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以下不属于此的名句
A.学而时习之 B.巧言令色 C.温故而知新 D.教学相长
下面哪句话不是出自《论语》?
A.四海之内皆兄弟
B.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中每篇的题目基本上是按什么来命名的?( )
A.每篇的主题 B.每篇的开头两个或三个字
C.每篇第一章的主题 D.每篇中出现最多的词语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孔子认为应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否则人民无所适从。
B.孔子认为周“礼”非常重要,是实现仁的前提。
C.孔子认为“仁”和“礼”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D.孔子认为“礼”和刑罚相对立的。
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表明孔子的教学方法最恰当的一项:
A.启诱导发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根据《烛之武退秦师》,完成后面问题。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1.下列句子,加黑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军:驻扎)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犹:尚且)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C.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 既东封郑 (封:边界)
D.又欲肆其西封(肆:扩大)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2.下列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B.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舍郑以为东道主 D.敢以烦执事
3.下列各组句子加黒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因人之力而敝之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B.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C.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4.下列句子中,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 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① 吴广以为然 ② 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③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 ④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⑤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②⑤
5.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失其所与,不知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6.下面对各句句式特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倒装句中的介宾结构后置)
B.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
C.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
D.以乱易正,不武。(被动句)
7.下列各句中的“其”不作代词理解的一项是:
A.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B.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失其所与,不知 D.吾其还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佚之狐的话“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反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B.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
C.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
D.本文除去主体说辞部分层层深入、步步紧逼之外,首尾几个自然段的叙事,尽管文字简洁,情节的推进变化却是波澜起伏,扣人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