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一 同意。这一对比喻的不足在于静滞,欠缺激发读者联想、想象的神韵和魅力,如果与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苏轼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种动态画面,神来之笔相比就逊色了。这也有点儿像同是喻庐山瀑布,徐凝的“白练”(“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就比不上李白的“银河”(“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观点二 不同意。“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缸”中的比喻有着稚拙的趣味。用“絮帽”喻山头的“晴云”,用“铜钲”喻树梢的“初日”,从形态、色彩等主要方面看都很贴切。虽然“究非雅字”,但用在一首描摹山野田家生活的诗里,也别有趣味。如果说“颇拙”,那也抽得有趣,抽得自然。试想,春雨乍停,晴空白云,新树初阳,诗人在去往杭州的山路上,边走边看,内心充满着新鲜感和喜悦之情,甚至焕发出几许天真童趣,于是“絮帽”“铜钲”这两个孩童式的比喻脱口而出,别有情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文本、提出自己见解的基本能力。这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要首先明确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着文本的具体内容,联系现实生活,阐述自己的理解与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探究的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章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
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和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
本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态度,是同意还是不同意。然后根据题干要求,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陈述理由。
如果同意,可以借用题干中两位评论家的观点,一个是“拙”,也就是不巧妙,可以联想自己学过的经典的比喻与此进行对比,证明这个比喻并不巧妙;另一个是“究非雅字”,也就是俗气,缺少了诗歌应有的文雅之气,也就缺少诗歌的神韵和魅力。
如果不同意,可以分析此比喻的“拙”,并非“笨拙”,而是“稚拙”“朴拙”,另有一种朴素的趣味;也可以从比喻本身分析,“絮帽”“铜钲”,从形态、色彩等主要方面看都很贴切;也可以语境上分析,诗人描摹的人农家的生活,两个比喻正是与此相称,如果太雅反而不美;也可以从情感角度分析,诗人内心充满儿童般的快乐,此正是其心情的体现,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