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歌”在国际气象界广为人知,“二十四节气” 也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雨水“柳发芽”,惊蛰“动物醒”,春分“燕归来”,白露“燕南去”。二十四节气记录了耕种麦收、种瓜点豆等诸多农事。清明踏青,冬至吃饺子,大雪堆雪人,吃时令菜蔬等行为也伴随着节气的到来而成为一种习惯。

从气候学角度看,“二十四节气” 是中国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的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规律,凝聚了中国人对大自然的认知智慧。它起源于黄河流域,把全年分为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等节气,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它反映出中国古代民间对气候的朴素认知。农耕时代中国农民一直依靠“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生活和生产,这种科学认识远播海外各大洲,影响了全世界。

西汉刘安组织编写的《淮南子》一书里有完整的“二十四节气”记载,详细地介绍了节气推算的方法和节气的有关内容,论述了天地、日月、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生成,以及对人类和社会生活秩序与农业生产的影响。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不过,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二十四节气” 的适用性也发生了变化。桃花常常在惊蛰节气到来前就红了:清明节后时常出现气温飙升/蹿升),一日入夏:夏天雨日少了,暴雨强降水多了:冬天里冷空气频数小了,寒潮强度变弱了,暖冬成为了新常态。

(取材于2016年12月5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材料二

白露是九月的头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气渐重,露凝而白也。”露是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而凝结成的小水球,因色白而称“白露”。

写白露的诗,孟浩然的《初秋》比较直白,诗云:“不觉初秋夜渐长, 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再如杜甫这首《白露》诗,也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喜秋风景图:白露团甘子,清晨散马蹄。圃开连石树,船渡入江溪。凭几看鱼乐,回鞭急鸟栖。渐知秋实美,幽径恐多蹊。诗意挺美。

但大多数的诗是借白露之景,寄托和抒写诗人内心情愫的。《诗经·蒹葭》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就常为人所吟诵,表现诗人思见心切,望穿秋水的情感。

南北朝谢眺的《秋夜》很有名。“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北窗轻幔垂,西户月光入。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全诗描述的是思妇怀人,一段浓情蜜意全从平言淡语中倾泻而出。

然而最为人熟知的还是杜甫的那首《月夜忆舍弟》,诗中“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尽远方游子的满腔思乡之情,尤其是后两句,已然是经典名句了。

(取材于徐廷华《白露》,有删改)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是天人合一观念的最美呈现,古人通过不断感应、变化、调适和效仿,获得了精准的秩序感。

节气绝不仅仅是利用动植物活动“指示”时间那么简单,也从深层折射出中国人“生活的艺术”,时刻在提醒你置身于“天、地、人、物”共在的环境,用“仰观俯察”的艺术思维,“观物取象” 的归纳智慧,建构多情的意象世界。古人“咏物写景”的节气小诗,无不是“以物比兴”的呈现。可以说,中国诗歌始终未曾离开这种“感时”而生的抒情传统,二十四节气是令人心醉的“物语”与“人事”的对答。

然而,它又不只是艺术的,更是哲学的。在本质上,它通往一种实践的哲学。二十四节气既是自成系统的认知体系,又是具体的实践指南。这种宇宙观直接从生产、生活经验中累积提炼,既非抽象演绎,也非理论空想。二十四节气,无疑实现了特殊与普遍、具体和抽象的统一,是中国古人自然观和审美观的完美表达。当西方实用主义标榜“日常生活审美化”时,二十四节气早在千年前就已奠定了生活审美观的基调,将自然气象融入生产,用诗性的智慧赋予农业生活高度的形象性、情感性和艺术性。

