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写我 季羡林 ①我写我,真是一个绝妙的题目,但是...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我写我

季羡林

①我写我,真是一个绝妙的题目,但是,我的文章却不一定妙,甚至很不妙。

②每一个人都有一个“我”,二者亲密无间,因为实际上是一个东西。按理说,人对自己的“我”应该是十分了解的;然而,事实上却不尽然。依我看,大部分人是不了解自己的,都是自视过高的。这在人类历史上竟成了一个哲学上的大问题。否则古希腊哲人发出狮子吼:“要认识你自己!”岂不成了一句空话吗?

③我认为,我是认识自己的,换句话说,是有点自知之明的。我经常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剖析自己。然而结果并不美妙,我剖析得有点过了头,我的自知之明过了头,有时候真感到自己一无是处。

④这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⑤拿写文章做一个例子。专就学术文章而言,我并不认为“文章是自己的好”。我真正满意的学术论文并不多。反而别人的学术文章,包括一些青年后辈的文章在内,我觉得是好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心情呢?我还没得到答案。

⑥再谈文学作品。在中学时,虽然小伙伴们曾赠我一个“诗人”的绰号,实际上我没有认真写过诗。至于散文,则是写的,而且已经写了六十多年,加起来也有七八十万字了。然而自己真正满意的也屈指可数。在另一方面,别人的散文,真正觉得好的也十分有限。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也还没得到答案。

⑦在品行的好坏方面,有我自己的看法。什么叫好?什么叫坏?我不通伦理学,没有深邃的理论,我只能讲几句大白话。我认为,只替自己着想,只考虑个人利益,就是坏;反之能替别人着想,考虑别人的利益,就是好。为自己着想和为别人着想,后者能超过一半,他就是好人。低于一半,则是不好的人;低得过多,则是坏人。

⑧拿这个尺度来衡量一下自己,我只能承认自己是一个好人。我尽管有不少的私心杂念,但是总体来看,我考虑别人的利益还是多于一半的。至于说真话与说谎,这当然也是衡量品行的一个标准。我说过不少谎话,因为非此则不能生存,但是我还是敢于讲真话的。我的真话总是大大地超过谎话。因此我是一个好人。

⑨我这样一个自命为好人的人,生活情趣怎样呢?我是一个感情充沛的人,也是兴趣不少的人。然而事实上生活了八十年以后,到头来自己都感到自己枯燥乏味,干干巴巴,好像是一棵枯树,只有树干和树枝,而没有一朵鲜花、一片绿叶。自己搞的所谓学问,别人称之为“天书”。自己写的一些专门的学术著作,别人视之为神秘。年届耄耋,过去也曾有过一些幻想,想在生活方面改弦更张,减少一点枯燥,增添一点滋润,在枯枝粗干上开出一点鲜花,长出一点绿叶;然而直到今天,仍然是忙忙碌碌,有时候整天连轴转,“为他人做嫁衣裳”,而且退休无日,路穷有期,可叹亦复可笑!

⑩我这一生,同别人差不多,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跨过。坎坎坷坷,弯弯曲曲,一路走了过来。我不能不承认,我运气不错,所得到的成功,所获得的虚名,都有点名不符实。另一方面,我的倒霉也有非常人不可得者。在那骇人听闻的所谓什么“大革命”中,因为敢于仗义执言,几乎把老命赔上。皮肉之苦也是永世难忘的。

现在,我的人生之旅快到终点了。我常常回想八十年来的历程,感慨万端。我曾问过自己一个问题:如果真有那么一个造物主,要加恩于我,让我下一辈子亦转生为人,我是不是还走今生这一条路?经过了一些思虑,我的回答是:还要走这一条路。但是有一个附带条件:让我的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的自知之明少一点。

1992年11月16日(选自季羡林著《我的人生感悟》)

1.第⑨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2.第⑤段至第⑨段,作者采用了怎样的结构方式?请作简要分析。

3.作者最后说,如果有来生,希望 “让我的脸皮厚一点,让我的心黑一点,让我考虑自己的利益多一点,让我的自知之明少一点”。作者真的希望这样吗?为什么?

 

