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随着外卖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随着外卖行业的发展壮大,“舌尖上的安全”问题(    )。无数事实证明,在一个规则缺失、监督缺位的市场环境里,商家的“良心”往往是靠不住的。因此,外卖行业急需一位(     )的食品安全“中门员”。谁来担此重任?诚然, _①    。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    )。随着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市场竞争无序,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外卖提供者须有实体店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规定也才得以明确。此后,相关的法规与监管也还须进一步完善。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__②__. 外卖平台虽然也是“利益攸关方”,但它并非食品的直接生产者,而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或“牵线人”,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情况(     )。因此,外卖平台在整个产业链上,天生具备监督员的角色。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司空见惯   尽职尽责   迫不及待   了如指掌

B.日益凸显   责无旁贷   迫在眉睫   一览无余

C.司空见惯   责无旁贷   迫不及待   一览无余

D.日益凸显   尽职尽责   迫在眉睫   了如指掌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 项是

A.外卖业快速崛起,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发展滞后,导致市场竞争无序。

B.外卖业快速崛起,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导致市场竞争无序。

C.随着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发展滞后,市场竞争无序。

D.随着外卖业的快速崛起,导致监管法规及游戏规则建设滞后,市场竞争无序。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D 2.B 3.①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不可推卸。②外卖平台更适合“守门员”角色。 【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的考查是命题的一个常项。主要侧重同义成语的选择、成语使用正误等两种方式。考查重点是测试那些常见但又容易用错的成语。答题时首先明确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第一空,日益凸显:一天天显露出来。司空见惯:司空:古代官名。指某事常见,不足为奇,含贬义。语境中应该是一天天明显的意思,所以选择“日益凸显”。 第二空,责无旁贷: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尽职尽责:尽字意思是,全力做出,竭力做到最好;职,职责;责,负责。尽职尽责的意思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完成自己的职责和对其负责。前者强调要担责,动词性,后者强调怎么担责,形容词性。根据上文“在一个规则缺失、监督缺位的市场环境里”,意思是要尽心尽力、竭尽全力,而且后语境为“外卖行业急需一位( )的食品安全‘中门员’”,所以填形容词“尽职尽责”来作定语。 第三空,迫在眉睫:形容事情已到眼前,情势十分紧迫强调客观。迫不及待:迫:紧急。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强调主观。根据前语境“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裁判”,此处强调客观迫切性,应该填“迫在眉睫”。 第四空,了如指掌:了:明白;指掌:指着手掌。 形容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像把东西放在手掌里给人家看一样。一览无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其麾下成千上万的外卖送餐员更是直接接触食品的运送者,对商家有无实体店、卫生条件等情况()”,语境中强调清楚,应该填“了如指掌”。 故选D。 2.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 A项,不合逻辑,前语境说“在一个规则缺失、监督缺位的市场环境里”,说明“规则”还没有很好的制定颁布,谈不上“发展”,所以应该改用“建设”。 B项,没问题。 C项,缺主语,因为介词“随着”和动词“导致”在句首的连用,使得整个句子缺少主语,且“发展”一词运用不当。 D项,缺主语。删掉“随着”或“导致”。 故选B。 3.本题考查联系上下文语境补充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形式上接得上。可根据对语段内容的感知与理解,联系上下文具体语境分析判断。 第一处,根据前后语境“因此,外卖行业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品安全‘中门员’。谁来担此重任?”推出横线处必然有诚然,___。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与裁判,及时制定外卖业的运行规则、行业标准、质量要求等迫在眉睫,再联系现实生活,答案显而易见,宏观上应该填国家,或者政府相关部门,照应“担此重任”应该用“责无旁贷”或者“当仁不让”等褒义词。另外还可以根据后文“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很明显这是对上文的总结,所以第①处填“国家或政府监管部门责无旁贷”或者“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可或缺” 第二处,前后语境为“相较于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监管,__②__。外卖平台虽然也是‘利益攸关方’”,关照后文横线处必然有“外卖平台”这词语,再联系上文“外卖行业急需一位尽职尽责的食品安全‘中门员’”来断定陈述内容为“守护”类的信息。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确定答案为“外卖平台无疑更适合守门” 一定要注意字数要求——“每处不超过15个字”,标点计算在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哲、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对个人志向的提问,子路的理想是治理千乘之国,三年之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 ”一句,用神话故事写出开凿山道、修建栈道“_________”一句表达了入蜀旅人难以归来的忧愁。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了落月西斜海雾弥漫,回家的道路无限遥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寄韩潮州愈

