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胜儿
孙犁
那英勇壮烈的一仗后,小金子受伤回到家里,他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那些东奔西散的马匹,同志们趴在道沟里战斗牺牲……老在他眼前转,使他坐立不安。黑间白日,他尖着耳朵听着,好像那里又有集合的号音、练兵的口令、主任的命令、马蹄的奔腾;过了一会又什么也听不见。他的病一天一天重了。
敌人在田野拉网清剿,村里成了据点。邻居小胜儿母女两个整天为小金子担心,焦愁得饭也吃不下去。她们不让小金子出来,每天把饭食送进小金子藏身的洞里去。
那天,小胜儿两只手抱着饭罐,从洞口慢慢往里爬。爬到洞中间,洞里的小油灯忽的灭了,她小声说:“是我。”把饭罐轻轻放好,从身上掏出洋火,擦了好几根,才把灯点着。洞里一片烟雾,她看见小金子靠在潮湿的泥土上,脸色苍白得怕人,一言不发。她问:“你怎么了?”
“这样下去,我就死了。”小金子说。
“这有什么办法呀?”小胜儿坐在那像在水里泡过的褥子上,“鬼子像在这里住了老家,不打,他们自己会走吗?”她又说,“我问问你,杨主任牺牲了?”
“牺牲了。我老是想他。”小金子说,“跟了他两三年,年纪又差不多,老是觉着他还活着。可是哪里去找他呀,想想罢了。”
“他的面目我记得很清楚,”小胜儿说,“那天,他跟着你到咱们家来,我觉着比什么都光荣。说话他就牺牲了,他是个南方人吧?”
“离我们有九千多里地,贵州地面哩。你看他学咱这里的话学得多像!”小金子说。
小胜儿说:“不知道家里知道他的死讯不?知道了,一家人要多难过!”
小金子说:“先是他同我顶着打。叫同志们转移,后来我受了伤,敌人冲到我面前,他跳出了掩体和敌人拼了死命。打仗的时候,他自己勇敢得没对儿,总叫别人小心。平时体贴别人,自己很艰苦。那天行军,他渴了,我说给他摘个瓜吃,他也不允许。”
“为什么,吃个瓜也不允许?”小胜儿问。
“因为不只他一个人呀。我心里有什么事,他立时就能看出来。那天,我玩着你捎给我的小马鞭儿,他批评了我。”
“他为什么批评你哩?”小胜儿说。
“他说是花花绿绿,不像个战士样子,我就把马鞭子装起来了。可是,过了一会,他又叫我谢谢你。”
“有什么谢头,叫你受了批评还谢哩!”小胜儿笑了一下,“我们别忘了给他报仇就是了!你快着养壮实了吧!”
小胜儿从洞口出来,就和她娘说:“我们该给小金子买些鸡蛋,称点挂面。”
娘说:“叫鬼子闹的,今年麦季没收,秋田没种,高粱小米都吃不起。”
小胜儿说:“娘,我们赶着织个布卖了去吧!”
娘说:“整天价逃难,提不上鞋,哪里还能织布?你安上机子,知道那兔羔子们什么时候闯进来呀。”
“要不我们就变卖点东西?人家的病要紧哩!”小胜儿说。
“你这孩子!”娘说,“什么人家的病,这不像亲兄弟一样吗?可是,咱一个穷人家,有什么可变卖的哩,有什么值钱的物件哩?”
小胜儿也仰着脖子想,她说:“要不,把我那件袄卖了吧!”
“哪件袄?你那件花丝葛袄吗?”娘问着,“哪有还没过事①,就变卖陪送②的哩?”
小胜儿说:“整天藏藏躲躲的,反正一时也穿不着,不是埋坏了,就是叫他们抢走了,我看还是拿出去卖了它吧!”
“依我的心思呀,”娘笑着说,“这么兵荒马乱,有个对事③的人家,我还想早些打发你出去,省得担惊受怕哩!那件衣裳不能卖,那是我心上的一件衣裳。”
“可是,晚上,他就没得吃了。”小胜儿说,“今儿个是集日,快拿出去卖了吧!”
