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古代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喜欢用典。用典包括引用或化用前人诗文成句、引用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两种形式。为何诗人们青睐典故呢?因为用一个典故,①__________,是符合诗歌的精练原则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几句从字面上看是很浅显的,②__________:战国时代赵国老将廉颇面对赵王派来的使者时“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表明他宝刀未老、希冀报国的愿望。懂得了这一点,③__________。
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咏怀古迹》(其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点出了王昭君的出生地。
(2)《秋兴八首》(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语双关,既写自然的风浪,又暗指社会的风浪,表现了诗人的不安。
(3)《咏怀古迹》(其三)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琵琶曲调点明“怨恨”的主题。
(4)杜甫在《登高》中借落叶与江水来渲染秋景的苍凉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该公司领导表示,他们将遵循文明施工原则,加快施工进度,以早日造福于本市黎民苍生。
B.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称,俄方政府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地区冲突,不能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
C.妈妈对小明说:“既然你身体微恙,那就给老师打个电话,请半天假,在家里好好休息一下吧。”
D.欣闻田教授执教五十周年纪念会召开,本人因事不能躬逢盛事,谨此电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宋代诗人登上诗坛时,他们仰望唐诗,发现其中有无穷的宝藏可为学习的典范,同时也感受到了沉重的心理压力,他们必须______,才能走出唐诗的阴影。宋人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对唐诗并未亦步亦趋,而是有因有革,这才有了宋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宋代许多诗人的风格特征,相对于唐诗而言,都是新生的。比如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都可视为对唐诗风格______的结果。宋代诗坛还有一个整体性的风格追求,那就是以平淡为美。苏轼和黄庭坚______被看作宋诗的典型代表,苏轼论诗最重陶渊明,黄庭坚则更推崇杜甫晚期诗的平淡境界,苏、黄的诗学理想是______的。苏轼崇陶,着眼于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黄庭坚尊杜,着眼于晚期杜诗的“平淡而山高水深”。可见他们追求的“平淡”,实指一种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一种炉火纯青的美学境界。唐诗的美学风范,是以丰华情韵为特征,而宋诗以平淡为美学追求,既是对唐诗的深刻变革,也是求新求变的终极目标。宋人经过巨大努力后,宋诗终于能够与唐诗并驾齐驱,成为古典诗歌史上的两大典范。宋诗与唐诗既各树一帜,又互相补充,成为古典诗歌美学的两大范式,对后代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独树一帜 边缘化 一时 殊途同归
B.另辟蹊径 边缘化 一向 不期而遇
C.独树一帜 陌生化 一时 不期而遇
D.另辟蹊径 陌生化 一向 殊途同归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唐诗作为参照对象推动了宋诗的创新
B.在宋诗进行创新时,唐诗一直是参照对象
C.宋诗的创新以唐诗为参照对象
D.唐诗成了宋诗进行创新的参照对象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宋人经过巨大努力后,宋诗终于能够与唐诗并驾齐驱,成为古典诗歌史上的两大典范之一。
B.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宋诗终于能够与唐诗并驾齐驱,成为古典诗歌史上的两大典范之一。
C.宋人付出了巨大努力,使宋诗终于能够与唐诗并驾齐驱,成为古典诗歌史上的两大典范。
D.经过宋人的巨大努力,使得宋诗终于能够与唐诗并驾齐驱,成为古典诗歌史上的两大典范。
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
B.“青冢”指昭君墓,因传说其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后来,“青冢”一词含义逐渐扩大,泛指坟墓。
C.单于是契丹人对他们部落联盟首领的专称。此称号始创于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契丹灭亡。
D.诗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形式、格律都比较自由。近体诗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分为绝句和律诗。
下列诗句中,从修辞手法的角度来看,不是对偶的一项是( )
A.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B.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C.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D.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