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注]①韩愈因触怒皇帝被贬为湖州刺史,途中写《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此诗传到京城,贾岛读后有感而作本诗。②华岳:西岳华山,在京城附近。③泷流:泷水,自湖南流入广东。④浪西楼:潮州的一座楼阁。

1.下列对这首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的心与韩愈一同到达遥远的潮水尽头,表现了作者甘愿陪同友人受苦的深情。

B.韩愈的诗作传到京城长安,随后书信也越过泷水而至,表现了韩愈对诗人的关切。

C.颈联写由京城去潮州的路途艰险,潮州的处境凄苦,友人的遭遇诗人也感同身受。

D.本诗首联重在写意,颔联重在写实,颈联重在想象,字字句句均由内心自然流出。

2.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义?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项籍使将兵。高祖购求布千金,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臣敢献计。”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见汝阴侯滕公。因谓滕公日:“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滕公约:“布数为项羽窘上,故必欲得之。”朱家曰:“君视季布何如人也?”曰:“贤者也。”朱家曰:“臣各为其主用,职耳。且以季布之贤而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贵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邪?”汝阴侯滕公乃许曰:诺。”果言如朱家旨。上乃赦季布。季布召见,谢,上拜为郎中。孝惠时,为中邮将。单于尝为书谩吕后,吕后大怒,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后意,曰“然”。季布曰:“樊哙可斩也!夫高帝将兵四十余万众,困于平城,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季布为河东守,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辞之官。楚人曹丘生,辩士,数招权顾金钱。与窦长君善。季布闻之,寄书谏窦长君曰:“吾闻曹丘生非长者,勿与通。”及曹丘生归,欲得书请季布。窦长君曰:“季将军不说,足下无往。”固请书,遂行。使人先发书,季布果大怒,待曹丘生。曹丘生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谚曰‘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足下何以得此声于梁楚间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也。仆游扬足下之名于天下,顾不重邪?何足下拒仆之深也!”季布乃大说,为上客。

(节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B.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C.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D.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髡钳,古代的刑罚,剃去头发叫“髡”,用铁圈束住项颈叫“钳”。

B.褐衣,古代平民百姓穿的粗布衣服,后来代指物质贫乏的平民百姓。

C.股肱,大腿和大臂,喻指帝王的得力大臣,文中指河东郡地位重要。

D.足下,敬辞,古代下称上或者晚辈称长辈,一般同辈之间不能相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布富有才能,得到救助。季布曾为项羽做事,后被高祖追捕;由于先后得到周氏、朱家、滕公的帮助,得以脱险。

B.季布敢于直言,说服吕后。吕后遭单于书信谩骂,樊哙夸言能领兵横扫匈奴,季布厉声陈述危害,最终吕后改变主意。

C.季布善于进言,河东辞官。孝文帝听信他人,认为季布喝酒误事,将他召入宫中,季布因为文帝草率,决定辞去官职。

D.季布看重名声,遭人吹捧。季布先是鄙视曹丘生的为人,后因曹丘生巧言善说,遂改变原来认识,将曹丘生待为上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王之墓也。

(2)于今创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

5.季布得到搭救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稻草人

侯发山

日头挂在半空中,像个热鏊子似的,照得大地暖烘烘的。麦子由青变黄,空气中弥漫着成熟麦子特有的那种味道,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香甜,那样的润人肺腑,不由得让人心生欢喜。庄稼人有什么不愉快的事,到了收获的季节,一切都会云消雾散。香草走在田埂上,脚步不由得变得轻快了。

“妈妈,等等我。”

香草这才想起儿子还在后边。大军走了,不是还有儿子吗?电影《一句顶一万句》有这样一句台词,女主人公喜欢,香草同样也喜欢——日子是往后过的,不是往前。不能给别着了心!也正因如此,香草在家闷了多天,这才到田里看看,换一下心情。

儿子说,妈妈,麦子为什么都低着头?

