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异乡① 海明威
秋天,战争不断进行着,但我们再也不去打仗了。米兰②的深秋冷飕飕的,天黑得很早。转眼间华灯初上,沿街看看橱窗很惬意。店门外挂着许多野味:雪花洒在狐狸的卷毛上,寒风吹起蓬松的尾巴;掏空内脏的僵硬的鹿沉甸甸地吊着;一串串小鸟在风中飘摇,羽毛翻舞着。这是一个很冷的秋天,风从山冈上吹来。
每天下午,我们都上医院去。葬礼的仪式时常从院子里开始。我的膝关节有病,从膝盖到踝节之间的小腿僵直,没有腿肚子似的。医生说:“一切都会顺利的。小伙子,你是个幸运儿。你会重新踢足球的,像个锦标选手。”
旁边的手术椅中坐着一位少校。他的一只手小得像个娃娃的手。上下翻动的牵引带夹着那只小手,拍打着僵硬的手指。轮到检查他时,少校对我眨眨眼,一面问医生:“我也能重新踢足球吗,主任大夫?”他的剑术非常高超,战前是意大利最优秀的剑术家,但是他却没有我那么幸运。
每天,还有三个同我年龄相仿的小伙子到医院来。我们都佩着同样的勋章,除了脸上包着黑丝绢的小伙子;他在前线待得不长,所以没有得到勋章。
起初,因为我佩着勋章,那些伙伴对我颇有礼貌,问我是怎样获得勋章的。我便拿出奖状给他们看,上面尽是些冠冕堂皇的词语,诸如“RATELLANZA”,“ABNEGAZIONE”③,等等。但是,透过这些辞令,可以看出真正的含义:我的受奖仅仅由于我是个美国人。打那以后,伙伴们对我的态度有点变了。
至于那位少校,杰出的剑术家,他可不相信人是勇敢的。每当我们坐在手术椅中,他总要不厌其烦地纠正我的意大利语法。不过,他却夸奖我口语流畅。我们轻松自如地用意大利语闲聊。有一天,我对他说,意大利语一学就通,说起来挺容易,我不太有兴趣了。“嗯,不错,”少校说,“那你为什么不研究一下语法呢?”于是他就教我语法。不久,我感到意大利文完全变了样,以致当我脑子里语法概念模糊时,不敢同他交谈了。
我可以肯定,少校不相信机械治疗,可他总是按时上医院,从不错过一天。当我学不好意大利语法时,他骂我是个丢人的大笨蛋,并且说,他自己也是个傻瓜,煞费心思来教我。少校长得矮小,却笔挺地坐在手术椅中,将右手伸入机器,让牵引带夹着手指翻动,眼睛直盯着墙壁。
“要是战争结束了,要是真有那么一天的话,你打算干些什么?”少校问我,“注意,语法要正确!”
“回美国。”
“结婚了吗?”
“没有,但很想。”
“你太蠢了,”他看上去很恼火,“一个男人决不能结婚。”
“为什么,少校先生?”
“别叫我少校先生。”
“为什么男人不应该结婚?”
“不该,就是不该,”他怒气冲冲地说,“即便一个人注定要失去一切,至少不该使自己落到要失掉那一切的地步。他不该使自己陷入那种境地。他应当去找不会丧失的东西。”
他说着,眼睛直瞪着前面,显得非常恼怒、痛苦。
“可为什么一定会失掉呢?”
“肯定会失掉,”他望着墙壁说,然后,低下头看着整形器,吱吱咯咯地把小手从牵引带里抽出来,在大腿上狠狠拍几下。“肯定会失掉,”他几乎大吼了,“别跟我争辩!”接着他对看管机器的护理员叫道:“来,把这该死的东西关掉!”
他回到另一间诊室去接受光疗和按摩了。一会儿,我听见他向医生请求借用电话,后来,门关上了。他重新回到这间房间时,我正坐在另一只手术椅中。他披着斗篷,戴着帽子,径直朝我坐的地方走来,把一条胳膊搁在我的肩上。
“真对不起,”他说,一面用那只好手拍拍我的肩膀,“刚才我太失礼了。我妻子刚去世。请原谅。”
“噢……”我惋惜地说,“非常遗憾。”
他站在那儿,咬着下嘴唇。“忘掉痛苦,”他说,“难哪!”
