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课文1、2段,完成下面问题。 郭橐(tuó)驼,不知始何名。病偻(lǚ),隆...

阅读课文1、2段,完成下面问题。

郭橐(tuó)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1)。驼闻之日:“甚善。(①                  )我固(②           )。”(③           (④           )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2)视驼所种树,(⑤           )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⑥           )以(⑦           )。他植者(⑧           )窺伺效慕(⑨           ),莫能(⑩           )也。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下列各句对第1、2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仿史传体例,介绍人物郭橐驼的身世。

B.第2段写郭橐驼高超的种树技艺,为下文做铺垫。

C.本文运用正面描写刻画郭橐驼种树的本领高超。

D.郭橐驼自称“驼”,表现了他的豁达、自信。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

(2)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4.概括本段内容,试着分析郭橐驼这一人物形象。

 

1.①起名,作动词 ②恰当 ③于是 ④放弃 ⑤即或,即使 ⑥果实,作动词,结果 ⑦多 ⑧即使 ⑨效仿羡慕 ⑩比得上 2.C 3.(1)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突起而弯腰行走,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称呼他叫“橐驼”。 (2)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长安城里为种植花木以供观赏的富豪人家和做水果买卖的人,都争着迎接他,雇用他。 4.简介郭橐驼名号来历及高超的种树技术。郭橐驼是一个貌丑、性善、种树技术高超的人。 【解析】 1.此题考查文言实词、虚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本题注意“因舍其名”句意为:于是他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因”,于是;“舍”,舍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句意为:其他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羡慕效仿。“虽”,即使;“效慕”,羡慕效仿。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C项,“本文运用正面描写刻画郭橐驼种树的本领高超”错误,运用了对比,从“人”和“树”两方面对比,属于侧面描写。 故选C。 3.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文言文句翻译首先要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重点字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语法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本题注意(1)“偻”,脊背弯曲;“隆然”,脊背突起;“号”,称呼。(2)“业”,以……为职业;“豪富人为观游”,定语后置,豪富人为观游;“取养”,雇用。 4.此题考查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文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一、二段介绍传记主人公的姓名、形象特征,以及籍贯、职业和技术特长。郭橐驼他身有残疾,精于种树。作者在这里不着痕迹地写出了这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善良性格。写郭橐驼种树的特异技能。他种树的特点有二:一是成活率高;二是长得硕茂,容易结果实,即所谓“寿且孳”。作者在后文没有写郭橐驼种树的移栽易活的特点,只提到栽了树不妨害其成长的这一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第三段,讨论描写郭橐驼这一形象的手法。

 

查看答案

下面对课文有关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郭橐驼,不知始何名”,可见主人公是个身份普通、地位低下的小人物。

B.“甚善。名我固当”,“乡人”号之日“驼”,本是开玩笑,甚至有嘲讽意味,而郭橐驼却欣然接受,表现了其善良、豁达的性格。

C.人们“争迎取养”说明郭橐驼种树技能非凡;“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说明“他植者”的效法仅得皮毛,不得要领。

D.郭橐驼介绍自己种树的经验在于“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四个“欲”字,概括了树木的本性,也揭示了种树的要领。

 

查看答案

文化常识判断

(1)寓言——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是民间的口头创作。______

(2)飧饔,古时招待宾客的两种礼宴,也指早餐和晚餐。引申为吃饭。______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写郭橐驼种树与他人种树的不同之处,就是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做官者“好烦其令”,实质上和不善种树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一致的。

 

查看答案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橐驼______)(______  ______  人者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