可以说,节气是最纯粹的中国化的时空表述,最大程度上彰显了一种中国阐释与中国气派。如:它划分时空的规制模型就遵循了“圆”与“周”的思维,周行不殆,循环往复。对节气的描述也暗合了“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的“生发变化”。四时与五行的比附关系,寒暑昼夜背后的阴阳消长,无不映现着《易》的精神内核和道家的“宇宙气化”观念。从而,阅读二十四节气,更是悟“变与不变”的宇宙之道,它无疑是最高的中国智慧。二十四节气的背后是一个多情的诗性世界,是中国古人体悟宇宙、亲近自然的曼妙智慧。随着城市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农耕文明离我们渐渐远去,久居城市的人们难免会丧失对土地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知,变得神经粗糙,麻木起来。因此,我们需要去寻找“失落的世界”。

(取材于俞耕耘《品味二十四节气》,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二”中出现的字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书,该书名正确的句读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B.汉字书写要求遵循笔顺规则。比如:“幽” 字的笔顺就体现了“下包上时先内”和“先中间后两边”的规则。

C.捣衣,指古代妇女在秋夜用木棒敲打平铺在砧板上的布帛,以裁制柔软的衣服,常表现征人离妇的惆怅情绪。

D.谢眺《秋夜》诗“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中的“伫立”,意思是“长时间地站立”。“伫”字读音是“zhù”。

2.下列推断、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京剧、围棋等传统文化相比,二十四节气最能彰显中国文化和中国气派,因而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B.二十四节气的形成绝非一蹴而就,是古人不断的感应自然、深入实践的结果,是特殊与普遍,具体和抽象的统一。

C.古人以《周易》和道家“宇宙气化”为理论指导排列二十四节气的顺序,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变与不变”的宇宙之道。

D.信息化的发展、农耕文明的衰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作者对当下人们神经麻木怀有一种深切的忧虑与痛恨。

3.自古以来,二十四节气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深远的影响?请依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并联系现实生活举例加以阐释。

 

1.A 2.B 3.从生产、诗意、哲学三方面概括。 ①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指导意义。比如:人们为什么在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是因为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选择在清明节祭祖踏青,是因为清明时节春暖花开,生气始盛,万物萌生,祭祖活动往往又在郊外进行,于是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 ②二十四节气常常或直白、或含蓄地激发人们诗意的情感。比如:《诗经•蒹葭》借白露之景寄托诗人思人心切的情感。 ③二十四节气引发人们对哲学的思考。比如:其中蕴含的“圆”与“周”的思维、《易》的精神内核和道家的“宇宙气化”观,让人们悟出“变”与“不变”的宇宙之道,获得智慧,使人们的自然观、审美观高度提升。 【解析】 1.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这类题一般出自文章内容,又有所延伸,所以应在平时学习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内容积累、识记。解答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A项,“该书名正确的句读是‘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错误,集解是训诂学术语,古书注释的体式。 故选A。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A项,“与京剧、围棋等传统文化相比,二十四节气最能彰显中国文化和中国气派”错误,无依据,原文相关信息材料三“可以说,节气是最纯粹的中国化的时空表述,最大程度上彰显了一种中国阐释与中国气派”,可知并没有和京剧、围棋等传统文化相比。 C项,“古人以《周易》和道家‘宇宙气化’为理论指导排列二十四节气的顺序”错误,不符合文意,原文倒数第二段表述为“四时与五行的比附关系,寒暑昼夜背后的阴阳消长,无不映现着《易》的精神内核和道家的‘宇宙气化’观念.从而,阅读二十四节气,更是悟‘变与不变’的宇宙之道,它无疑是最高的中国智慧”。 D项,“作者对当下人们神经麻木怀有一种深切的忧虑与痛恨”错误,过于拔高,文中并无体现,原文相关信息材料三“随着城市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农耕文明离我们渐渐远去,久居城市的人们难免会丧失对土地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知,变得神经粗糙,麻木起来”,但是不能提现“作者对当下人们神经麻木怀有一种深切的忧虑与痛恨”。 故选B。 3.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结合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根据题目的要求,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二十四节气记录了耕种麦收、种瓜点豆等诸多农事。清明踏青,冬至吃饺子,大雪堆雪人,吃时令莱蔬等行为也伴随着节气的到来而成为一种习惯”“它起源于黄河流域,把全年分为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等节气,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农耕时代中国农民一直依靠‘二十四节气’来安排生活和生产,这种科学认识远播海外各大洲,影响了全世界”,可知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有指导意义;“不觉初秋夜渐长, 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北窗轻幔垂,西户月光入。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可知二十四节气常常或直白、或含蓄地激发人们诗意的情感;“在本质上,它通往一种实践的哲学。二十四节气既是自成系统的认知体系,又是具体的实践指南。这种宇宙观直接从生产、生活经验中累积提炼,既非抽象演绎,也非理论空想”“二十四节气,无疑实现了特殊与普遍、具体和抽象的统一,是中国古人自然观和审美观的完美表达”“它划分时空的规制模型就遵循了‘圆’与‘周’的思维,周行不殆,循环往复。”“阅读二十四节气,更是悟‘变与不变’的宇宙之道,它无疑是最高的中国智慧”,可知二十四节气引发人们对哲学的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人重关系。毋庸讳言,“差序格局”依然是解释关系运作最有力的概念。首先还是重温那个著名的波纹比喻吧: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费孝通语)

