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选项中句式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访风景于崇阿 农人告余以春及 遂见用...

下列选项中句式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访风景于崇阿           农人告余以春及         遂见用于小邑

B.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都督阎公之雅望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惟兄嫂是依           彼且奚适也

D.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函谷举             洎牧以谗诛

 

A 【解析】 本题考查掌握文言句式的能力。 A项,“访风景于崇阿” ,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于崇阿访风景;“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农人以春及告余;“遂见用于小邑”,被动句,“见……于”表被动; B项,“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能属骑百余人耳;“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太子及知其事宾客;“都督阎公之雅望”,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雅望之都督阎公; C项,“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背负青天而莫夭阏之;“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惟依兄嫂;“彼且奚适也”,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是:彼且适奚也; D项,“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于”表被动;“函谷举”,被动句,意义上的被动; “洎牧以谗诛”,被动句,意义上的被动。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臣具以表闻         将成家而汝       后人哀之而不

B.使建中具食羞之奠     则获邑          携入室

C.是以区区不能废      不能独         宾主尽东南之

D.汝之纯明宜其家者     函梁君臣之首       朝歌夜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不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而征一国者            而御六气之辩          使建中远具食羞之奠

B.小知不及大知           零丁孤苦            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C.夙遭闵凶             云销雨霁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D.敛不凭其棺            技盖至此乎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能够分清内外、辨明荣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千古不变,正如《阿房宫赋》中提出了六国抵御秦国而保全自己的策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悲夫,有如此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书》曰:“满招损,谦得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然之理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杨长史赴果州

王维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注)①褒斜:古代穿越秦岭的山间大道。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②幰(xiǎn):车幔,代指车辆。③官桥:官路上的桥梁。④祭酒:指出行的饯别酒。⑤女郎祠:陕西褒城县女郎山上有女郎祠,此处泛指女神祠庙。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强烈的呼喊和问语起调,强调蜀道狭险,远行艰难,忧思溢于言表。

B.颔联用夸张的手法,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表明友人行程之远,路途之艰难。

C.颈联实写蜀道中官桥巫祝、树丛女神祠等特有风物,具有超俗的画意诗情。

D.尾联“别后同明月”一句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有异曲同工之妙。

2.尾联“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为后世称道,请从两个角度赏析其精妙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罗喻义,字湘中,益阳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请假归。天启初还朝,历官谕德。六年擢南京国子祭酒。诸生欲为魏忠贤建祠,喻义惩其倡者,乃已。忠贤党辑东林籍贯,湖广二十人,以喻义为首。庄烈帝嗣位,召拜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寻充日讲官,教习庶吉士。

喻义性严冷,闭户读书,不轻接一客。喻义见中外多故,将吏不习兵,锐意讲武事,推演阵图献之。帝为褒纳。以时方用兵,而督抚大吏不立军府,财用无所资,因言:“武有七德,丰财居其一。正饷之外,宜别立军府,朝廷勿预知。飨士、赏功、购敌,皆取给于是。”又极陈车战之利。帝下军府议于所司,令喻义自制战车。喻义以战车营造职在有司,不肯奉诏。帝不悦,疏遂不行。

进讲《尚书》,撰《布昭圣武讲义》。中及时事,有“左右之者不得其人”语,颇伤执政;末陈祖宗大阅之规,京营之制,冀有所兴革。呈稿政府,温体仁不怿。使正字官语喻义,令改。喻义造阁中,隔扉诮体仁。体仁怒,上言:“故事,惟经筵进规,多于正讲,日讲则正多规少。今喻义以日讲而用经筵之制,及令删改,反遭其侮,惟圣明裁察。”遂下吏部议。喻义奏辨曰:“讲官于正文外旁及时事,亦旧制也。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吏部希体仁指,议革职闲住,可之。喻义雅负时望,为体仁所倾,士论交惜。濒行乞恩,请乘传,帝亦报可。家居十年,卒。

(选自《明史·罗喻义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B. 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C. 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D. 臣展转敷陈/冀少有裨益/温体仁删去臣/诚恐愚忠不获上达/致忤辅臣/今稿草具在/望圣明省览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通常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嫡子继承。

B. 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科举、官员考核等职事,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C. 有司,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某些官员。

D. 经筵为皇帝听讲书史之处,宋代凡侍读、侍讲学士等官均称经筵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罗喻义反对阿谀奉承。有人打算为魏忠贤建祠堂,罗喻义惩罚了带头的人,魏忠贤的同伙把他列为湖广地区东林党人的首领。

B. 罗喻义关注军事。他建议完善军队的财务制度;他提出制造战车的好处,皇帝把他的意见下到有关部门,有关部门不予执行。

C. 罗喻义不惧权贵。罗喻义讲义中的有些话得罪了当权者,惹得温体仁不高兴,温体仁派人转告罗喻义,要罗喻义修改,结果却被罗喻义讥讽。

D. 罗喻义享有声望。他对温体仁指责自己的言论进行辩白,结果还是被温体仁打倒,罗喻义有声望,很多人对他的遭遇表示惋惜。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喻义见中外多故,将吏不习兵,锐意讲武事,推演阵图献之。

(2)末陈祖宗大阅之规,京营之制,冀有所兴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