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

阅读选段,完成后面问题。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1.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今恩足以及禽兽                  及 :到达

B.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诸:之于

C.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      过:过错

D.权,然后知轻重                  权:称一称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

B.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C.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D.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3.下列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

A.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译:我不是吝惜钱财而用羊换掉牛的,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B.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译: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这就是夫子您说的吧。

C.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译: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因为不用目力;老百姓没有被爱护,是因为不肯施恩德。

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译: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

4.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

A.”保民而王”是孟子提出的中心论点,可见孟子认为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

B.孟子利用“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齐宣王“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

C.孟子用启发式解决了宣王心理上的疑难和矛盾,他告诉宣王只要有不忍之心,不用再做什么就能达到称王的目的。

D.孟子以精彩的比喻说明了“不为”与“不能”的根本区别,指出齐宣王没施行仁政,并非“不能”,而是“不为”。这些比喻十分精当生动,体现了孟子长于比喻的特点。

 

1.C 2.B 3.B 4.C 【解析】 1.此题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本题中, C项,句意为: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过,超过。 故选C。 2.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本题, A项,代词,这些,他的/代词,它; B项,用于主谓之间,取独/用于主谓之间,取独; C项,判断词,是/副词,才; D项,表原因/用来……。 故选B。 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 B项,“夫子之谓也”应翻译为“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 故选B。 4.此题考查筛选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常涉及人物行为举止、人物主张、人物情感、人物思想道德、人物性格、人物志向、人物才智、选文的综合性八类信息的筛选,做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准区间,把准对象,体情察意,切忌张冠李戴,忌断章取义,无中生有。本题, C项,“他告诉宣王只要有不忍之心,不用再做什么就能达到称王的目的”错误,孟子认为王天下的关键在于行仁政,并非其它的什么也不用做。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齐桓晋文之事》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

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1.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御:抵御,抵挡

B.王见之,曰:“牛何之?”          之:去,到

C.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易:替换

D.若无罪而就死地                    就:然后

2.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不识有诸?        诸:之乎? B.是心足以王矣    王:称王

C.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爱:吝惜 D.然,诚有百姓者  然:然而

3.下列句子中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A.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褊:狭小

B.彼恶知之?                   恶:怎么

C.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隐:怜悯

D.则牛羊何择焉?               择:选择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论语》是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B.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开办私学的教育家。像“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等,都是他成功的教学经验。

C.孔子整理过的古籍有:《诗》、《书》、《礼》、《易》、《乐》、《春秋》,也即“六经”。

D.孟子是孔子学说的集大成者,他和颜回都是孔子当时的学生。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

A.子路“率尔”言志的方式一点都不谦让,有违孔子“为国以礼”的思想;孔子的批评是委婉含蓄的,既保护了子路的自尊心又表现了自己的豁达。

B.曾皙的理想蓝图既符合儒家礼义之邦的治国理想,又符合孔子晚年隐含的出世隐居的心态,深深地打动了他,因而喟然而叹。这喟叹既表现了孔子对曾皙言志的赞许,又表现了孔子对曾皙构画的理想境界的向往,师生之间得到了感情上的交流与共鸣。

C.公西华的回答显得彬彬有礼,他可能意识到孔子对子路不够谦让的批评,说起话来谨慎得多。他愿意治理一个小国家,六七十里见方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小国,并将礼乐方面的治理让诸君子。

D.曾皙的出场不同于别的弟子,子路等人坦陈志趣时,曾皙一边聆听孔子与他们的对话,一边悠然自得地鼓瑟,这一举动恰好反映了当时师生和谐对话的气氛。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没有宾语前置句的一项:

A.居则曰:“不吾知也。” B.何陋之有?

C.异乎三子者之撰 D.忌不自信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莫春者,春服既成 B.唯求则非邦也与?

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D.异乎三子者之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