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在写作中运用古典韵文名句的三方面作用,每条不超过10个字。 古...

阅读下列材料,概括在写作中运用古典韵文名句的三方面作用,每条不超过10个字。

古典名句不是当“ 文化口红”显摆用的,恰当地用在文章中,确实能提升文章的层次。正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果没有适度的辞藻、节奏及用典,文章就会缺少一点气韵和神采。特别是经典韵文,增一字则太长,减一字则太短,言简意赅又辞约义丰,既有韵律感又很有表达效率。比如谈反腐倡廉,一句“从来有名士,不用无名钱”就极有效率;谈爱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多言简意赅,不需要长篇大论去阐释,几个字就说清楚了。同时这些韵文中都有着中国人一看便懂的文化基因,一两句就能戳中内心里那种隐秘的情感共鸣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修辞效果。例如:“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此外,韵文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这些经典韵文不用,可能就会死在典籍中,写作的人有责任以这种方式去传承文明和文化。

 

(1)增加文章的文采 (或:提升文章的层次) (2)激发文化共情 (或:激发对文化的情感共鸣) (3)传承文化文明(或:传承传统文化)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应该划分段落层次,关键词语有“同时”“此外”,据此,可将本段分成三层。由此,总结出句意要点。第一个关键句“正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如果没有适度的辞藻、节奏及用典,……既有韵律感又很有表达效率。”此处强调了能够增加文章的文采 ;“同时这些韵文中都有着中国人一看便懂的文化基因,一两句就能戳中内心里那种隐秘的情感共鸣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修辞效果。”这句是第二个关键句,我们能提炼出表达的中心语义:激发文化共情 ;第三处关键句“这些经典韵文不用,可能就会死在典籍中,写作的人有责任以这种方式去传承文明和文化。”,可以概括为:传承文化文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内容相同。

示例:孟子、黄宗羲,著书立说,立潮头发先声,一代哲人具有鲜明的民本思想。

材料:

爱国精神      科技成就      文学贡献

屈原  林则徐  白居易  沈括  杨靖宇  袁隆平

遭贬谪吟歌赋  战沙场驱敌寇  埋头干创新见

探物究理      抵御外侮      感怀时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为什么要考虑探索其他宜居星球?一个原因是,对我们来说,地球变得太小了。在过去二百年中,地球人口呈      增长的态势,目前这一数值约为1.9%0这听起来可能不是很多,但它意味着,每四十年世界人口就会翻一番,到2600年,世界将拥挤得“      ”,电力消耗将让地球变成“炽热”的火球,形势      。避免这样的世界末日,最好的方法就是移民太空,探索人类在其他星球上生活的可能。我们相信,生命在地球上经过漫长的进化后,实现了与地球环境的高度     。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星球上,生命的存在也是可能的。(    )人类向太空的拓展,将会注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甚至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它将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全新视角,让我们着眼于更广的空间,而不是拘泥于眼下。希望这能够让我们团结起来,面对共同的挑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现象级  摩肩接踵  奄奄一息  融合

B.指数级  摩肩接踵  岌岌可危  契合

C.指数级  重足而立  岌岌可危  融合

D.现象级  重足而立  奄奄一息  契合

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类向太空的拓展,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甚至会注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

B.人类向太空的拓展,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甚至会决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

C.人类向太空的拓展,将会决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甚至彻底改变人类的未来

D.人类向太空的拓展,将改变彻底人类的未来,甚至会决定人类是否还有未来

3.下面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还是可以假设,生命会在某处存在,虽然这种可能性很小,但是宇宙是无限的。

B.由于宇宙是无限的,这种可能性虽然极小,但我们还是可以假设,生命会在某处存在。

C.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但宇宙是无限的,我们还是可以假设,生命会在某处存在。

D.因为宇宙是无限的,所以尽管生命在某处存在的可能性极小,但我们还是可以假设。

 

查看答案

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宋荣子“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蜀道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山路极其曲折、迂回的情形。

(3)韩愈的《马说》中写道,即使有名马,但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险恶生存环境中,不能展示千里的才华,无法成为千里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南宋著名词人。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后,乘舟沿江东归途中。②沉累:指屈原。③虞舜:虞是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就是有虞氏,舜为其领袖,故称虞舜。④杜若:一种芳草。

1.下列对本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词的上阕由自身遭际写起,继而描写登岳阳楼所见景象:日落君山,云气蒸腾,沅水、湘水两岸的草木呈现葱绿,一弯残月,如帘钩高挂。

