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①蟪蛄不知春秋 ②...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①蟪蛄不知春秋                  ②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③于是怅然慷慨

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⑤幼稚盈室                 ⑥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⑦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⑧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①②④⑥

D.③⑤⑦⑧

 

C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于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词的掌握能力。题干中答题关键词“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考生可以把该词的现代意思代入句中,看是否能讲得通。题中,③“于是怅然慷慨”中“怅然”,古今都指心有所失的样子;⑧“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中“生物”古今都指自然界中的物体。这两句中加点词都不是古今异义词。①“蟪蛄不知春秋”中“春秋”古意指“四季”,今意指春天与秋天;②“逢迎”,古意指“迎接”,今意指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④“告诉”,古意指报告申诉,今意指向别人陈述;⑤“幼稚”古意指小孩,今意指年纪小,缺乏经验;⑥“区区”,古意指形容情感真切,今意指数量少,不重要。⑦“辛苦”古意指辛酸悲苦,今意指身心劳苦。这几句中加点词都是古今异义词。故选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        迤逦yǐ lǐ       酒zuàn    仓áo

B.miǎn     sǒng             蓬hāo

C.cén      付         尺      溪

D.       睇眄dì miǎn    dān      颦蹙pín cù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充完整下列各句。

①《陈情表》是至性之言,他陈述自己独支门户,孤独凄凉的家境,词意恳切,悲恻感人。后世常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示孤单凄清无依无靠地独自生活。

②《归去来兮辞》中描写拄着拐杖出去走走,随时随地休息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③俯瞰滕王阁让人眼界大开、惊心动魄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庄子认为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够真正的逍遥自在。

⑤《逍遥游》中写到不远的地方回来,肚子还没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浣溪沙①

苏轼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②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注]①此词为苏轼在徐州谢雨道中作。谢雨,旱后喜雨而去谢神。②捋青捣麨: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制成干粮。

1.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 “层层”和“光”写出久旱之后喜降甘霖,农作物长势茂盛的景象。

B. 写未进村落就先闻到煮茧香气,旨在说明蚕茧气味独特,香远益清。

C. “络丝娘”本为虫名,鸣声如机杼,颇为动听,此处借以指缫丝女。

D. “抬醉眼”写村中老人为庆贺丰收而醉酒,表现了农人的质朴乐观。

E. 尾句写作者询问叶黄豆熟还要多久,流露他对农人生活的关切之情。

2.这首词富有农村生活气息,作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范仲淹,字希文。少有志操,既长,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昼夜不息,冬月惫甚,以水沃面;食不给,至以糜粥继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举进士第,泛通《六经》,长于《易》。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尝推其奉以食四方游士,诸子至易衣而出,仲淹晏如也。岁大蝗旱,江、淮、京东滋甚。仲淹请遣使循行,未报。乃请间曰:“宫掖中半日不食,当何如?”帝恻然,乃命仲淹安抚江、淮,所至开仓振之,且禁民淫祀,奏蠲庐、舒折役茶,江东丁口盐钱,且条上救敝十事。会郭皇后废,率谏官、御史伏阁争之,不能得,诏出知睦州。岁余,徙苏州。州大水,民田不得耕,仲淹疏五河,导太湖注之海,募人兴作,未就,寻徙明州,转运使奏留仲淹以毕其役,许之。召还,判国子监,迁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徙庆州,迁左司郎中,为环庆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以其反复不常也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阅其人马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自是始为汉用矣。仲淹为将,号令明白,爱抚士卒,诸羌来者,推心接之不疑,故贼亦不敢辄犯其境。元昊请和,召拜枢密副使。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泛爱乐善,士多出其门下,虽里巷之人,皆能道其名字。死之日,四方闻者,皆为叹息。为政尚忠厚,所至有恩,邠、庆二州之民与属羌,皆画像立生祠事之。及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三日而去。

(节选自《宋史·范仲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以其反复不常也/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阅其人马/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

B. 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以其反复不常也/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阅其人马/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

C. 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以其反复不常也/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阅其人马/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

D. 初/元昊反阴/诱属羌为助/仲淹以其反复不常也/至部即奏行边/以诏书犒赏/诸羌阅其人马/为立条约/诸羌皆受命/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折役茶,是指产茶地区每年要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茶叶来作为军费。

B. 权知,即暂代某官职,宋初官员常常以朝廷临时差派某地的名义治事。

C. 路,为北宋地方行政区,其行政长官为转运使,职位高于知府、知州。

D. 斋,即“斋戒”,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不饮酒,不食荤,以示诚敬。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仲淹笃学不倦,学问精深广博。他克服身体疲惫、生活贫困等困难,昼夜不停地刻苦学习,终于通晓了儒家经典要义,成为博学之人。

B. 仲淹为官勤勉,心系黎民百姓。在朝为官时,他应诏赈灾,开仓济民;外放知州时,他招募民众兴修水利工程,以消除当地的水患。

C. 仲淹足智多谋,讲究恩威并重。在戍守边疆时,他设计瓦解了李元昊与诸羌的同盟关系,使反复无常的李元昊不得不归顺大宋王朝。

D. 仲淹所至有恩,深受人民爱戴。在他生前,就有许多人为他建立祠堂挂上画像来供奉;在他去世后,许多人为之叹息,甚至痛哭不已。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学者多从质问,为执经讲解,亡所倦。