他的目光越过我,望着窗外。接着他哭了。“我简直忘不掉悲痛。”他边说边哽咽着。然后他失声痛哭,又抬起头,茫然呆视着,咬紧嘴唇,泪流满面。接着,挺起腰,带着军人的姿态,迈过一排排手术椅,昂然而去。
医生告诉我,少校的妻子很年轻,死于肺炎;少校直到残废不能再打仗后,才同她结婚。她只病了几天。谁也没料到她会死的。在少校坐的手术椅的对面墙上,挂着三张照片,都是类似他的病例,但已整形,完全是正常的手了。我不知道医生打哪儿弄来这些照片的。我一向以为,我们这些人是第一批来试验医疗器的。不过,少校对那些照片却很淡漠,他只是向着窗外,凝望着。
(本文有删改)
[注]:①本文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②米兰:意大利西北部城市。③意大利语:意为“友爱”“克己”。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和一群伤兵每天都到医院治疗,“我”伤愈后还能踢足球,而少校这位战前意大利最优秀的剑手,战后却不能击剑了。
B.很多伤兵都得了勋章,意大利为了表示友谊,授予了“我”这个美国兵勋章,其他人因此改变了对“我”的态度,“我”感到很伤心。
C.当“我”追问为什么不能结婚时,少校怒气冲冲地告诫“我”,表情可怕,少校这种似乎不近情理的言行,表达了他的无限悲愤。
D.作者用血肉丰满的艺术典型、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洗练传神的语言、简单白描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反战思想和对和平的向往。
2.小说开头所描写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3.小说的标题《在异乡》含有多重意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用凶猛的大鸟不与一般的鸟为伍来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历史的角度看,台湾和祖国的分离只是暂时的,这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坚信祖国终将统一,台湾定能回归祖国。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一句写曹操面对大江饮酒,“_______________”一句,是对他的评价。
请你根据学过的《老人与海》一文中塑造的桑地亚哥这一形象,描述下图中的海明威头像。要求:①所写内容要能体现海明威“硬汉子”的精神、气质;②要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③运用比喻、反问两种修辞手法;④不少于100字。
阅读下面对海明威《老人与海》的评价文字,然后用上加点的词语扩展成一段议论抒情的文字,可以不考虑词序。(不少于50字)
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怎样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虽然大马林鱼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他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代价 命运 勇气 毅力 智慧 尊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小花》到《巴山夜雨》《红高粱》,从《霸王别姬》到《开国大典》《焦裕禄》……一幅幅极具张力的电影海报,勾勒出40年的__________、辉煌成就。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永远的画面——改革开放40周年电影海报展”,从浩如烟海的40年来的电影中,呈现了近180余部影片的经过精挑细选的海报、片花和获奖实物。
40年来,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__________的变化,也让中国电影取得了__________的辉煌成就。40年岁月峥嵘,( ),留下一幅幅动人的篇章。而1993年正式创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自身便是改革开放结出的硕果。
电影节期间,为期两周的专题展览,通过“传承、荣耀、开拓、绽放、步伐、奋进、新时代新起点”七大板块,致敬优秀与经典,缅怀大师与前辈。