1.运用了设问、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用设问为了引起读者注意,也使得文章语句有起伏感;比喻和引用,除了使语言形象生动外,还有自我解嘲的意味。 2.作者采用了并列这一结构方式。第⑤⑥谈学术文章和文学作品;第⑦⑧谈自我品行;第⑨段谈生活情趣。作者分别从三个方面来解剖自己。 3.这是正话反说,作者并不希望拥有这样的人生。作者一方面感慨自己脸皮薄,心太善,太为他人着想,太有自知之明,而吃了不少苦头。另一方面,作者对于自己今生所选择的人生道路并不后悔。这种人生选择让作者获得了成功。作者用这话是对自己的一个反向总结。 【解析】 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特征,如比喻、排比、拟人、夸张等,然后以句子字面意义理解为基础,重点分析修辞的使用,再联系上下文或背景、全文主旨、中心形象或人物心理、情感等全面分析,准确把握。题中,原文“我这样一个自命为好人的人,生活情趣怎样呢?我是一个感情充沛的人,也是兴趣不少的人”,运用设问,对自己的生活情趣进行剖析,作者故此一问,是为了引起读者注意,也使得文章语句有起伏感;原文“到头来自己都感到自己枯燥乏味,干干巴巴,好像是一棵枯树,只有树干和树枝,而没有一朵鲜花、一片绿叶”,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表现自己的枯燥乏味;原文“然而直到今天,仍然是忙忙碌碌,有时候整天连轴转,‘为他人做嫁衣裳’,而且退休无日,路穷有期,可叹亦复可笑”,运用引用,以古诗句“为他人做嫁衣裳”对自己的忙忙碌碌进行自我解嘲。 2.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方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了解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如总分式结构、并列式结构、分论点列述式、对照式、递进式、设问式、定义式等,并熟悉它们的结构形式,如对照式,结构形式上是一正一反、一阴一阳、一实一虚,在内容上是真与假、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或用其它对立的两方作对比来发议论、抒感情、记人叙事。题中,文本围绕“我写我”这一中心,从学术文章和文学作品、自我品行、生活情趣、三个方面来解剖自己,每个方面都是独立完整的部分,与其他部分是并列平行关系,内容上不分主次轻重,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这样的结构方式就属于并列式结构。 3.本题考查理解语句含义及写作意图的能力。解答这类题,要求学生必须正确把握文章主旨,另外,还要明确题干要求,正确把握命题指向,以确保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信息,并准确地概括出来。作答本题,先亮明观点“作者并不希望拥有这样的人生”,然后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作者通过此文,对自己的一生作了深刻的解剖,最后这句话一方面寄寓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原文“我的自知之明过了头,有时候真感到自己一无是处”“但是总体来看,我考虑别人的利益还是多于一半的”“我的倒霉也有非常人不可得者。在那骇人听闻的所谓什么‘大革命’中,因为敢于仗义执言,几乎把老命赔上。皮肉之苦也是永世难忘的”,可知作者脸皮薄,心太善,太为他人着想,太有自知之明,而吃了不少苦头;另一方面,原文“我不能不承认,我运气不错,所得到的成功,所获得的虚名,都有点名不符实”“我是不是还走今生这一条路?经过了一些思虑,我的回答是:还要走这一条路”,可知作者对自己的人生选择生并不后悔,它也给作者带来了成功。所以作者最后说这话,只不过是一种人生感慨,一种正话反说的人生总结罢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后面的填空题。

倦夜

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

诗歌是从①____ 和②___ 两个方面体现出了诗人的“倦”意,情景交融表达了诗人③____ 的思想情感。

 

查看答案

默写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1)月明星稀,_____。绕树三匝,____?(曹操《短歌行》)

(2)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万里悲秋常作客,_____。(杜甫《登高》)

(3)骐骥一跃,___ ;驽马十驾,____。(荀子《劝学》)

(4)故国神游,_____,早生华发。人生如梦,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尝而望矣  跂:踮起脚 B.舆马者   假:利用

C.而不舍      锲:雕刻 D.江河   绝:断绝

2.下列句子中“而”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不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尝终日思矣

A.吾尝跂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B.顺风呼,声非加疾也

C.蟹六跪二螯 D.我决起飞,抢榆枋而止

3.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4.下列对文意的把握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的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方法、内容等方面,全面深刻地论述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B.本文作者荀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孟之后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又善用比喻。本文中均有体现。

C.从所选的文段可以看出,荀子所讲的“学”,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如“积善成德”。

D.从所选文段还可以看出,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样需要后天的努力。

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查看答案

下面这6句话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关键在于他们的思想情趣有相通之处。

②由于父母双亡,她孤身一人投靠到贾府。

③她娇弱清丽,有着十分敏感、细腻的感情世界。

④这种强烈的自尊在她对贾宝玉的爱情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她经常对贾宝玉“使小性子”,但两人的感情却在争吵中明确了、加深了。

⑤林黛玉是最充分体现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女性形象之一。

⑥寄人篱下的生活使她养成了强烈的自尊意识。

A.③②⑥④①⑤ B.②①④③⑤⑥ C.⑤③②⑥④① D.①②⑤④③⑥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种新实验文学,在当下有可能不被人们所理解与接受,它挑战了习以为常的同质化群体写作,但对于有着探索精神的作家来说,却意味着一个更为辽阔的文学空间。

B.香山的主峰香炉峰并不高,只有557米,对大多数游客来说并不吃力,虽然这里有索道缆车,但是还是建议一路步行上山,公园中的假山、小河也蛮有景致的。

C.快90岁的袁隆平还是风尘仆仆的样子,他每天几乎都要去试验田“打卡”。接受采访时,他说:“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要继续努力,继续攀高峰。”

D.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7.59亿,较2018年底增长3391万,占网民总数的88.8%;预计到2020年,我国视频直播市场规模将达150亿美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