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 B.博学之,...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以吾一日长乎尔 B.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

C.令人长号不自禁 D.书法不隐

 

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是否相同即古今异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理解文言文实词时要联系原句,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然后与现代汉语意思进行比较。 本题: A项,“以吾一日长乎尔”译为: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一日,古义:一两天;今义:指一天。 B项,“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译为:要博学多才,就要对学问详细地询问,彻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审问,古义:详细地询问。今义:审讯。 C项,“令人长号不自禁”译为: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控制不住自己。长号,古今异义相同。 D项,“书法不隐”译为:据法直书不隐藏。书法,古义:史官依据礼义或褒或贬的书写史事的法则;今义:书写文字的方法,一种书写的艺术。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赞成)点也                      何(妨碍)乎?

B.回虽不(聪敏,聪明),请事斯语矣    克己复(礼貌)为仁

C.常有,欲以观其(边界)               (显露、表现)素抱朴

D.知止而后有(目标、志向)             人之其所亲爱而(有偏向)焉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而母立于兹 B.可谓好学也已

C.杀之,寘诸畚 D.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已 B.如恶è)臭,如好好色

C.是以君子有jié)矩之道也 D.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国是诗的故乡。近年来,中央电视台推出的栏目从《中国诗词大会》到《经典咏流传》,让古典诗词又一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热点。只是人们关注的原因和目的各有不同:不少考生怀揣《高考必背古诗文72篇》期待拿高分,荣获《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冠军的外卖小哥雷海为背诗抄诗只因喜爱,支教老师梁俊为古诗词谱曲并领着孩子们吟唱是为传承……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意,结合自己的体验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片段。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初归石湖

范成大[注]

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当时手种斜桥柳,无数呜蜩翠扫空。

[注]范成大,宋代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苏州(今属江苏)人。淳熙年间,官至参知政事,因与孝宗政见不合,两个月即去职。晚年隐居故乡石湖。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写了晓光晨雾与天空的碧色相互烘染、色彩艳美的景象,同时点明了时间,也交代了石湖位置之所在。

B.颔联第一句中的“半出”一词写行人在茂密深秀的水稻中露出半截身子,表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触。

C.颈联第一句写诗人信步行走在石湖畔,因为路是旧时认识的,所以不必担心走错,照应了诗题中的“初归”二字。

D.颈联第二句写自己几次碰见老人,仔细辨认,吃惊地发现原来他们都是自己从前的邻居,表明诗人已与石湖阔别多年。

2.诗的尾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