“传承”板块开宗明义,以“三代影人同竞技”为核心,表现改革开放初期,老中青三代导演各展才华。从《小花》的温情到《巴山夜雨》的怀旧,从《骆驼祥子》的磨难到《乡音》的愁绪,一大批呼唤人性、反思历史、剖析现实的佳片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动人心魄 天壤之别 举世闻名 应运而生
B.惊世骇俗 翻天覆地 举世瞩目 水到渠成
C.动人心魄 翻天覆地 举世瞩目 应运而生
D.惊世骇俗 天壤之别 举世闻名 水到渠成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40年来浩如烟海的电影中,精挑细选近180部影片的海报、片花和获奖实物予以呈现
B.从浩如烟海的40年来的电影中,呈现了近180部影片的经过精挑细选的海报、片花和获奖实物
C.从浩如烟海的40年来的电影中,精挑细选近180部影片的海报、片花和获奖实物予以呈现
D.从40年来浩如烟海的电影中,呈现了近180部影片的经过精挑细选的海报、片花和获奖实物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几代中国影人付出了几多艰辛 B.几代中国影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
C.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 D.中国人民付出了几多艰辛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他现在身体又痛又发僵,他的伤口和身上一切用力过度的部分都由于夜里的寒冷而痛得厉害。他想:我希望我不必再去跟它们斗啦。我多么希望我不必再跟它们斗呀。
②可是到了半夜的时候,他又跟它们斗起来,这一回他知道斗也不会赢了。它们是成群結队来的,他只看到它们的鳍在水里划出的纹路,看到它们扑到死鱼身上去时闪现的磷光。他用棍棒朝它们的头上打去,听到上下颚裂开和它们钻到船下面去咬鱼时把船晃动的声音。凡是他能够感觉到的、听见的,他就不顾一切地用棍棒去劈。他觉得有什么东西抓住了他的那根棍子,随后棍子就丢掉了。
③他把舵把从舵上拽掉,用它去打,去砍,两只手抱住它,一次又一次地劈下去,但是它们已经蹿到船头跟前去咬那条死鱼,一忽儿一个接着一个地扑上来,一忽儿一拥而上,当它们再一次折转身扑来的时候,它们把水面下发亮的鱼肉一块一块地撕去了。
④最后,一条鲨鱼朝死鱼的头上扑来,他知道一切都完了。于是他用舵把对准鲨鱼的头打去,鲨鱼的两颚正卡在又粗又重的死鱼头上,不能把它咬碎。他又迎面劈去,一次,两次,又一次。他听到舵把折断的声音,再用那裂开了的桨把往鲨鱼身上戳去。他觉得桨把已经戳了进去,他也知道把子很尖,因此他再把它往里面戳。鲨鱼放开鱼头就翻滚着沉下去。那是来到的一大群里的最后一条鲨鱼。它们再也没有什么东西可吃了。
⑤老头儿现在简直喘不过气来,同时他觉得嘴里有一股奇怪的味道。这味儿带着铜腥气,甜滋滋的,他一时间害怕起来。他担心了一会儿。不过那种味道并不浓。
⑥他往海里啐了一口唾沫,说:“吃吧,Galano。做你们的梦去,梦见你们弄死了一个人吧。”
⑦他知道他终于给打败了,而且一点儿补救的办法也没有,于是他走回船梢,发现断了的舵把有缺口的一头还可以安在舵的榫头上,让他凑合着掌舵。他又把麻袋围在肩膀上,然后按照原来的路线把船驶回去。现在他在轻松地驶着船了,他的脑子里不再去想什么,也没有感觉到什么。什么事都已过去,现在只要把船尽可能好好地、灵巧地开往他自己的港口去。夜里,鲨鱼又来咬死鱼的残骸,像一个人从饭桌子上捡面包屑似的。老头儿睬也不睬它们,除了掌舵,什么事儿都不眯。他只注意到他的船走得多么轻快,多么顺当,没有其重无比的东西在旁边拖累它了。
1.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把舵把从舵上拽掉,用它去打,去砍”中的“拽”“打”“砍”表现人物精神。
B.“像一个人从饭桌子上捡面包屑似的”一句运用比喻手法描写了鲨鱼来咬死鱼的情景。
C.第④段中“用那裂开了的桨把往鲨鱼身上戳”的情景属于细节、动作描写,能表现老人战斗到底的精神。
D.选段中对老人的描写,大量采用了动作、心理和语言描写。
2.第⑥段中的“吃吧,Galano。做你们的梦去,梦见你们弄死了一个人吧”,反映了老人怎样的内心世界?
3.老人在与鲨鱼搏斗后,认为“他终于给打败了”。联系全文,谈谈你是怎样看待老人的这一认识的。
4.联系全文思考,作者笔下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典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