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本文除了表达对侄儿十二郎去世的悲伤外,还表达了哪些悲情?

本文除了表达对侄儿十二郎去世的悲伤外,还表达了哪些悲情?

 

【观点一】强调骨肉亲情关系。名为叔侄,却情同手足,“两世一身,形单影只”。老成先逝,子女幼小,更显家族凋零,振兴无望。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当时,会引起韩愈的切肤之痛是理所当然的。 【观点二】悲叹家族人丁不兴。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庭之事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 【观点三】表达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生命如此脆弱,所谓的人生目标、人生理想到哪里去找?一切终归虚幻,一切终归无常,一切都是无知。半世劳苦、碌碌奔波又到底得到了什么呢?侄儿已先去,于他也许并不痛苦,可是生者却要时时刻刻将亲人亡故的沉痛在有生之年细细咀嚼,真是生不如死啊! 【观点四】内心负疚之情。见嫂亡故之后,自己作为叔叔,对侄儿负有不可推卸的照顾责任,更何况自己从小由兄嫂抚养长大,于情于理都应该照看好侄儿。可是仔细想一想,自己这些年到底为他做了些什么呢?而这种愧疚又是无从补偿的,料理后事、代抚遗孤也只能让自己负疚的心得到些许安慰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首先要从整体上对文章进行把握,然后再抓住文章中的关键性语句进行分析。而且文章的情感往往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把握时一定要全面。 文章的开头写到自己父母早亡,而自己由兄嫂抚养长大,而自己的兄长在中年时就去世了,韩氏两世一身,而如今十二郎又在壮年时去世,自己的孩子和十二郎的孩子还年幼,而现在能支撑韩氏家族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了,但自己身体衰弱、精神衰微,所以作者除了抒发对十二郎去世的悲痛之情外,还抒发了家族的人丁不旺的悲凉之情。 作者父母早亡,由兄嫂抚养长大,而兄长中年去世,只有自己和十二郎相依为命,所以自己和十二郎名为叔侄,却情同手足。而如今十二郎也在壮年时早早地去世,韩氏家族人丁不旺,这在注重门庭家道的当时,引发了作者深深的悲痛之情,所以还强调骨肉亲情关系。 文章第三段回忆了自己和十二郎的散会三别,最后竟成了永别。十二郎活着的时候,作者之所以没能和他生活在一起,是因为作者要谋求升斗之俸禄,没想到十二郎在壮年的时候传来去世的噩耗,在十二郎去世的打击下,作者也没有在世上奔忙的心思了,所以表达了作者自身的宦海沉浮之苦和人生无常之感。 作者和十二郎名为叔侄,却情同叔侄。作者从小父母早亡,从小由兄嫂抚养长大,兄嫂亡故之后,于情于理是自己应该照顾好侄儿十二郎,但是自己为了谋求俸禄,和十二郎聚少离多,甚至连十二郎生病的时间,因什么病而去世,去世的时间作者都不清楚,所以作者对十二郎怀有深深的愧疚之情,而这种愧疚又是无从补偿的,料理后事、代抚遗孤也只能让自己负疚的心得到些许安慰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本文并非连续抒情,而是把难以抑制的悲哀融于家常琐事之中,请试着分析这种抒情特点。

 

查看答案

请全面理解以下句子:十二郎之死,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反反复复地推究其死因、推测其死期、疑死讯非真而梦?

 

查看答案

解释重要词句。

(悬其所极)

(顷)

(伊、颍)

(尚飨)

 

查看答案

解释重要词句。

(凭)

(窆)

(尤)

(彼苍者天)

 

查看答案

解释重要词句。

(吊)

(终丧)

(并)

(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