香草本想说“麦子成熟了”,话到嘴边却变了,她说,麦子是在向土地公公鞠躬,因为土地公公养育了它们。

儿子停下脚步,摘掉草帽,转身向香草鞠了一躬:“妈妈,谢谢您,您也养育了我。”

真是一个懂事的孩子。香草甩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心里一下子凉爽了许多。日子是往后过的,不是往前。得好好活着,把儿子抚养大。这,怕也是大军所牵挂的。对,好好过,不能让大军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生。他自参加工作,就没黑没夜,没有节假日,太辛苦了。他走了好,是该好好歇歇了。

“妈妈,地里怎么都有稻草人啊?它们会干活吗?”

“孩子,麦子成熟了,那些麻雀闻到香味就会来偷吃。所以大家就弄一些稻草人吓唬那些麻雀……”

没等香草说完,儿子抢话道:“妈妈,我知道了,稻草人是不是就是保护麦子的警察?就像爸爸一样——”儿子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他看到妈妈眼里藏着的泪水

香草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怕吓着儿子,忙说:“儿子,汗流进妈妈眼里了,妈妈没哭。”

儿子说:“妈妈,您说爸爸太累了,去睡了,他什么时候才醒来啊?我想让他带我去海洋馆玩。”

儿子还小,还不懂得死亡的概念。唉,能骗一天是一天,等他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香草拭了一下眼角的泪珠,平静了一下心情,说:“儿子,等收割了麦子,妈妈带你去海洋馆。”

“行!”儿子歪着头想了想,“不行!爸爸答应我好几次了,他得说话算数……我们拉过勾。”

香草轻轻叹了口气。

“妈妈,咱的麦地里也有稻草人吗?”

“有,都有。”

“麻雀真可怜,它吃什么啊?”

“这……《十万个为什么》里有答案,你回去好好看看就知道了。”香草为自己的机智而高兴。对,以后回答不出来儿子的问题,就让他去书本里找。

“妈妈,咱家的麦地在哪里?”

“拐过前面那个弯就是。”

眼看着麦子熟了,地里怎么都不见人呢?麦熟一晌,蚕老一霎。不该啊。前几天收割机来了,老贵说今年天旱,麦子焦,不能经机器。老贵是村里的支书,他的话就是圣旨,没有人敢违抗,再者,他说的也是实情。即便麦子不焦,收割机过后,麦粒飞得到处都是,看着真让人心疼。不过,这下可喜欢坏了那些麻雀,一个个飞到地里拼命地啄食。它们若是和田鼠一样聪明,怕是过冬的食物都能储存下来……哎,刚才怎么没想到这个答案呢。自己还是笨,还以为聪明呢。

收割机走的时候,香草还有点不舍得。看到大伙儿都不用,她也不好意思。有两年没用机器,大军又没在家,两亩多的麦子不都是自己一个人割的?村里好多男人都外出打工了,家里不都是妇女?她们能干,自己也能干!她是警察的妻子,不能让人小瞧了。

“哇,妈您看,好多好多稻草人!”

