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忠诚
闫岩
奶奶年纪大了,逐渐变得痴呆,为了方便照顾,我们终于说通了她到城里来生活,还专门为她请了护工。可不到一个月时间,我们就换了三个护工,且三个护工都是为同一个原由辞职的。奶奶不是不好伺候,而是不听话,谁敲门都给开,有时还会趁人家干活注意不到她时把防盗门打开也不记得关,人家都怕万一有坏人进来家里有个什么闪失担待不起。尽管我们和每一个护工都讲了很多好话,也给奶奶一次次灌输在城里随便开门的利害关系,奶奶还是“屡教不改”,所以每个护工都走得义无反顾。
爸爸怕妈妈着急生气,一直解释奶奶是在农村里生活习惯了的缘故,村里人朴实、纯洁,无论谁家,出门都是不关门的,也不会出什么事。爸爸还会对妈妈一遍遍地讲奶奶一个人把他带大,供他上学的不容易,人老了毛病多了希望妈妈多担待一些。妈妈虽在城里长大,也是个通情达理的人,叹口气后,该怎么做还怎么做,在请不到护工的这段时期,请假在家里照顾奶奶。
奶奶也不是经常糊涂,在她不糊涂的时候喜欢和我说话,我下班玩儿电脑时她还会守在我身边默不作声地看着我。于是,我趁机给她讲在城里不能乱开门的道理。奶奶说她知道,她不会随便开门的。我很兴奋,以为我的话起作用了,赶紧跑到爸妈面前炫功。妈妈说,奶奶清楚的时候对谁都说她知道,糊涂起来根本就不知道。
我们曾经带奶奶到市里的大医院检查过多次,也按医嘱让奶奶按时治疗吃药,并没什么效果。
一次,我在电脑上玩儿“血战上海滩”游戏,奶奶看着我打鬼子,情绪很激动,竟然拿起拐杖在我的电脑屏幕上狠狠地敲了一棍子。幸亏她力气不大,电脑显示器才免受断命的灾难。
当时我也很激动,大喊一声,“奶奶你想干嘛?”奶奶举起拐杖又要敲屏幕,还振振有词地说,“我要打死那些日本鬼子。”
我这才明白奶奶一激动又犯糊涂了,游戏让她还原到了战争年代,她可能又想到了死在战场上的爷爷。可见奶奶恨日本鬼子真是恨得咬牙切齿。
我把电脑关上后,安慰了奶奶一番,就把奶奶送到了她的卧室让她休息。可她却不肯躺下,又在她带来的箱子里不知道翻腾什么。不一会儿,我看见她翻出来一个老相册。
奶奶拿着相册翻开了第一页,还把我叫到跟前指着一张黑白照片对我说,这是你爷爷。照片是五寸的,已经发黄,但爷爷穿着军装的样子很帅气。奶奶盯着爷爷的照片看了好半天,絮絮叨叨地讲起了她和爷爷的故事。
奶奶说,爷爷那时候在部队当八路军,还是老家一带的地下党,她就在家当爷爷的联络员,在家乡一带收集情报再传达给爷爷。奶奶说,她也想入党,可是爷爷不让,说是做党员太危险,但是共产党利用她提供的情报消灭了好多鬼子。
说起这些,奶奶很骄傲很自豪的样子。奶奶说,她虽然不是党员,但对党却像爷爷一样忠诚,从不干出卖党的事。
奶奶还说,那时候爷爷像只猴子一样,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出现在她身后,能把她吓一跳。所以,她总是喜欢开门看外面有没有爷爷的身影,她期盼爷爷能经常回来看她……
听了奶奶讲了她和爷爷的故事,我很感动。原以为奶奶只是一个农村妇女,什么都不懂,没想到她竟然也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不仅和爷爷有着深厚的感情,还为党做过这么大的贡献。
那次,妈妈说她有事,让我在家照顾奶奶。偏偏这时奶奶又犯糊涂了,不时地去开门在门口张望,口中还胡乱唠叨着:“怎么这么久也看不到人,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我想,奶奶有可能又穿越到了战争年代,她在等爷爷回来呢。于是,我没急于拉她回来,而是问:“奶奶,你又在等爷爷吧。”奶奶点点头说:“是呀,你爷爷都好几个月不回家了,是不是被日本鬼子打死了?”