⑵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春云出岫

凌鼎年

日本人在长江口登陆后,占领了仓城。指挥部设在了乌梅园内。

带队的酒井铃木少佐是中国通,他很快从地方志上查得,乌梅园真正的园名是五美园。史书记载,此园因石美、水美、树美、花美、建筑美而称五美园。乌梅园是以讹传讹而致。

酒井铃木想,五美园既以石美为首,必有奇石怪石。然而园内太湖石虽不少,但看得上眼的没几块,这使他颇失望。

后来,他从一本清人著的《仓城园林志》里知道:五美园有两块奇石,一曰“秋意阑珊”,一曰“春云出岫”。这两块名石均系太湖石,均高约寻丈,似一对姐妹石。

酒井铃木好兴奋。原来他岳父一生嗜石,故而酒井铃木每到一地,必寻觅奇石怪石。

酒井铃木想,高达寻丈的太湖石不可能说拿走就可拿走。他估计还在园内,遂下令在园内掘地三尺也要把两块太湖石找出来。

园内池塘抽干后,果真在淤泥中找到一块太湖石。经水洗后辨认,乃“秋意阑珊”。而“春云出岫”则遍寻无着落。

据书上介绍,两块名石尤以“春云出岫”为名贵。何以见得呢?据说此石不但具备“瘦、皱、漏、透”四大特征,而且此石九九八十一洞,若在石底燃香,袅袅上升之香烟,会从一个个洞口轻轻溢出飘出,犹如云自岫出,故名“春云出岫”。

经暗访明查,酒井铃木相信,“春云出岫”仍在仓城,他决心不惜一切代价觅得“春云出岫”。

酒井铃木相信“功夫不负有心人”,但仓城百姓好像达成了什么默契,老老少少一概推说“不知道”。酒井铃木还相信“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罚之下必有懦夫”。他贴出了一告示,大意是有知道“春云出岫”之下落者,重重有赏;凡知情不报或故意藏匿者,一经发现,格杀勿论。

终于有一无赖贪图赏银,去酒井铃木处告了密。

酒井铃木令手下把钟先生请了去。

酒井铃木很是客气,把钟先生待若上宾,他从中国的石痴米芾谈起,谈到他岳父爱石成癖的种种故事,最后酒井铃木说宝剑赠英雄,名花配美人,此谓各得其所。言下之意,“春云出岫”“秋意阑珊”两块名石若让他岳父来保存,是最适宜不过的。

钟先生面无喜忧,不置可否。

酒井铃木不气不火,像拉家常似的对钟先生说:“若交出,也算交个朋友;若执意不交,就等于逼我开杀戒,唯有以仓城百姓性命相抵了。可考虑三日……”

三天后,酒井铃木登门拜访钟先生。依然如拉家常。他开导钟先生:“人重要呢,还是石重要?石乃身外之物,为了藏石而不惜以命换取,何苦呢,命都没有了,石有何用?为了区区一石,而使良多无辜死于非命,你何忍呢?……”钟先生手里玻璃茶杯竟被一下捏碎,手上鲜血直流,他攥紧拳头,说道:“此话似乎该我来讲,为觅一石而动杀机。岂不心如铁石,失了人性!”

“放肆!”酒井铃木气得发昏。

钟先生淡淡地说:“何必动怒呢。我可以交出‘春云出岫’,但须答应我三个条件。一,‘春云出岫’要好好爱护;二,石既交出,不能杀我仓城百姓;三,须举行交接仪式,且当场表演‘春云出岫’之奇观,让大家一睹为快。”

那天,钟先生一袭青布长衫。人到齐后,钟先生即命人把“春云出岫”石置于厅中,他取一棒香,点着后放于最下面一洞穴内,不一会儿,烟气自最下面的洞口开始散溢出来,烟气慢慢上升,最后九九八十一洞,洞洞飘烟,堪称奇观,且此香其香无比,不知为何物所制。

酒井铃木带头鼓掌,一时掌声四起,但酒井铃木只拍了几下就瘫了下去。那天前来观看“春云出岫”的日本人一个个命丧石前。

据后来清理现场的人说,钟先生紧紧地抱着那“春云出岫”石,两只手掰也掰不开。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叙述乌梅园的来历和酒井铃木岳父痴石的故事,对酒井铃木强索“春云出岫”这个主要情节起了补充说明的作用。

B. 小说对告密者一笔带过,但是他引出了钟先生的出场,把酒井铃木和钟先生联系在一起,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 小说善于用细节表现人物心理,如“手里玻璃杯竟被一下捏碎”“攥紧拳头”等动作流露出钟先生难以抑制的愤怒之情。

D. 钟先生和酒井铃木的两次对话场景,写出了酒井铃木始终温和的态度和钟先生前后不一的反应,人物形象鲜明突出。

2.结合文本,谈谈以“春云出岫”为题有何好处。

3.小说为什么用大量的篇幅写酒井铃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