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冷暖岛事 王福日 时至三月,天气乍暖还寒。 这天阳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冷暖岛事

王福日

时至三月,天气乍暖还寒。

这天阳光很好。

老顺财沿着山坡上满是雪水的泥泞小路,一跐一滑地赶向山坡下已废弃的打谷场。

他的许多老伙计已经等在那里——六冠叔、张大炮、凤举……他们散落在这个小岛上,能聚起来的老人也就是这十几个了。

只要天气好,这十几个人都要聚在一起,在打谷场上拢一堆火,吊起大茶壶,一群老人摆桌放凳,边喝茶边打牌,时间就在咝咝啦啦的沸水声中悄然过去了。

但这天的气氛有些压抑,昨天就说身体不舒服提早回家的有田叔,今天都快到中午了还没有来。

“我们去看看吧!”老顺财说。

众人互相搀扶着往有田叔家去,没走出几步,就听见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老顺财心里一紧,这不年不节的,鞭炮声在这个岛上只有两个意义——一是喜,二是丧。若有喜事,早该筹划了,大家应该有所耳闻,若不是,那只能是……

老顺财脚下一踉跄,“有田!”几位老人面色骤然紧张,脚步也快了起来。

快到有田叔家的时候,一个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隐约递进了老顺财的耳朵,空气中飘荡着浓重的火药味道,老顺财觉得一颗心就卡在嗓子口,他想喊,但与泥泞抗争的双腿已经耗尽了他的体力,他不得不张大嘴,用直窜进肺管的寒风把这股情绪压下去。

一转弯,就是有田叔家的大门了。门开着,有田叔的小孙子坐在一堆鞭炮屑上蹬腿嚎哭,旁边站着他气鼓鼓的父亲。

“亮子,出啥事儿了?”

“顺财叔,你们来啦!这孩子,过年剩了一挂鞭炮,被他偷出来放了,这不年不节的,您说该不该打?”

“哎呀,这算个啥啊?城里过年不是不让放鞭嘛!对了,你们啥时候回来的?”

“昨天回来的!”

“你爹他……”

“在屋里躺着呢!”

“他身体好受些没?”

“啊?我爹病了吗?他没说啊!”

“他……”

老顺财刚想说有田叔昨天提早回家的事,就看见有田叔挑开门帘走了出来,红光满面的,哪有半点病态?

“好你个有田!”老顺财忽然想通了,“谎称生病原来是为了回家等儿子啊!”

“我不是怕你们嫉妒吗?”有田叔笑着赔礼,“你们的儿子过年不是都没回来吗……”

“你个老东西,我们还以为你……”

“哈哈,儿孙都在身边,我就是去了,也没啥遗憾啦!”有田叔开着玩笑。

“你!……”老顺财忽然感觉周围暗淡下来,寒风冰冷刺骨。

只剩有田叔家院子里的阳光,有些刺目,温暖得让他想哭。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两段的自然环境描写非常简洁,“乍暖还寒”既写出了天气特点,又巧妙地照应了题目中的“冷暖”;“阳光很好”又为下文展开故事情节做了铺垫。