我笑着对她说:“不会的,奶奶,你快关上门吧,爷爷回来会敲门的。咱家里藏着共产党的重要情报,万一让鬼子看到了那可不得了。”
奶奶一听,果然赶紧关上了防盗门,还唠叨着:“对呀,我怎么忘了,屋子里藏着情报呢,我不能开门,亏得你提醒我。”奶奶怕门没关牢,又推了一下才放心地回到了沙发上。
从那天起,奶奶再也不乱开门了,当她犯糊涂时总是自己唠叨:“我不能开门,屋子里藏着共产党的情报,我不能开门,不能……”
(选自2014年第8期《小说月刊》)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奶奶因为爷爷的英勇牺牲变得痴呆后,不时糊涂,开门张望爷爷归来,导致家里为她请的三个护工最终因她的“屡教不改”而辞职。
B.③、④两段写爸爸对妈妈的解释以及妈妈的通情达理,在文中可以说是赘笔,完全可以删去。
C.文中写奶奶举起拐杖狠敲屏幕一棍子,且振振有词说“我要打死那些日本鬼子”,反映了植根于她内心深处的“忠诚”。
D.小说主要通过侧面描写(如:三个护工的辞职)与正面描写(主要是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等)来刻画奶奶这一人物形象的。
E.小说以奶奶生病糊涂为线索,逐步展开故事情节,为揭示主题服务。
2.小说写到爷爷的故事,采用了什么叙述方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简要分析奶奶这一人物形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揭秘城市生活成本:孩子教育占大头
上周,“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和“进口车国内售价远高于海外市场” 引发广泛关注。“算账”一时成为热词。
大城市生养一个孩子动辄需花费数百万元;一款同品牌、同款型的汽车在国内买要多掏几十上百万元——触目惊心的账本背后,是众说纷纭的观点对立。有人有切肤之痛,有人觉得言过其实。看来看去,都成了一本糊涂账。
在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城市生活,都需要支付成本。不同的是,有的很透明,有的很朦胧。养育一个孩子、买一辆汽车,要求不同、标准不一自然会导致成本差异,尤其是在市场化的商品时代。但这不应该是生活成本糊涂化的理由。真正值得追问的,是我们为尚不富足的生活支付了多少不透明或半透明的“隐性成本”。
最近,网络上流行了一个“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广州生育成本高达201.4万元。该排行榜说,按家庭年收入12万元计算,需要夫妻二人不吃不喝工作16.78年。
这201.4万元的账,是怎么算出来的呢?包括怀孕时的营养成本,一年2万元左右;产前产后及月子费用,1.4万元;学前日常用品成本,6年18万元;学前教育成本及学前其他成本,6年60万元;7岁到大学毕业的教育费用,如学校常规收费、择校费、补习家教费等,16年95万元;人情送礼花费及生活费,16年35万元。
即便如此,广州仅能名列第四。“最贵”的北京生育成本竟然高达276万元。上海生育成本达247万元,深圳达216.1万元,杭州183.2万元,南京170.1万元,武汉160.6万元,青岛152.6万元,西安142.5万元,长春131.5万元。
该榜单发出后,引发了网民大讨论。意见则呈现两极化。有网友说:“谁家养孩子这样养的?这不鬼扯吗?”也有网友认为“一点都不夸张”。
《人民日报》日前就此撰文,援引相关专家的说法称:“生育成本的下限是比较容易算出来的,就是考虑一些基本的需要,而生育成本的上限是无止境的,可以无穷大,不宜做此类比较。”
对于此榜单的科学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李丁博士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质疑:“网络上并没有给出计算的具体方法,不知道是调查而来,还是粗略的估测?该排行榜,不是很严肃。”
不过,研究人口与社会问题的李丁也提出,中国生育成本尤其是城市居民生育成本确实在上升。“我们统计发现,不管是高收入家庭还是低收入家庭,孩子教育支出都占据了很大的比例。更关键的是,有些成本是隐性的,无法量化衡量”。
公务员林女士的儿子今年7岁,下半年就要开始上小学。她看到这份榜单时笑了,觉得不可信,但也道出她的苦水,养儿不易、开销很大。“我们都说义务教育是免费的,可实际开销是多少呢?”
