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小题。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注」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药:芍药。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王昌龄隐居之处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从侧面体现了王昌龄的清高。
B.颔联中的“犹为君”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有情,使环境于清幽静谧中增添了一份温馨。
C.第七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要辞去俗务、归隐山林的愿望,同时还暗含着对王昌龄隐居生活的赞赏和羡慕。
D.最后一句不仅通过鸾鹤纷飞再现了“西山”的美好景色,而且承接前一句,揭示了作者要“谢时去”的原因。
(2)请简要赏析本诗的颈联。
阅读《春江花月夜》,完成问题。
(1)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共三十六句,共换八韵。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
B.诗人仰望明月,不由自主地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追问。这种追问是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使得诗的意境浑厚博大,深沉旷远。
C. “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
D.全诗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交融之物,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
(2)“月”这一意象在文中有何作用?
传统诗词中常见的花草意象有很多,请仿照示例,另外选择三个意象,并完成对选择意象的解读。
示例:兰,常用来代表脱俗高洁或孤芳自赏的气质。
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热的乡思。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思考了宇宙和人生,礼赞人类生生不息,生命永恒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借助月来表现亲人间刻骨铭心的思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江花月夜》中,表现游子梦游故乡无着无落的离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轮孤月,江天无尘,宇宙澄澈,仿佛使人进入了一个纯净世界,这就引起了诗人的遐思冥想:“___________?江月何年初照人?”诗人神思飞跃,但又紧紧联系着人生,探索着人生的哲理与宇宙的奥秘。
下列诗句中,在诵读时音节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C.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D.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