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游东山记 [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游东山记

[明]杨士奇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遭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注]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原文有删改)

(注)丘:坟墓。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B.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C.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D.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洪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此后形成制度。

B.朔,农(夏)历每月最后一天。

C.慢,慢词,是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它与小令一起成为宋代词人最为常用的曲调样式。

D.戊子,戊子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25个。天干与地支相配以纪日、纪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隐溪隐逸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虽然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因为事务繁忙,一直未能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

D.文章主要记述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感伤。

4.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2)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

 

1.B 2.B 3.C 4.(1)老人知道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不需要(它们)了。”(于是我们)各自揣着书离开了。 (2)立恭折断竹子,凿出孔吹了起来,发出洞箫一样的声音。 【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应对此类问题,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相反的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 “及期”,翻译为“到了约定的日期”,此处可断可不断,“不果行”,翻译为“未能如约前往”,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因此“行”后要断开,这样就可以排除A项和D项;比较B项和C项,“始命笔追记之”中的“之”为“追记”的宾语,必须在“之”的后面断开,因此可以排除C项。译文:到了约定的日期,我又生病了,未能如约前往。过了不久,我返回庐陵,临行前特地到立恭府上留宿话别,这才动手追记东山之行。还没写完,立恭拿去读,痛哭不已;我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于是再次搁笔。 故选B。 2.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对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的选拔、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域划分、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与课本注释相关的内容。 B项,“农(夏)历每月最后一天”错误,朔,农(夏)历每月初一。 故选B。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本类题型设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错位、语句翻译错误、手法错误等。做题时要回归语境,理解翻译选项涉及的相关句子,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C项,“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错误。根据第7段内容,作者应是在隐溪先生去世后不久,在立恭府上留宿话别时就动笔写的。 故选C。 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 (1)“识”,知道、了解;“无用”,不需要;“怀”,揣着。 (2)“折”,折断;“窍”,名词作动词,凿出孔;“作”,发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

(2)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查看答案

下面对文中的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夜间燃的火叫烽,白天烧的烟叫燧。

B.榭,①建筑在高土台上的木屋。多为游观憩息之所。②古代的讲武堂。③藏乐器之所。

C.州治,州的官署所在地。治,旧时称地方政府所在地为“州”。州,和郡、县相同。

D.奉化军,五代后唐同光元年设立,治清苑县,天成三年升奉化军为泰州,仍治清苑。后周显德六年废。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岸土赤而

A.敏而好学,不下问 B.吏民,封府库

C.天下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D.欲因此时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信造化之尤物 B.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

C.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 D.冬夏晴雨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特起           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B.自数十里外望之     之二虫又何知

C.若稍饰楼观亭榭   乱易整,不武

D.突兀已           母立于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