的工作做,因此整天想入非非。他塑造一些小玩意儿一—男人、女人、城堡和锒嵌着海贝的泥雕。他还绘画。就这样,他白白地把时间浪费在无用之物上。大家笑话他,他自己也多次发誓要赶走这些奇念,但它们却在他心里徘徊留连,迟迟不肯离去。

⑶有些男孩难得看书却顺利通过了考试。现在,他遇到了类似的机运了 。他在世碌碌无为, 但死后天堂的大门却为他敞开着。

⑷不过,在天堂里,也有个天使挥毫记录着凡人在世时的功过。由于那位负责掌管他的信使 传错了话,他竞被分配在劳动者的天堂里了。

(5)在这个天堂里,什么都有,除了懒散。

(6)这儿,男人们都在嚷:“天哪,我们可是一分钟也没空哪! ”女人们则在喃喃低语:“光阴似箭,我们得加油才是!”大家一致同意“时间贵如金” 。我们的双手从来没歇过呢。”他们抱怨、叹息,然而与此同时,这些话也使他们兴高采烈、精神抖擞。

(7) 这位新客在世时没做过一件有用之事,当然,在这个劳动者天堂里,他与此地的生活方式是格格不入的了 。他心不在焉地在街上溜达,时不时撞上匆匆的行人。他躺在青翠的草地和湍急的溪畔,忙碌的农人都在骂他。在那儿他老是碍人手脚。

(8) 一个走路似风的姑娘天天都到静静.的河边汲水。要知道,在劳动者的天连河流也不歌唱——因为怕白白浪费精力

(9) 姑娘伶俐的动作使人想起熟练的吉他手敏捷拨弦的手指。她头发蓬乱,缕缕发丝常会落在额头,似乎想窥探她眸子中黑色的秘密。

(10) 而这位闲人却在河边佐立。望着他,这位劳动者天堂里的忙碌女郎感到无限怜悯——就像一位王子见到一位孤苦怜仃的乞丐,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11) “喂,”她关切地问他,“你没工作干吗?”

(12) “工作?我才没时间干活哩!”那人叹息着。

(13) 女郎没听懂他的意思,说:“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匀点活给你干。”

(14) 那人答道:“姑娘啊,我一直盼望你能吩咐我干点什么活呢。”

(15) “你准备干点什么活呢?”

(16) “你能给我一个你汲水用的大水瓶么?”

(17) “大水瓶?你想用它来汲水?”姑娘问。

(18) “我,我想在瓶上作画.”

(19) 姑娘生气了。

(20) “呀,作画!我才不跟你这类人浪费光阴呢!我要走了”说完,她真的就离开了.

(21) 但是,忙人哪会有闲人那么多的空闲时间呢!每天,只要他遇上她,他就老缠着她:“姑娘,给我个水瓶吧,我要在上头作画呢!”

(22) 最后她还是让了步,她或给他一个水瓶。那人开始作画。他一笔又一笔地画着,一道又 一道地涂抹颜色。

(23) 等他作完画,姑娘捧起水瓶,仔细端详着。

(24) 她的眼睛困惑了,她的眉头紧蹙了。她在问:“这些线条和颜色是什么意思呢?它们能派什么用场呢?”

(25) “没什么用处——一幅画有时是没什么意义的,也没有什么实际用处。”

(26) 姑娘把水瓶带回家中。她避开家里人探询的目光,在灯下转动着水瓶,从不同的角欣赏着画,半夜,她从床上爬起来,点上灯,又悄悄地开始欣赏起来。一生中她是头一次欣赏这种无用之物哩!

(27) 第二天她又去河边了,但她的步子就没有以前那么匆匆忙忙了。似乎有一种新的意识在心中萌起,一种既无意义又无用处的意识

(28) 看见那人又站在河畔,她不由自主地发问:“你要什么?”

(29) 只是请你再帮个忙。”

(30) “什么事?”

(31) “让我给你的头发编根丝带吧.

(32) “为啥?”

(33) “不为啥。”

(34) 色彩艳丽的丝带编好了。这位劳动者天堂里的忙碌姑娘现在每天都得花上不少时间用丝带装饰头发。时间一分一秒地白白溜过去,而很多活还没干完呢。

(35) 近来,劳动者天堂的生产开始不景气了 。很料勤快的人变懒散了——他们在绘画和雕塑之类的无用之事上浪费了不少光阴。长者们忧心如焚。于是决定召集一个会议。会上大家一致指出:这种情况在劳动者天堂的历史上可是前所未有的。

(36) 信使匆匆而入,向长者们鞠了一躬,然后表示歉意。

(37) “我错把一个人分配到你们的天堂里来了 。”他说,“现在的局面完全是由他一手造成的。”

(38) 那人被召来了.长者们看着他的奇装异服,他的神奇的画笔和颜料。他们马上断定:此人完全不宜呆在劳动者天堂里!