到底是女儿说服了娘,包起那件衣服,拿到集上去。集市变了,看不见年轻人和正经买卖人,没有了线子市,也没有了花布市,小胜儿的娘抱着棉袄,在十字路口靠着墙站了半天,才得了个买主,把那件衣裳卖了。她心痛了一阵,好像卖了女儿身上的肉一样。称了一斤挂面,买了十个鸡蛋,拿回家来,交给小胜儿,就啼哭起来。
小胜儿没有说话,下炕给小金子做饭。现在天快黑了,她手甩劈着干柳树枝,眼望着火,火在她脸上身上闪照,光亮发红。她好像看见杨主任的血,看见小金子苍白的脸,看见他的脸慢慢变得又胖又红润了。她小心地把饭做熟,早早的把大门上好,就爬到洞口去拉暗铃。一种微小的柔软的声音,在地下响了。不久,小金子就钻了出来。
这一顿饭,小金子吃得很多。吃完了饭,抹嘴说:“有什么吃什么就行了,干什么又花钱?”
“哪里来的钱呀,孩子,是你妹子把陪送袄卖了,给你养病哩!你可别忘了你妹子!”小胜儿的娘说。
“我们这是优待八路军,用不着谢,也用不着报答!”小胜儿低着头笑了笑,收拾了碗筷。
小金子躺在炕上。小胜儿用棉被把窗子堵了个严又严,把屋门也上了。她点起一个小油灯,放在墙壁上凿好的—个小洞里,面对着墙做起针线来,不住尖着耳朵听外面的风声。
“你做什么哩?”小金子说。
“做我的鞋,”小胜儿低着头说,“整天东逃西跑,鞋也要多费几双。”
“像我整天钻洞,不穿鞋也可以!”小金子说。
听着他的声音,小胜儿的鼻子也酸了,她说:“你受了伤,又有病。好好养些日子,等腿上有了力气,能走长路了,就找队伍去。做上了我的,就该给你铰底子做鞋了!”
小胜儿放下活计,转过身来,她的眼睛在黑影里放光。
(有删改)
[注]①过事:方言,办婚事。②陪送:结婚时娘家送给新娘的嫁妆。③对事:合适,相称。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金子虽是文中的次要人物,然而作为抗日队伍中的一员,他杀敌负伤,作者着力刻画了一个爱国爱家、勇敢善战、保护百姓的英雄形象。
B.文中描写小胜儿烧火做饭细节,由闪烁的火光联想到杨主任的牺牲和小金子的康复,生动传神且别具匠心,曲折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心活动。
C.本文围绕小胜儿与小金子展开,再现了抗战期间白洋淀人民的真实生活,歌颂了军民间的鱼水深情,赞美了中国农村青年女性的美好心灵。
D.孙犁的小说笔触细腻,写人叙事,多用白描,本文结尾处灯下做鞋的细节,虽只寥寥数语,但朴素自然的语言中饱含深情,末段意韵悠长。
2.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作品擅长刻画农村青年女性的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文中小胜儿的形象。
3.文中大量使用语言描写,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语言描写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汉字的美学特征可依据美学以系统的科学方法来分析,以求获得清晰的、一般性的概念。 一方面进行常规观察,采用分析和实验的客观方法;另一方面结合主观审美目的进行判断, 回答好“为什么说汉字是美的”基本问题。结合研究目的可知,清晰性和一般性十分重要。 清晰性要求简单明了,层次分明,易于青少年理解;一般性要求提取汉字美普遍的特征,才能广泛应用于书法教育教学设计。
依照上述目的和方法,可以提炼出汉字三个层次的美学特征。
自然美。古人言仓颉造字之初云:“颉首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圆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虽为传说,但汉字源于自然是可以考究的。因此,汉字从一产生就具有自然之美。古文字经历千年进化成为今天数目巨大、全面严谨的文字系统, 依旧保留着汉字自然美的基本特性,如庄重、平衡、稳定、对称、匹配、流动等。现代汉字有音、有义、有形,这是一种独特的文字美,映衬着大自然的千姿百态。
架构美。汉字由笔画构建而成,即为架构。架构美的特征是元件规范、构造合理美观。 汉字架构的元件是笔画,主要的笔画有横竖点撇捺等。最基本的要求是横平竖直点斜,撇捺有一定的弧度。构造合理美观则要求笔画的位置合适,排列穿插得当,左右上下部分匹配得体,使字体稳定均衡,重心居中,给人以舒适和美感。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架构。因此,美或不美,架构则起着核心的作用。如是,书写时只要把字“构”好,自然就美。
形态美。汉字的形态美也是个性美或艺术美,是汉字和书法最高的个性与艺术性的表现形式。书法家通过笔画、字形及章法等技艺,发挥个性和才华,形成独立的流派和作品。历代名家对书法有所评述,例如卫夫人的笔阵图对笔画进行了超然解说。“永字八法”的精细 技艺、古今名家的各种字体,都拥有其独特的形态之美。形态美的美学研究更为复杂细腻, 涉及审美对象和观察者的主观情趣、爱好、审美价值观等美学原理。