B.“西风千里”两句,承接上意,写湖海倦游的自己经过长途的江面飘荡,终于来到了游览胜地岳阳楼上;于苍凉中给人以安慰。

C.“雄三楚”五句,写岳阳楼雄于三楚、吞吐七泽、隔绝九州的地势并发出感叹,以夸张、反问手法,极写所见景象气势的壮阔,词气跌宕飞动。

D.“沉累”,指无罪而沉于湘水的屈原。虽然作者欲吊屈原而不知其地,但是渔儿樵子却为此而哀伤地写下与屈原同调的“离忧”。

2.这首词借登楼远望、吊古伤今,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思诚,字致道,兖州嵫阳人。天资过人,七岁,从师授《孝经》《论语》,即能成诵。后从汶阳曹元用游,学大进。中至治元年进士第,至正二年,拜监察御史。上疏言:“黄河水溢,宜发卒塞其缺,被灾之家,死者给葬具。”行部至檀州,请定瘐死①多寡罪。朝廷多是其议。

松州官吏诬构良民以取赂,诉于台者四十人,选思诚鞫问,思诚密以他事入松州境,执监州以下二十三人,皆罪之。还至三河县,一囚诉不已,俾其党异处,使之言,囚曰:“贼向盗某芝麻某追及刺之几死贼以是图复仇今弓手欲捕获功之数适中贼计。其赃,实某妻裙也。”以裙示失主,主曰:“非吾物。”其党词屈,遂释之。丰润县一囚,年最少,械系濒死,疑而问之,曰:“昏暮三人投宿,将诣集场,约同行,未夜半,趣行,至一冢间,见数人如有宿约者,疑之,众以为盗告,不从,胁以白刃,驱之前,至一民家,众皆入,独留户外,遂潜奔赴县,未及报而被收。”思诚遂正有司罪,少年获免。

出佥河南山西道肃政廉访司事。陕西行台言:“欲疏凿黄河三门,立水陆站以达于关陕。”移牍思诚,会陕西、河南省宪臣及郡县长吏视之,皆畏险阻,欲以虚辞复命,思诚怒曰:“吾属自欺,何以责人!何以待朝廷!诸君少留,吾当躬诣其地。”众惶恐从之,河中滩碛百有余里,礁石错出,路穷,舍骑徒行,攀藤葛以进,众惫喘汗弗敢言,凡三十里,度其不可,乃作诗历叙其险,执政采之,遂寝其议。

行枢密院掾史田甲,受赂事觉,匿豫邸,监察御史捕之急,并系其母,思诚过市中,见之,曰:“嘻!古者,罪人不孥,况其母乎!吾不忍以子而系其母。”令释之,不从。思诚因自劾不出,诸御史谒而谢之。俄起五省余丁军,思诚争曰:“关中方用兵,困于供给,民多愁怨,复有是役,万一为变,所系岂轻耶!”事遂寝

(节选自《元史·王思诚传》,有删改)

(注)①瘐死:泛指在狱中病死。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贼向盗某芝/麻某追及/刺之几死/贼以是图复仇/今弓手欲捕获功之/数适中贼计/

B.贼向盗某芝/麻某追及/刺之几死/贼以是图复仇/今弓手欲捕获功之数/适中贼计/

C.贼向盗某芝麻/某追及/刺之几死/贼以是图复仇/今弓手欲捕获功之/数适中贼计/

D.贼向盗某芝麻/某追及/刺之几死/贼以是图复仇/今弓手欲捕获功之数/适中贼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行部:是古时官吏的一种执政方式,到属下区域巡察,考核政绩。

B.移牍:也叫移文,等同于檄文。是行于不相统属的官署间的公文,亦泛指平行文书。

C.御史: 先秦时期是负责记录的史官。自秦朝始,专司监察,负责监察百官的失职和不法行为。

D.事遂寝:即寝其事,寝的本章是睡、卧,这里指事情被搁置、停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思诚天资聪颖、关注民生。七岁能诵儒家经典,任官后,提出了治河赈灾、监狱管理、缓征兵役等很多有益百姓的建议。

B.王思诚善于断案,敢于纠错。果断惩治违法官吏,特意调整审案方法,主动询问,为受诬陷的百姓成功翻案。

C.王思诚治政脚踏实地,不浮夸。为证明黄河三门峡不宜设立水陆驿站,他亲历险境,实地考察,最终果断废止陕西官员的建议。

D.王思诚执法严明,又不滥用法律。掾史田甲受贿案发后,他援引古例,坚决反对株连,终使御史们折服并承认错误。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属自欺,何以责人!何以待朝廷!诸君少留,吾当躬诣其地。

(2)古者,罪人不孥,况其母乎!吾不忍以子而系其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