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决定在校园里某些地方写上富有教育性的诗句,用来劝学和励志,请你推荐一条,并说明推荐理由。(注意:①必须是比较有名的诗句;②一定要写出作者)
(示例)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理由:它提醒师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还是比较浅薄的,必须亲身实践才能深刻理解,使之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狂 夫①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中“故人”指严武,杜甫初到成都时,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②筿(xiǎo):小竹,细竹。③裛(yì):通“浥”,沾湿。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首联“即沧浪”三字,用《孟子》“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典故,暗示诗人操守。“即”字有知足意味,有此清潭,又何必“沧浪”呢?
B.这是一个斜风细雨天气,光景饶有情趣: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
C.颈联写严武音书断绝,作者失去了经济支持,饥饿波及幼子,以至形于颜色,家人忍饥挨饿的情形可以想见,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D.尾联“填沟壑”本为悲哀之事,诗人却能以“疏放”的态度对待,而这样的人生态度却被世俗中人耻笑其“老更狂”。
(2)本诗塑造了“狂夫”怎样的形象?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哀郢①(其一)
陆游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
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
《离骚》未尽灵均②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注)①公元1166年,陆游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而被罢黜回乡。在家乡穷居四年后于公元1170年出任夔州通判。初夏,他从家乡出发,九月过荆州(今湖北江陵,为战国时楚故都郢)写下此诗。②灵均:屈原的字。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首联是说楚国远承商周两代的王业,国运由来久长,在发展鼎盛时期,曾和齐晋结盟,对抗强秦。
B.颔联是说当年章华台上的歌舞,早已寂寥无声,但是云梦泽风烟迷蒙,苍茫阔大,气象依旧。
C.颈联想象当年郢都宫殿野草滋蔓,雁群时时飞起;被盗掘的荒坟野冢,成了狐兔藏身之所。
D.这首诗通过郢都古今盛衰的强烈对比,借屈原的千古遗恨来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同时也表达出物是人非的感慨。
(2)《哀郢》这首诗运用了对比和用典的手法来抒发情怀,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公安县怀古①
杜 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②。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的公安县暂住。②此二句主要写了三国时刘备君臣的关系及吕蒙的战绩。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诗律功底。
B. 首联构思精巧,用笔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 颔联中,“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D. 整首诗层次清晰明了,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后直抒怀古情思。
2.本诗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在思想情感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1)《湘夫人》开头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的写景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蜀相》中以幽静的春景衬托出庄严肃穆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拟行路难(其四)》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您被贬, ;您被贬, 。您在政治上没有实现价值,但在文学上,您留下一座高峰,浸透了人格魅力的文学高峰。您的诗作是文学史上的珠穆朗玛峰,您的精神是文学史上的万里长河。时间飞快地流逝, , 。您,在政治的位置上,没有实现价值; 。
①它绵亘千古而不衰,历经百代而不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后人
②却带不走您留下的《离骚》
③但您的诗作《离骚》却流芳千古,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④但在文学的位置上,价值巨大,千古流芳
⑤但您的心一直牵挂着国家社稷、黎民百姓,惦念着国家的存亡
A. ⑤④①②③ B. ③④①②⑤ C. ⑤③①②④ D. ③⑤②①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