这段表述强调了差序格局的关键运作机制:“推”。费老说“孔子最注重的就是水纹波浪向外扩张的推字”,并说“由己到天下是一圈圈推出去的”。有趣的是,费老提出“差序格局”时是指出它具有伸缩性的,也就是可以推出去,也可以收回来,但他并没有在“收”上着墨太多。

费老在《乡土中国》中也提到了自己人:“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的,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自己人关系有两种生成方式,一是亲缘性,二是交往性。从关系类型来看,也大致可以分为亲缘性自己人和交往性自己人。自己人的两种生成形式是可以区分清楚的,但两种自己人关系却并非截然区分的,比如亲缘性自己人也可以通过交往变为交往性自己人,交往性自己人也可以进入亲属关系变成亲缘性自己人。

自己人是差序格局中的突变,在中国人的社会关系中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一个人可以在缺失交往性自己人的情况下通过亲缘性自己人获得人之为人的本体意义,反之则不然,即使可以获得更全面的功能满足,却无法弥补本体性价值的空虚。比如“死门子”是指那些埋头过日子却极少与村落中其他人发生社会交往的家庭,他们虽然因此会缺少许多社会支持——交往性自己人,但仍能通过家族——亲缘性自己人获得必要的功能性支持,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生前有人供养死后有人祭祀的完整的“人”,他们作为人的本体性意义照样可以获得。相比之下,没有家庭的“光棍”尽管可以通过参与社会交往获得交往性自己人支持,却因为缺乏亲缘性自己人——尤其是家庭,而被乡土社会认定为不完整的人。

再来看交往性自己人。这类自己人关系是通过社会交往建立的。对中国人来说,社会交往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交往对象既有固定的也有不固定的,针对不同的对象和情境,交往规则和交往方式也会有所改变。交往性自己人的确立主要是“突变”的结果,也就是说,无论双方关系发展到什么程度,确立自己人关系其实是“突然”完成的。2012年7月份,笔者在江汉平原官桥村做田野调查时曾与一位60多岁的老人讨论他的朋友关系。这位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坚持给另外一个村的老人免费耕田,两人关系之好远近闻名,有村民说老人很傻,因为他很少得到对方的回报。老人跟笔者说那是他最要好的朋友,是可以拿命换的,耕田算不了什么,他从不计较对方的回报。笔者后来去访谈老人的那位朋友,那位老人对此也是心安理得,并说这样的朋友才真正靠得住。

在众多交往性关系中,通过检验成为自己人的毕竟只是少数。现实中会出现交往双方的定位偏差,即“我拿你当自己人,你却拿我当外人”的情况,这说明“自己人”是可以作为交往期待而脱离实质内涵存在的,换句话说,将普通交往关系“自己人化”可以成为一项重要的交往策略。只要宣称将某人作为自己人了,就可以将某些交往期待加之其身,成为对对方的道德压力,促使其改变交往规则,用真正自己人的方式回报。

