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图表,写出三条结论。
杜甫近体诗中高频叠字的使用次数及其分布位置统计表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布位置
叠字 次数 | 五言诗 | 七言诗 | ||||||
一、二字 | 三、四字 | 四、五字 | 一、二字 | 三、四字 | 五、六字 | 六、七字 | ||
萧萧 | 14 | 8 | 1 | 4 |
|
| 1 |
|
悠悠 | 10 | 7 |
|
| 1 | 1 |
| 1 |
纷纷 | 10 | 2 |
| 4 |
|
| 1 | 3 |
处处 | 10 | 6 | 2 |
|
| 1 |
| 1 |
冥冥 | 9 | 3 |
| 3 | 1 | 1 | 1 |
|
娟娟 | 8 | 2 |
| 3 | 1 | 1 | 1 |
|
请在下面的横线处以“读李商隐”为开头,再仿写三个句子以构成排比句。
翻阅中国灿烂的文化长卷,先哲们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令我们有所感,有所悟:读李商隐,我懂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一种缠绵的思念;读李商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李商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李商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参观的这座宫殿于1917年建成,原本是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为其皇太子夫妇修建的宫邸,遂以王储妃切齐琳的名字命名。( ),走近看,并没有看到的奢华,而是赭墙红瓦的质朴,宫殿周边林木葱郁、碧草如茵,静雅恬适。不远处有一条小河,清水澹澹,_________。
切齐琳宫中间正厅装潢高雅又颇具历史韵味,展示了欧洲当时最高水准的工匠技艺,波茨坦会议就在这里召开。走进四方形大厅,__________。大厅面积约40平方米,中央摆放着一张栎木大圆桌,这张桌子是原件,上面插着与会的苏、美、英三国国旗。会议厅内设有楼廊,还有供各国记者采访用的新闻席。
大厅两侧原本是王储伉俪的卧室、书房、会客厅、育儿房等,不过波茨坦会议期间,已被改为三国领导人的工作室和会客室。这些对外开放参观的房间布置,基本按照当年会议原样保存着,历史就这样活生生地躺在我们眼前。穿行在廊道里,洁白的墙壁上悬挂着波茨坦会议的现场照片,还有装裱的《波茨坦公告》全文。在中文手抄本前驻足细读,第六条写着“欺骗及错误领导日本人民使其妄欲征服世界者之威杈及势力,必须永久剔除”,我不由得陷入沉思,___________啊!
1.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基本按照当年会议原样,历史就这样活生生地在我们眼前。
B.基本按照当年会议原样复古,历史就这样活生生地躺在我们眼前。
C.基本按照当年会议原样保存着,历史就这样活生生地展示在我们眼前。
D.基本按照原样保存着当年会议历史,就这样活生生地展示在我们眼前。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与其说是宫殿,还不如说是英式的官邸
B.与其说是英式的官邸,还不如说是宫殿
C.与其说是宫殿、英式的官邸
D.说是宫殿,实际就是英式的官邸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雕梁画栋 山清水秀 茅塞顿开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B.雕梁画栋 风光旖旎 豁然开朗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C.绫罗绸缎 风光旖旎 茅塞顿开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D.绫罗绸缎 山清水秀 豁然开朗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说自己即使多次死亡也不改--心为民的志向,用“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即使被肢解,自己也不会改变心志。
(2)滚滚长江常常引发诗人无尽的想象,杜甫《登高》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仰视,一句俯视,写秋天肃杀、空旷辽阔的景色。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松树长在悬崖上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一句,用蜀人口气劝说“西游”的人不要来蜀地。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泊岳阳城下
杜甫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岸风翻夕浪,舟雪酒寒灯。
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增。
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
1.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作者对岳阳的初识:浩瀚的江河之国有千里之大,层峦的山城有百层之高。气势宏博,旋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B.颔联转写近景:河岸的风吹卷着夜晚的江浪,小船上冰冷的灯光映照着纷飞落雪。由近及远,由小及大,既是对比,又是承辅,以浩瀚开篇,继写冷风寒灯,一近一远,一冷一大托衬出别样的悲怆。
C.颈联写即使遭遇苦境停滞无法前行,心中的雄才大略也不会消退;艰难和危险反而更加激励人,临危无惧而弥坚。
D.尾联以图南鲲鹏自喻远大之志向无可披靡。顺承上句的情感又更升一层,至此,诗歌的情境推向最高潮,并与前面的宏伟景色遥相呼应,似断犹续,首尾相照。
2.本诗与《登高》一诗相比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邦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尔。”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馀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臣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亦能顺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旼、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节)
[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警。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B.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间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C.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D.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20岁体犹未壮,故曰弱;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以示成人,故曰冠。后人用“弱冠”称20岁左右的男子。
B.翰林学士:官名,唐初常以名儒学士起草诏令而无名号,玄宗时成为皇帝心腹。
C.江州:唐朝、宋朝的行政区划之一,即今江西九江市,东晋时辖境相当今日的江西、福建二省。
D.刘宾客:唐代诗人刘禹锡,字梦得,世称“刘宾客”是因为他好结交白居易之类文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从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词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2)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