香草收回思绪,看到自家的麦田里有好多人!定睛再看,是老贵带着乡亲们在收割麦子——一个个都带着草帽,儿子以为是稻草人呢。

“妈,您眼里又流汗了。”儿子说罢,摘下草帽,使劲给香草呼扇着。“我长大了也要当稻草人,保护庄稼,帮您干活。”

香草眼里的泪流得更欢了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儿子说,妈妈,麦子为什么都低着头?”“香草说,麦子是在向土地公公鞠躬。”前者表现儿子的天真好间,后者表现香草的机智。

B.“日子是往后过的,不是往前。”在文中前后两次出现,表明丈夫牺牲后,香草终于走出了痛苦,表现出她对生活的乐观积极态度。

C.“眼里藏者的泪水”,“眼里的泪流得更欢了”,两个情不自禁的流泪细节,分别表现出香草的伤心和感动,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

D.小说结尾处写老贵及乡亲们帮助香草收割麦子,既表现出人们善良友爱的品质,又侧面写出大军的美好精神在人们身上的延续。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项是

A.“日头挂在半空中,像个热鏊子似的”“麦熟一响, 蚕老一霎”,比喻和熟语的使用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又使作品具有乡土气息。

B.小说主要运用语言、动作及心理描写手法,塑造了香草儿子懵懂好奇、善良懂事、灵动可爱的儿童形象,给读者以美的愉悦。

C.小说虽然没有采用第一人称的视角叙述,却用大量笔墨写了香草的内心独白,交代了香草在丈夫牺牲后逐渐走出低谷的心理历程。

D.“稻草人”设计巧妙、内涵丰富,既指成熟麦田的守护者,又指在帮助香草收割小麦的乡亲,还指为守护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大军。

3.作品在情节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4.作品对大军着墨不多,有人却认为他是小说的主要人物。你同意吗?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工智能的近期发展是建立在大量数据的信息技术应用之上,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个人信息的合理使用问题,因此对于隐私应该有明确且可操作的定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让侵犯个人隐私更为便利,因此相关法律和标准应该为个人隐私提供更强有力的保护。已有的对隐私信息的管制包括对使用者未明示同意的收集,以及使用者明示同意条件下的个人信息收集两种类型的处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原有的管制框架带来了新的挑战,原因是使用者所同意的个人信息收集范围不再有确定的界限。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很容易推导出公民不愿意泄露的隐私,例如从公共数据中推导出私人信息,从个人信息中推导出和个人有关的其他人员信息。这类信息超出了最初个人同意披露的个人信息范围。

(摘编自《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

材料二: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界限逐渐模糊,个人隐私权也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保护隐私和信息安全就成为当前工程师重要的伦理责任。

大数据的应用会侵犯人类隐私。近年来,关于数据泄露的报道时有发生,如2018年3月脸书5000万用户的个人信息被英国剑桥分析公司窃取;谷歌为美国国防部开发的“专家项目”,“点击”任何建筑物、车辆、人群等,就能查看与之相关的一切信息。此外,政府、企业、医院对医疗健康大数据的不当使用,都可能导致个人的健康信息被泄露。在大数据面前,人类几乎没有隐私可言,正如美国作家塔克尔在其《赤裸裸的未来》中描述的那样:“我们生活在一个‘超级透明’的世界,我们泄露出去的海量信息无处不在。”由此促使人们对大数据的思考走向深入,如谁拥有大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由谁来负责大数据的监管以保证其被合理合法使用?

物联网会使个人随时处在智能设备的监控之下。射频识别技术是物联网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射频识别技术,所有带有电子标签的物品如衣服等均可能随时随地不受控制地被扫描、定位和追踪,这势必会导致个人隐私被侵犯。不远的未来,万物互联将会走进现实,所有的人与物都将无一例外地卷入万物互联之中,类似智能手表的穿戴设备是将人接入网络的入口。通过各种穿戴设备,个人信息将会实现实时自动上传,并被收集、存储和使用。一旦使用不当,人类的隐私问题必将更加凸显。

