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① 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①

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淡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注)①长庆二年(822)秋至四年夏,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政事之余,他喜欢到寺里听听高僧讲经。这首诗便是写他与“诸客”听讲归来时的感受。②桡(ráo):船桨。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颔联写诗人归路所见。一个“重”字写出了饱含雨水的卢橘沉重而低垂。卢橘硕果累累,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B.第四句写棕榈树高叶大,雨后清风,阔叶颤动,似乎树叶也感到了水风的清爽。一个“风”字透出诗人无限的快感。

C.“烟波淡荡摇空碧”,写在宽阔的湖面上,轻轻寒烟似有似无,碧波共长天一色。“淡荡”二字写出清爽闲适之情。

D.颈联对句中的“参差”二字,写出了随山势高下而建筑的宇观楼殿的特点,从而使人想到檐牙错落的瑰丽情景。

(2)本诗首联写景先后多次转换镜头,层次分明效果显著。请简要赏析。

 

(1)B (2)本诗首联先是写全景:波光潋滟的柳湖。然后镜头向前推近:映出松岛、莲花寺。最后是两个分镜头:湖上,天近傍晚,撑船人正摇动“归桡”,准备接客归去;寺中,诗人正和“诸客”走出道场,准备“晚归”。描绘出一幅生动的“西湖晚归”画面,给人以清晰明快之感。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 B项,“一个‘风’字透出诗人无限的快感”分析错误,应是一个“凉”字透出诗人无限的快感。故选B。 (2)此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这类题,首先要求学生仔细阅读诗歌,借助诗歌注释及关键意象,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情感;继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知识储备,具体分析作品所运用的表现手法。诗歌表现手法很多,有: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直抒胸臆、对比、反衬、烘托渲染、正侧面相结合等。 本题作答时要注意先从诗句所写景物来分析,然后概括景物的特点,最后说明景物给诗人内心的感受。首联“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写的是在西湖附近的孤山上有座孤山寺,傍晚听完高僧佛经讲解划船回去。在写景上有新意。首联显示一幅全景:西湖本来美景艳丽,无与伦比,湖水清澈,松岛、莲花寺倒影期间,一派宁静闲适。这是一组自然之景。后面的图景是傍晚时分,摆渡之人划船准备接诗人,诗人与“诸客”听完高僧讲经之后准备坐船回去,这是两幅图景,两个镜头,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夕阳晚归图,诗中有画,给人一种宁静和谐之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长恨歌》,完成小题。

(1)下列有关《长恨歌》中的诗句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练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议论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B.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这两句烘托出唐玄宗居处的荒凉和晚年生活的痛苦孤独、寂寞凄凉。

C.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一盏孤灯相伴,灯草挑尽,仍然辗转难眠。萤火虫的微弱光亮与无边的夜色形成对比。

D.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杨贵妃身居仙山,如玉的容颜流满了清泪,就好像一枝带雨的梨花。这两句写出了她的凄美、哀怨。

(2)诗中的杨贵妃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查看答案

下面是关于“白居易的诗歌理论”的材料。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20个字。

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近3 000篇诗作,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著名论点。情是诗的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义是诗的社会效果。他分析了诗歌创作中的感情活动,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又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认为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密切联系当时社会的“政”。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长恨歌》中描写杨玉环笑容令六宫黯然失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安史之乱爆发、打破盛唐安定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唐玄宗失去杨玉环后见月伤心、闻铃断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填入横线处的内容与句子中已有内容的某种属性相匹配的一项是(    )

__________对于“感时花溅泪”,相当于高兴对于“___________”。

A.伤心  碧草含情杏花喜 B.哀伤  一日看尽长安花

C.多情  化作春泥更护花 D.憔悴  人比黄花瘦

 

查看答案

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B.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

C.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D.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