B.在去有田叔家的路上,老顺财听到了孩子的哭声,闻到了空气中的火药味儿,这让他心情更加紧张不安,心理描写形象地凸显了这种心情。

C.小孩子平日里放个鞭炮不算个啥,但有田叔的儿子却把孩子痛打一顿,是因为孩子偷放鞭炮有很大的危险性。

D.小说标题为“冷暖岛事”,从作品内容看,“暖事”主要是指有田叔的儿子回来看望父亲;“冷事”则指老顺财等老人的儿子过年不回来看望老人,让老人们心寒。

2.小说最后两段内容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这篇小说是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安排故事主要情节的?这样写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1.C 2.①照应了小说标题和开头两段内容,使作品结构严谨。②表现了老顺财内心的伤感。③含蓄地揭示了作品主题,即空巢老人问题,卒章显志。 3.①这篇小说主要是运用误会法安排主要故事情节。有田叔谎称身体不舒服,提前回家,第二天又不来聚会,老顺财他们误认为有田叔有病,听到鞭炮声和孩子哭声,便误认为有田叔病亡。到了有田叔家,事情才真相大白。②这样写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波澜迭起,曲折有致,引人入胜,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 1.试题题干问“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C项,“是因为孩子偷放鞭炮,有很大的危险性”错误,从文中来看,上文几人听到鞭炮声时,“老顺财心里一紧,这不年不节的,鞭炮声在这个岛上只有两个意义--一是喜,一是丧。若有喜事,早该筹划了,大家应该有耳闻,若不是,那只能是……”,再结合亮子的话“这不年不节的,您说该不该打”,由此可知亮子打孩子的原因是“在不年不节时”放鞭炮容易让人误会有丧事,犯了岛上的忌讳。 2.试题题干问“小说最后两段内容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是考查段落的作用。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作答。“‘你!……’老顺财忽然感觉周围暗淡下来,寒风冰冷刺骨。只剩有田叔家院子里的阳光,有些刺目,温暖的让他想哭”,最后两段既有对人物的描写,也有对环境的描写,从人物的描写中,如“感觉周围暗淡下来”“温暖的让他想哭”,老顺财的感受表现出他内心的伤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空巢老人问题,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最后两段的景物描写与开头“时至三月,天气乍暖还寒。这天阳光很好”形成呼应,也照应了标题中的“冷暖”二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音象”,是对中国文学中声音之象的泛称,是指文学(诗歌)作品在音乐或格律的参与下形成的声音效果,以及由声音效果产生的形象体验。与之相对,“诗象”用于指称依靠文字内容而产生的主体想象和认知。“音象”与“诗象”是构成文学“意象”的基石,充分剖析作为“意象”重要维度的“音象”,有助于全面认知“意象”概念。

魏晋之前,“音象”主要以“乐象”为存在形态,到了唐代,建构在音律或格律基础上的整体音响效果及形象体验,是“音象”存在形态之一。就此种“音象”而言,音乐或格律的运用会使作品形成一种独特的氛围或气质,从而在整体上营造出与众不同的声音效果。对入乐性作品来说,这种整体效果主要借助音乐的曲调、节奏、旋律来实现;对不入乐作品来说,则主要以语辞的韵律性和音乐性来体现。配乐而歌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学的最典型形态,对唐代而言,以齐言歌诗和杂言曲辞最具代表性。来看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混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据考证,该诗配乐歌唱之事实是确定无疑的。王维诗的立意在送别.故此可以推断与之相配的音乐也应当以感伤的基调为主,即便是先有辞,然后才根据意境产生了曲,但音乐由回环的旋律而产生的“三叠”的唱法,对诗意的升华无疑是有重要作用的。从而使渭城朝雨与阳关漫道、绿柳垂杨与大漠孤烟的形象对比更为突出,惜别之情跃然纸上。唐代入乐性作品,还包括很多杂言曲辞。各种民间谣辞、酒令、琴歌,甚至是佛教俗讲,都往往凭借音乐深入人心,加以传播。很显然,吟唱之声的婉转动听,在人们接受文意、领会经旨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此时音乐产生的“音象”可能是模糊的,但它相当于一个朦胧的场域,与文字层面的“诗象”相结合,从而使“意象”意义获得彰显。

如果说,入乐性的歌诗由于与音乐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使得“音象”的作用较为突出,那么下面就来考察不入乐的徒诗“格律”中蕴含的“音象”潜能。对唐代徒诗而言,李泽厚称:“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北宋郭茂情《乐府诗集》甚至把唐代的律、绝体诗歌称为“近代曲辞”和“新乐府辞”,这充分说明了这些作品本身具有的音乐性。正是由于唐代诗歌在格律上仍然保留着音乐性潜能,在吟诵过程中产生的音乐效果便构成了新的“音象”存在形态。这种音声层面的“音象”与文字层面的“诗象”相得益彰,从而使“诗象”升华为“意象”,提升了诗歌的审美境界。

综上所述,“音象”在文学中与“诗象”同样重要,它们都是构筑“意象”、生成意蕴的必要保障。“音象”与“诗象”的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学的音乐性、抒情性和表意性的特征。