如何保护人类的隐私不受侵犯?我国不久前出台的《网络安全法》明确提出的“谁收集、谁负责”的原则,对于隐私保护虽然具有一定意义,但要将这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更需智能时代的工程师担负起保护隐私的伦理责任,并在关于数据的收集、使用、存储以及监督等环节中尽力做到:收集要授权,使用需分级,存储应保护,追责当有力。具体来说,数据收集应该征得用户的同意和授权;所有数据需按照隐私程度进行分级,设置不同级别数据的使用权限:数据存储应受到严格的技术保护:如出现不当使用,应追查责任源头并严肃追责。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智能技术在挑战人类隐私的同时也可以起到积极的防护作用。智能时代的工程师要充分发挥智能技术的正面作用,如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跟踪网络异常行为,快速检测恶意软件,防止诈骗和黑客入侵,提升网络安全防御水平,从而使人类隐私得到有效保护。

(摘编自邱德胜《智能时代工程师的伦理责任》)

材料三:

2012年,美国的塔吉特公司对顾客的消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通过对海量女性顾客购买商品品类和数量的数据挖掘,构建了“怀孕预测指数”。该案例一方面展示了大数据营销的强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举一动都会“泄露”自己不愿为他人所知的信息。事实摆在眼前: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私密信息无法被隐瞒。

也许有人会说,即便在人工智能时代无法隐藏任何私密信息,但个人依然应当具备保守私密信息的权利,即“隐私权”。但本文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必须也应该放弃部分隐私权,理由主要有以下两点:

首先,隐私权受到保护的基本前提是不能影响到公众或他人利益。在人工智能时代,个人信息被合法采集,分析的目的在于全面地掌握人类活动的群体特征,最终所产生的成果不仅将造福于每个社会成员,其中一些甚至关乎国家利益和全人类的命运。随着人工智能所产生的信息成果不断应用于社会民生的方方面面,全社会最终将不能允许任何个人完全保守自己的私密信息。因为保守私密信息的范围和程度很难取得全民的共识,一旦掌握不好,必然导致技术进步的停滞甚至倒退,有损于全人类的共同福祉。

其次,从公平的角度而言,任何个人也不应保有不公开自己信息的权利。信息化社会中的每一个自然人都必须既是信息的提供者,也是信息的使用者。等价交换双向、对等的特性是最基本的契约精神所在。不愿公开信息的人,自然也不能获得由信息带来的便利。

(摘编自施国强《人工智能时代对隐私问题的新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语境下政府部门收集和使用公民个人信息更加便利,但使用不当会伴随着潜在的危害。

B.智能技术具有两面性,既有对人类隐私造成巨大威胁的负面作用,又有保护人类隐私的正面作用。

C.三则材料都涉及了隐私容易泄露的问题,材料二还对如何保护人类隐私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D.材料三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必须也应该放弃部分隐私权,这与材料二论述的隐私保护问题相矛盾。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智能时代即使数据所有者不公开个人的所有信息,也不能确保个人的隐私受到完全保护。

B.既然人工智能时代人类在大数据面前几乎没有隐私可言,那么我们没必要保护自己的信息。

C.如果人们不穿戴智能设备,个人信息就不会上传至大数据库,这就能从根本上避免隐私泄露。

D.智能时代的工程师自觉担负起保护人类隐私的伦理责任,就不会出现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问题。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A.“相关政策、法律和标准应直接规制对数据的收集和使用,而不能仅仅征得数据所有者的同意。”

B.“人工智能时代,对信息成果的应用是每位公民的权利,但是否使用这项权利,应由当事人决定。”

C.“个人信息与隐私在覆盖范围上存在重叠,公开的个人信息在于合理利用,而隐私在于为所有者掌控。

D. “正如改革开放的提出一样,打开窗户必然放进苍蝇,但不能因为拒绝苍蝇而不敢改革,放弃隐私权也是这个道理,危险、弊端肯定有,但为了个人和公众利益,不能因小失大,何况放弃不一定意味着失去,可能会因此收获更多。”

4.材料二和材料三论述的侧重点各是什么?

5.智能时代对人类隐私产生威胁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