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二郎 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这里以行第称呼韩老成。“郎”,唐代口语,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又称郎子。
(2)季父 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来表示长幼之序,如伯夷、叔齐,再如孔子字仲尼,是因他排行第二,故字中有“仲”。孟者,《说文》中有“孟,长也。”即孟在排行中指最年长的。仲者,《说文》中有“仲,中也。”即仲在排行中指居中的。季者,《说文》中有“季者,少称也。”如季叔,后引申为最后、末尾,如季军。
(3)孤 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人。
(4)所怙 指所依靠的父亲(其实也包括母亲)。语出《诗经》:“无父何估?无母何恃?”失怙,指死了父亲;失恃,指失去母亲。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1)“告汝十二郎之灵”翻译为:告慰你十二郎的魂灵。十二郎,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这里以行第称呼韩老成。“郎”,唐代口语,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又称郎子。
(2)“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翻译为:叔父韩愈在听说你去世后的第七天,才得以含着哀痛向你表达诚意。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来表示长幼之序,如伯夷、叔齐,再如孔子字仲尼,是因他排行第二,故字中有“仲”。孟者,《说文》中有“孟,长也。”即孟在排行中指最年长的。仲者,《说文》中有“仲,中也。”即仲在排行中指居中的。季者,《说文》中有“季者,少称也。”如季叔,后引申为最后、末尾,如季军。
(3)“吾少孤”翻译为:我自幼丧父。孤,指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人。
(4)“不省所怙”翻译为:不知道父亲是什么模样。所怙,指所依靠的父亲(其实也包括母亲)。语出《诗经》:“无父何估?无母何恃?”失怙,指死了父亲;失恃,指失去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