(摘编自韩伟《唐代“音象”当论》,《文学评论》2017年第6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学中的“音象”,是构成“意象”的基石之一,是与“诗象”相对存在的,没有“音象”,也就没有“诗象”。

B.“音象”的存在形态在魏晋之前主要为“乐象”,建构在音律或格律基础上的整体音响效果及形象体验是唐代“音象”存在的形态之一。

C.民间谣辞、酒令、琴歌.甚至是佛教俗讲.都往往凭借音乐加以传播。但此时音乐产生的“音象”可能是模糊的。

D.在文学中,“意象”的构筑、意蕴的生成离不开“意象”和“诗象”,“音象”和“诗象”在作品中是同样重要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在与“诗象”的比照中阐释“音象”的内涵,点明论述对象,指出了剖析“音象”的意义所在。

B.第二、三两段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别剖析了入乐性歌诗中“意象”的存在形态和不入乐徒诗中“音象”的存在形态。

C.文章引用李泽厚的话和郭茂情的观点,是为了论证唐代不入乐的徒诗都是讲究格律,具有“音象”存在形态的。

D.文章虽以大量篇幅阐释“音象”在文学中的存在形态,但其彰显的立场是“音象”对“意象”构筑、意蕴生成的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入乐性诗歌作品,因为与音乐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所以“音象”的作用较为突出,全面推动诗意的升华。

B.不入乐诗歌作品,如果在格律上不能保留音乐性潜能,那么在吟诵过程中就不能产生音乐效果从而构成“音象”的存在形态。

C.作者认为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诗是入乐性诗歌作品且为齐言歌诗,“音象”让该诗的惜别之情跃然纸上。

D.在作品中,只有“音象”与“诗象”结合起来,中国文学的音乐性、抒情性和表意性的特征才能充分体现出来。

 

查看答案

阅读第四五段,完成以下问题。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①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②       )学(③       )。吾妻归宁(④       ),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⑤     )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这部分文字,写到有关亡妻的几件事:“凭几学书“归宁述语”和“手植枇杷”,对这种写作的安排,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文已忆及祖母和母亲,这里忆及妻子,以补先前写作之缺憾。

B.这几件事均与“项脊轩”有关,又可表怀念亡妻之意。

C.本文主题在“念旧”,由物及人,亡妻几件事的补记应是顺理成章。

D.三个细节平实真切,尤其是最后一个细节意味深长,融入了作者绵绵不尽之思。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查看答案

阅读第二、三段,完成以下问题。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①        ),庭中通南北为(②        )。(③        )诸父异爨(④        ),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⑤        )而是,东犬西吠,客逾(⑥         )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⑦        )为墙,(⑧        (⑨        )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⑩        )二世,先妣(⑪        )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1)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日:‘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⑫        )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2)(⑬        )去,以手(⑭        )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⑮        ),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⑯        ),他日汝当用之!”瞻顾(⑰        )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⑱        )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⑲       )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⑳        )有神护者。……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下列各句对第2、3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首句在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B.庭中的变化表现了封建家庭的零落衰败,寄寓了作者的无限感叹。

C.为了显得更加真实感人,作者故意借老妪之口追忆母亲的往事。

D.祖母的三句话,三个动作,写出对作者的爱抚、教诲和期望。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2)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以下问题。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①        ),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②       ),雨泽下注(③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1)又北向,不能得(④       ),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⑤        )漏。前(⑥       )四窗,(⑦        )墙(⑧        )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⑨        )。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⑩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2)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⑪          ),明月半墙,桂影斑驳(⑫         ),风移影动,珊珊(⑬         )可爱。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修葺前后的小屋有何特点?作者的情感是怎样的?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查看答案

下列对课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第一段写修葺后的项脊轩,既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愉悦之感,又巧妙地引出了下文。

B.作者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内心的感情。事小情真,曲尽其妙。

C.文章最后一段,由亭亭如盖的树想到了人,睹物伤怀,物是人非,没有一个字言及思念,而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含蓄地抒发了丧妻的悲恸之情。

D.项脊轩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也是文章描述的重点。项脊轩的前后变化反映了作者家族的兴衰,人事的变迁,寄托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沉怀念之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