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读《论语》这一章,你觉得孔子是怎样的一位老师?结合子路等人的问答,分别说说孔子和...

读《论语》这一章,你觉得孔子是怎样的一位老师?结合子路等人的问答,分别说说孔子和他的四位学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孔子:①孔子循循善诱,和他的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他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不要因老师比他们年长就不敢说,并在日常谈话中,引导学生立志,关心国家政事。②孔子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子路性格直率,孔子在他言志之后,并没有当面批评他不谦虚,而是笑笑(“哂之”);冉有、公西华性格谦虚,孔子对他们的志向没有表态;曾点智慧稳重,在他描绘了理想蓝图之后,孔子毫不掩饰地说“吾与点也”。③孔子正面教育学生,晓之以理。他对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评价,高屋建瓴,将他们的认识引导到“礼治”上,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子路:自信而率直,这可以从他“率尔而对”的神态中窥见。还可以从他给自己选择的十分困难的处境及“大治”的社会理想中把握他的性格。冉有、公西华:冉有是个谦虚的人,他坦言自己能力不足用礼乐教化人民的事情只有等待修养更高的君子来完成。公西华也是谦虚谨慎的人,可以说他比较内敛,这可以从他“非曰能之,愿学焉”的做事态度表现出来。曾晳:从容有礼,且颇有头脑,他“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然后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暮春郊游的图景,这既是他的人生理想,也可以说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的社会理想,只是他用了一种委婉的方式表达出来。 【解析】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能力。把握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文本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文本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本题考查的是孔子和他四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孔子的性格特征:如,由原文“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可知,孔子引导学生不要因老师比他们年长就不敢说,说明孔子善于引导鼓励学生;由原文“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可知,孔子善于鼓励学生,让他们畅所欲言,发表治国之见,这些表现了孔子和学生关系融洽的一面。如,由原文“子路率尔而对曰:……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可知,孔子了解子路的直率,所以对他的答话没有嫌弃,只是“哂”之;在冉有、公西华答话之后,孔子没有立即评价,只在最后说“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可知孔子深知这两个学生谦虚谨慎,但是又把他们思想引导到“以礼治国”上;当曾晳为孔子描绘“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画面时,孔子赞同地说了句“吾与点也”,没有掩饰。从这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位善于鼓励学生,循循善诱;善于教育学生,了解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晓之以理的好老师。子路、冉有、公西华在孔子的引导之下,阐述了各自的志向。我们从“子路率尔而对曰”分析。“率尔”,有直率、轻率之意。一方面,子路的回答确实是很直率,没有遮掩,没有做作,但在直率的背后,更是一种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给人一种鲁莽的感觉。“千乘之国……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三年的时间,就能让一个外有敌犯、内有饥荒的中等国家变成人人作战勇敢,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吗?在肯定的语气、坚定的信心的背后,隐隐透出一种性格的不成熟和思想的不成熟,这恰恰表现了子路鲁莽、轻率的特点。冉有:由原文“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可知,冉有说的国家比子路说的中等国家要小,表现了他的谦虚和谨慎。由原文“比既三年,可使足民”可知,他把三年之后取得的政绩的范围仅限在“足民”之上,至于“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则要等待“君子”之人来治理,表现了冉有的谦虚谨慎。公西华:公西华的回答是“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意思是我不敢说能做什么,愿意学习罢了。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及朝见天子的时候,我愿意穿戴好礼服礼帽,做一个小小的司仪。根据后文“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可知,孔子认为,如果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小相,那么,谁又能给诸侯做大相呢?由此可见,公西华谦恭有礼而且富有才华。曾晳:曾皙用富有诗意的语言“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描绘了一幅民风趋淳,民德归厚,天下太平的“和谐图景”它与孔子以“礼乐”治理天下的社会理想相吻合。从中可以看出曾晳从容有礼的一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志向的评价是怎样的?

 

查看答案

请赏析以下句子的含义:“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查看答案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这里夫子为何要赞赏曾皙?

 

查看答案

结合图片请赏析以下文句:“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查看答案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以上句中“何伤乎”寥寥三字有何深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