(摘编自王德福《乡土中国再认识》)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差序格局里,水的波纹与中心的远近,是根据亲缘关系确定的。

B.“推”,既是差序格局的运作机制,又反映了差序格局的伸缩性。

C.“自己人”可以截然分为两类:亲缘性自己人以及交往性自己人。

D.我把你置于关系格局的核心,你却可能把我置于关系格局的边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从“亲缘性自己人”和“交往性自己人”两个角度,对差序格局的组合形态和运作逻辑作了考察。

B.文章开篇引用费孝通对“差序格局”所做的比喻,是为了说明中国人的社会关系状态的运作机制。

C.文章将“死门子”和没有家庭的“光棍”对比,指出两类“自己人”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是不同的。

D.援用官桥村一个老人为另一个老人免费犁田的交往事例,旨在论证交往性自己人是突变的结果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差序格局不同,在团体中,团体里的人相对同一,他们对于团体的关系是相同的。

B.亲缘性自己人可以使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但也因此使人缺失了部分社会支持。

C.处于关系格局其他位置的人,一旦变成了自己人,他将突然跨越到核心的位置。

D.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由于大家相处时间久,知根知底,自己人化策略很难施展。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读书,就是一场场美丽的遇见。我们曾遇见站在橘子洲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少年毛泽东;遇见行走在乡野间“喜看稻菽千重浪”的袁隆平;遇见屹立在高原上“立心天地厚”的钟扬。我们还穿越千年与屈原、司马迁、曹操、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诗意地相逢。这一次次的相遇,必会激起情感的浪花,或同情他们的遭遇,或羡慕他们的生活,或崇敬他们的精神……

请以“假如我与        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从材料中自选一位人物,写在标题中,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春节期间,在铜仁市工作的小张收到了二叔在铜仁市读大学的儿子带来的土特产,他很高兴,给二叔写了一封信,其中有一段有五处用词不得体,请指出并改正,使之准确、鲜明,符合语体。

我非常高兴地笑纳了您送给我的土特产。看到这些土特产,我又想起了二叔您对我的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非常感谢您。至于托我为犬子毕业后联系工作一事,我会鼎力相助,一定不会让您失望。俗话说“来而不往非礼也”,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您肯定会惊喜的!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空缺处补写适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姓氏,是表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在秦汉以前,姓和氏有明显的区别。姓是一种族号,______,如刘姓就有五处起源。许多古姓都从“女”旁,可见______。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随着子孙繁衍增多,各个分支除保留姓外,另外取一个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氏是姓的分支。秦汉以后,______,遂称“姓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短短一分钟,上海的“魔方—2”超级计算机可完成24000万亿次浮点运算,广东生产5台民用无人机,移动支付金额近4亿元,2370.7万元的商品进入中国。从江南到北国,从沿海到内陆,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        都在发生着新变化。一组《中国一分钟》系列微视频,(      )。

70年前的中国,基础弱、底子薄,是一个占世界1/4人口的贫穷落后的农业大国。但今天的中国,已        。今日之中国,已经是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全世界超过2/3的高铁轨道铺设在中国,超过1/3的5G标准必要专利掌握在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        世界第一。早上在西安吃羊肉泡馍、中午到成都吃个火锅,已不再是       

革命年代,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的钢铁长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勠力同心,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的发展潮流中发展,影响了世界,同时极大地去改变中国。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无时无刻  今是昨非  稳居  非分之想 B.时时刻刻  今是昨非  高居  非分之想

C.时时刻刻  今非昔比  稳居  痴心妄想 D.无时无刻  今非昔比  高居  痴心妄想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让不少网友感叹,“中国的每一分钟,都在创造奇迹”

B.不少网友都在感叹,“中国的每一分钟,都在创造奇迹价值”

C.“中国的每一分钟,都在创造奇迹”,这是不少网友的感叹

D.让不少网友感叹,“奇迹的中国,每一分钟都在创造价值”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发展时代的潮流中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

B.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

C.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极大地改革了中国,也深刻地影响了世界。

D.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