“我一朋友小孩,幼儿园就上好的,一年要好几万元。我儿子上的幼儿园只是小区的,已经让我觉得他输了,小学不能再输了。”她结婚时房子买在广州番禺区,为了儿子上学,把番禺的房子卖了,跑到越秀区买房子。“我问了中介,我们那房子光学位费就值30万元。”
专家们说,养育孩子不应该攀比。但林女士说,现在生育一个孩子,不仅仅是养活他,还要养好他。
我们要算出养一个孩子需要花多少钱,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投入,很多难以量化。但一个基本判断大致是准确的:要想养好一个孩子,需要付出越来越高的成本。这源于教育这种社会性资源也是分配不均的,是一种变相的“垄断”,迫使人们不得不花更大的力气去获取这些资源。
我们的“衣食住行”,已经基本市场化,但要算出生活成本,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专栏作家李俊就曾写道,有一些东西表面看起来便宜,但是我们要获得它,付出隐性成本却是非常高的。
导致这些隐性成本的重要原因就是垄断,这也是反垄断的意旨所在。
要破解垄断转嫁的成本,在于我们让社会一些并不是透明、开放的领域,变得开放透明。
1.下列对报告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城市生养孩子的成本达数百万元,进口车国内售价远高于海外市场,表明我们为生活支付了许多“隐性成本”。
B.从怀孕时的营养成本到大学毕业的教育费用,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均在百万以上,对此,绝大多数网友表示认同。
C.对于“中国十大城市生育成本排行榜”专家认为生育成本难以量化,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孩子的教育支出占很大的比例。
D.我们的“衣食住行”已经基本市场化,许多东西看起来很便宜,但生活成本既零碎又复杂,所以很难算出来,成了一本糊涂账。
2.大城市的生育成本包括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分条概括说明。
3.本篇报告揭秘城市生活成本中孩子教育占大头,实质要谈的是什么问题?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完成下列小题。
说“似”
与西洋绘画一度发展到极致的科学写实精神不同,中国古代绘画开辟的是一条具象写意的创作道路。所谓具象写意,非严格写实,亦非纯粹表现;不离物象,又不拘于物象;“造化”与“心源”化合为一,了无痕迹。
一个“似”字,其中潜存着厘清中国古代绘画具象写意传统的重要线索。古代绘画理论言“似”,主旨乃是在标示绘画作品形象体系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复杂对应关系。
一方面,古代绘画理论通过对“似”的肯定,实际上肯定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具象特性。“似”之本义即相像、近似。宋代以前,绘画的题材一直“以人物居先”。画人物,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似”。在这里,“似”被理解为绘画的恒常追求。宋代以后,山水画、花鸟画繁盛,“似”的意识则一直不断延展,有新变,但并未遭到过彻底的颠覆。讲“似”,意味着绘画作品不是绝对独立自足的;讲“似”,强调了绘画作品需要以外在世界作为自身的基本参照系统;讲“似”,引导着画家超越对抗关系而去追求与外在世界的一致。
另一方面,古代绘画理论通过对“似”的具体界定和阐发,准确揭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写意趋势。肯定绘画要“似”,并不等于倡导极端的写实。在人物画占据中心位置的阶段,借着“传神”目标的确立,古代绘画理论适度地拉开了“似”同完全写实之间的距离。谢赫称“画有六法”,居首者为“气韵生动”,而联系人物画的艺术实践可知,所谓“气韵生动”,强调的就是“传神”。由强调“传神”,延伸到厘分“神似”与“形似”,再延伸到重“神似”而轻“形似”,这一历程带给中国古代绘画的直接结果,就是对严格写实的艺术超越。
到山水画兴盛以后,古代绘画理论与时俱进,对“似”的阐发又出现了重要的衍变。
新变之一是推重“神似”的范围,由人物扩展到了山水景物。所谓“物”之“神”,并非纯粹的客观存在,实乃画家对山水草木之生机天趣与文化底蕴的艺术掌握,是物理与人情的统一,自然与艺术的统一。显然,这种为“物”“传神”的要求本身,即已经潜移默化地将写实与写意两极,均衡地融为了一体。