汉字的三种美学特征共同蕴含在一幅书法作品里。它们可以有所偏重,但并不是孤立或者平行的。作为汉字美的三个层次,每一个较高的层次都建立在较低层次的基础之上。从而由低到高形成一个汉字的美学三角形。在这个三角形中,自然美是基础,架构美是第二层,形态美是最高的艺术表现形式。
汉字的美学三角形提供了一个评价书法作品的框架性程序。书法作品首先应该依次满足汉字美的第一、二层次的美学特征,然后才谈得上第三层次的美。
(摘编自胡锡恒《汉字的美学三角形和现代书法教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最初,汉字是依照宇宙间事物的美好形象创造出的,映衬自然,因此具有自然美。
B.汉字的架构是指汉字横竖点撇捺等这些主要笔画要规范,汉字的构造要合理。
C.书法家运用一定技艺、发挥个性而创作出的书法精品,体现了汉字的形态美。
D.汉字的三种美学特征构成了汉字的美学三角形,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美学层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美学理论为前提,依据美学研究目的与方法,总结出汉字三种美学特征。
B.文章的主体部分是并列式,依次论述汉字三个层次的美学特征,结构清晰严谨。
C.文章运用例证法,论述汉字第三层次的美学特征;事例典型,充分论证分论点。
D.文章最后两段在前面论述基础上进行理论层面的总结,对书法评价具有指导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字的自然美、架构美和形态美是从美学的角度获得的清晰的、一般性的概念。
B.按照横平竖直点斜、撇捺有一定的弧度的特征写出的汉字就一定体现出架构美。
C.卓越的书法家可以超越汉字审美的第一、二层次,径直进入第三层次——形态美。
D.汉字的自然美、架构美和形态美能广泛运用于教育教学设计中,意义鲜明突出。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园饮罢留宿,诘朝呈鲜于子骏、范尧夫彝叟兄弟(注)
司马光
园僻青春深,衣寒积雨阕。
中宵酒力散,卧对满窗月。
旁观万象寂,远听群动绝。
只疑玉壶冰,未应比明洁。
(注)本诗写于宋神宗西宁年间,王安石变法后,司马光处于政治上不得志时期。尧夫,范仲淹次子。黎叟,范仲淹第三子纯礼。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园林偏僻,连绵春雨方停,觉得身上衣裳难抵这料峭春寒,反衬出与朋友欢聚的喜悦。
B.“中宵”句表明诗人在与好友相聚痛饮时酩酊大醉,直到夜半方才清醒过来。
C.“卧对”句是说诗人睁眼一看,只见满窗皓月正与他的卧处相对,十分晃眼。
D.“旁观”两句写深夜所感,此时游目旁观,侧耳远听,万象寂然,群动俱歇。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曲江(注)春望怀江南故人
赵嘏
杜若洲边人未归,水寒烟暖想柴扉。
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衣。
目极思随原草遍,浪高书到海门稀。
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绕钓矶。
(注)曲江:唐代长安著名游览胜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中“杜若洲”“烟暖”“原草”等意象紧扣诗题中的“春望”一词,描绘出春到曲江的无限风情。
B.诗歌首联,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曲江岸边、水上的景象想到“人未还”“柴扉”,奠定了全诗的抒情基调。
C.诗歌颈联写作者思随目转,思念之情随离离原草而更显渺远,也苦于曲江浪涛汹涌而无法接到从故乡寄来的书信。
D.诗歌尾联运用了设问手法,其中下句“万里春柳绕钓矶”运用了想象的手法来写景,以景结情,余韵悠长。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简要赏析诗歌的颔联。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牡丹
[唐]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从去年与牡丹的相聚落笔,把人世间的深情浓缩在重逢的特定场景之中。
B.颔联中“武陵期”指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意外发现桃花源仙境的故事,用典新颖别致。
C.颈联以“馨香”“不语”刻画牡丹形象,又以“传情”“彼此知”关照前文。
D.尾联写诗人想于栏边安放枕席,如对故人一般抵足而卧,互诉衷情。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示例,选择屈原、李白两人,仿写两句话,使之与示例构成排比。
示例:个性就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那不顾生死的英勇与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