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音象”,是对中国文学中声音之象的泛称,是指文学(诗歌)作品在音乐或格律的参与下形成的声音效果,以及由声音效果产生的形象体验。与之相对,“诗象”用于指称依靠文字内容而产生的主体想象和认知。“音象”与“诗象”是构成文学“意象”的基石,充分剖析作为“意象”重要维度的“音象”,有助于全面认知“意象”概念。
魏晋之前,“音象”主要以“乐象”为存在形态,到了唐代,建构在音律或格律基础上的整体音响效果及形象体验,是“音象”存在形态之一。就此种“音象”而言,音乐或格律的运用会使作品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或气质,从而在整体上营造出与众不同的声音效果。对入乐性作品来说,这种整体效果主要借助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来实现;对不入乐作品来说,则主要以语辞的韵律性和音乐性来体现。配乐而歌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最典型形态,对唐代而言,以齐言歌诗和杂言曲辞最具代表性。来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混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据考证,该诗配乐歌唱之事实是确定无疑的。王维诗的立意在送别.故此可以推断与之相配的音乐也应当以感伤的基调为主,即便是先有辞,然后才根据意境产生了曲,但音乐由回环的旋律而产生的“三叠”的唱法,对诗意的升华无疑是有重要作用的。从而使渭城朝雨与阳关漫道、绿柳垂杨与大漠孤烟的形象对比更为突出,惜别之情跃然纸上。唐代入乐性作品,还包括很多杂言曲辞。各种民间谣辞、酒令、琴歌,甚至是佛教俗讲,都往往凭借音乐深入人心,加以传播。很显然,吟唱之声的婉转动听,在人们接受文意、领会经旨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此时音乐产生的“音象”可能是模糊的,但它相当于一个朦胧的场域,与文字层面的“诗象”相结合,从而使“意象”意义获得彰显。
如果说,入乐性的歌诗由于与音乐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使得“音象”的作用较为突出,那么下面就来考察不入乐的徒诗“格律”中蕴含的“音象”潜能。对唐代徒诗而言,李泽厚称:“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北宋郭茂情《乐府诗集》甚至把唐代的律、绝体诗歌称为“近代曲辞”和“新乐府辞”,这充分说明了这些作品本身具有的音乐性。正是由于唐代诗歌在格律上仍然保留着音乐性潜能,在吟诵过程中产生的音乐效果便构成了新的“音象”存在形态。这种音声层面的“音象”与文字层面的“诗象”相得益彰,从而使“诗象”升华为“意象”,提升了诗歌的审美境界。
综上所述,“音象”在文学中与“诗象”同样重要,它们都是构筑“意象”、生成意蕴的必要保障。“音象”与“诗象”的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学的音乐性、抒情性和表意性的特征。
(摘编自韩伟《唐代“音象”当论》,《文学评论》2017年第6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学中的“音象”,是构成“意象”的基石之一,是与“诗象”相对存在的,没有“音象”,也就没有“诗象”。
B.“音象”的存在形态在魏晋之前主要为“乐象”,建构在音律或格律基础上的整体音响效果及形象体验是唐代“音象”存在的形态之一。
C.民间谣辞、酒令、琴歌.甚至是佛教俗讲.都往往凭借音乐加以传播。但此时音乐产生的“音象”可能是模糊的。
D.在文学中,“意象”的构筑、意蕴的生成离不开“意象”和“诗象”,“音象”和“诗象”在作品中是同样重要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在与“诗象”的比照中阐释“音象”的内涵,点明论述对象,指出了剖析“音象”的意义所在。
B.第二、三两段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别剖析了入乐性歌诗中“意象”的存在形态和不入乐徒诗中“音象”的存在形态。
C.文章引用李泽厚的话和郭茂情的观点,是为了论证唐代不入乐的徒诗都是讲究格律,具有“音象”存在形态的。
D.文章虽以大量篇幅阐释“音象”在文学中的存在形态,但其彰显的立场是“音象”对“意象”构筑、意蕴生成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入乐性诗歌作品,因为与音乐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音象”的作用较为突出,全面推动诗意的升华。
B.不入乐诗歌作品,如果在格律上不能保留音乐性潜能,那么在吟诵过程中就不能产生音乐效果从而构成“音象”的存在形态。
C.作者认为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诗是入乐性诗歌作品且为齐言歌诗,“音象”让该诗的惜别之情跃然纸上。
D.在作品中,只有“音象”与“诗象”结合起来,中国文学的音乐性、抒情性和表意性的特征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阅读第四五段,完成以下问题。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①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② )学书(③ )。吾妻归宁(④ ),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⑤ )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这部分文字,写到有关亡妻的几件事:“凭几学书“归宁述语”和“手植枇杷”,对这种写作的安排,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文已忆及祖母和母亲,这里忆及妻子,以补先前写作之缺憾。
B.这几件事均与“项脊轩”有关,又可表怀念亡妻之意。
C.本文主题在“念旧”,由物及人,亡妻几件事的补记应是顺理成章。
D.三个细节平实真切,尤其是最后一个细节意味深长,融入了作者绵绵不尽之思。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阅读第二、三段,完成以下问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① ),庭中通南北为一(② )。迨(③ )诸父异爨(④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⑤ )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⑥ )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⑦ )为墙,凡(⑧ )再(⑨ )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⑩ )二世,先妣(⑪ )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1)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日:‘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⑫ )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2)比(⑬ )去,以手阖(⑭ )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⑮ ),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⑯ ),他日汝当用之!”瞻顾(⑰ )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⑱ )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⑲ )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⑳ )有神护者。……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下列各句对第2、3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首句在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B.庭中的变化表现了封建家庭的零落衰败,寄寓了作者的无限感叹。
C.为了显得更加真实感人,作者故意借老妪之口追忆母亲的往事。
D.祖母的三句话,三个动作,写出对作者的爱抚、教诲和期望。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① ),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② ),雨泽下注(③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1)又北向,不能得日(④ ),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⑤ )漏。前辟(⑥ )四窗,垣(⑦ )墙周(⑧ )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⑨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⑩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2)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⑪ ),明月半墙,桂影斑驳(⑫ ),风移影动,珊珊(⑬ )可爱。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修葺前后的小屋有何特点?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第一段写修葺后的项脊轩,既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愉悦之感,又巧妙地引出了下文。
B.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事小情真,曲尽其妙。
C.文章最后一段,由亭亭如盖的树想到了人,睹物伤怀,物是人非,没有一个字言及思念,而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含蓄地抒发了丧妻的悲恸之情。
D.项脊轩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也是文章描述的重点。项脊轩的前后变化反映了作者家族的兴衰,人事的变迁,寄托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沉怀念之情。
文章围绕项脊轩写了哪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