新变之二是“不似之似”意识的确立。伴随着大写意技法的孕育和发展,明清之际一些在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画家,在继续贬抑“形似”的同时,高张起了“不似之似”的理论旗帜。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自身的艺术形象体系,并不与外在世界的艺术掌握对象保持形态上的高度同一,故曰“不似”。“不似”者,乃“形”“不似”,是对写意趋向的首肯,对执著于“形似”的极端写实艺术道路的否定或超越。这“不似”,绝非造型能力低下,而是一种艺术自觉的标志。同时,中国古代绘画创作又始终坚定不移地将追求同外在世界的深层一致,设定为终极的艺术目标,故曰“似”。“似”者,乃“神”之“似”,理之“似”,自然之“似”,艺术之“似”,既是对具象方式的固守,更是对艺术与自然交融为一的理想境界的简明表述。
“不似之似”,可以说是对“似”的最为切当的解释和说明,是对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具象写意特征的最为精辟的概括和揭示。中国古代绘画为创造“不似之似”的具象写意的形象体系,开辟了一条个性化的艺术道路。在这里,师法自然与抒写性灵之间达成了完美的平衡。古代画家极为重视对外在世界的接触、观察、把握,视其为作画的前提条件。对于古代画家来说,用以审视的“目”,固然不可忽视;用以感受的“心”,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以心灵去师法自然,将心灵与自然化合为一,这样重新熔铸而创造出的绘画形象体系,既保留着自然的大体形貌,又艺术地超越了细节的精确一致,正所谓“不似之似”。
(节选自《文史知识》)
1.下面对“不似之似”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似”是绘画的恒常追求,指所绘人物、花鸟等与客观实际相像。
B.“不似”指不与外在世界的艺术对象保持形态上的高度统一。
C.“不似之似”指绘画作品又像又不像,是造型能力低下的一种表现。
D.“不似之似”是既“形似”又“神似”,是艺术与自然交融为一的理想境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绘画强调具象与写意,而西洋绘画则追求科学与写实。
B.我国古代绘画理论通过对“似”的肯定、界定和阐发,既肯定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具象特性,又揭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写意趋势。
C.我国古代绘画中“似”的意识一直不断延展,却并未遭到彻底的颠覆,例如:人物画强调神似,而花鸟画、山水画则只求形似。
D.“不似之似”,是对“似”的最为恰当的解释,是对我国古代绘画艺术具象写意特征的最为精辟的概括。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具象写意”的绘画传统指的是:既不离物象,又不拘泥于物象;既不写实,也不纯粹表现心灵感受。
B.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形象体系与外在世界之间的复杂对应关系存在三种情形:一曰“似”,二曰“不似”,三曰“不似之似”。
C.对于画家来说,用心灵感受与用眼睛观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D.“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说的是北宋画家文同画竹子根本用不着画草图。这说明绘画并不一定要师法自然,而完全可以想象创造。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美学家克罗齐曾言:“要想评价但丁,就要使自己达到但丁的水准。”可生活常识又告诉我们:“不进厨房的人,也能辨别厨子的好坏。”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钻之弥坚。_____,忽焉在后。(《论语》)
(2)三岁为妇,_____。_____,靡有朝矣。(《诗经·氓》)
(3)渔舟唱晚,_____;雁阵惊寒,_____。(王勃《滕王阁序》)
(4)爱其子,_____,于其身也,_____,惑矣。(韩愈《师说》)
(5)_____。一种相思,_____。(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论语·子罕》)
材料二: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①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②也。”(《论语·雍也》)
(注)①逝:前往。②罔:糊涂。
1.“冕衣裳者”是指_____。孔子遇到上述三类人,“虽少,必作;过之,必趋”,体现孔子_____之心。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仁者”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