(39) 主席先生对那人语气生硬地宣布:“此处没有你这号人的地盘。你得离开!”

(40) 那人如释重负地叹了口气,收起画笔和颜料。但当他刚刚准备动身时,溪流边的女郎却 匆匆赶来了:“等一等,我要跟你同去。”

(41) 长者们惊讶地喘着粗气。这种事在劳动者天堂里可是绝无仅有一一真是既无意义又无用处!

1.赏析第(8)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2.“水瓶”在文中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

3.辨析第(27)和(41)段两处划线的“既无意义又无用处”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

4.小说背景“天堂”的设定耐人寻味,试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吕诲,字献可,开封人。祖端,相太宗、真宗。诲性纯厚,家居力学,不妄与人交。进士登第,由屯田员外郎为殿中侍御史。时廷臣多上章讦人罪,诲言:“台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枢密副使程戡结贵幸,致位政地,诲其过,以宣徽使判延州。复上言:“戡以非才罢,不宜更委边任;宣徽使地高位重,非戡所当得也。”兖国公主薄其夫,夜开禁门入诉。诲请并劾阍吏,且治主第宦者罪,悉逐之。

英宗不豫,诲请皇太后日命大臣一员,与淮阳王视进药饵。都知任守忠用事久,帝之立非守忠意,数间谍东朝,播为恶言,内外汹惧。诲上两宫书;开陈大义,词旨深切,多人所难言者。帝疾小愈,屡言乞亲万几。太后归政,诲言于帝曰:“后辅佐先帝历年,阅天下事多矣。事之大者,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遂论守忠平生罪恶,并其党史昭锡窜之南方。

神宗立,拜御史中丞。王安石执政,时多谓得人。诲言其不通时事,大用之,则非所宜。遂上疏曰:“安石外示朴野,中藏巧诈,陛下悦其才辨而委任之。安石初无远略,惟务改作立异,罔上欺下,文言饰非,误天下苍生,必斯人也。如久居庙堂,必无安静之理。”帝方注倚安石,还其章。诲求去,乃出诲知邓州。诲之将有言也,司马光劝止之,诲曰:“安石虽有时名,然好执偏见,轻信奸回,喜人佞已。听其言则美,施于用则疏;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且上新嗣位,所与朝夕图议者,二三执政而已,苟非其人,将败国事。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诲既斥,安石益横。

诲三居言责,皆以弹奏大臣而去,一时推其鲠直。居病困,犹旦夕愤叹,以天下事为忧。既革(注),司马光往省之,至则目已瞑。闻光哭,蹶然而起,张目强视曰:“天下事尚可为,君实勉之。”光曰“更有以见属乎?”曰:“无有。”遂卒,年五十八,海内闻者痛惜之。诏赠通议大夫。

(选自《宋史·列传第八十》,有删改)

(注)草:通“亟”,病重。”

1.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台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暖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B.台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暖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C.台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暖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D.台谏官许风闻言事/盖欲广采纳以补阙政/苟非职分/是为侵官/今乃诋斥/平生暴扬暧昧/刻薄之态浸以成风/请下诏惩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登第”是指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古代科举考试,要通过层层选拔,通过第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所使用文书的统称。

C.“嗣位”指继承君位,“嗣”就是(经皇上恩准)父亲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位”即君位。

D.《宋史》是二十四史之,一般与《元史》《明史》《清史稿》合称“后四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英宗生病时,任守忠多次离间皇帝与太后的关系,吕诲上书两宫,申明大义;太后归还政权,皇帝将任守忠及其同党放逐南方。

B.吕诲任殿中侍御史时,当时朝延中许多大臣上书揭发别人的罪过;吕诲认为台谏官以外的人这样做就是越权,请求皇帝下诏惩办革除。

C.吕诲认为王安石外表淳朴,内心狡诈,只会标新立异,瞒上欺下,将来会贻误天下;皇帝正倚重王安石,就驳回了吕诲的奏章。

D.吕诲三次被贬出朝廷都是因弹劾大臣,吕诲病重后,司马光前去探望他,吕诲本已瞑目,听到哭声强睁眼睛嘱托司马光要为国事而努力,这正体现了吕诲的耿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之大着,宜咨访然后行,示弗敢专。

(2)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