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关于“白居易的诗歌理论”的材料。请根据上下文,在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句不超过20个字。
白居易一生不仅留下近3 000篇诗作,还提出了一整套诗歌理论。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著名论点。情是诗的内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义是诗的社会效果。他分析了诗歌创作中的感情活动,说:“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发于吟咏,而形于歌诗矣。”又说:“乐者本于声,声者发于情,情者系于政。”认为情感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密切联系当时社会的“政”。
请根据白居易的诗句“绕船月明江水寒”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80个字左右。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不久前我向局长您递交了辞去主任一职的申请,承蒙惠允,不胜感激。
B.下周举办首届校园艺术节,欢迎广大师生届时莅临活动中心,积极参加。
C.教了几十年书,我虽然业绩平平,但还是教出了几个高足,略感欣慰。
D.春节来临,学生会倡议:不在城区燃放烟花爆竹,全体同学要率先垂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以服务公众为主的教育资源,现代博物馆应该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不仅要鼓励寻常百姓常来参观,更要让学者精英来雅玩品鉴。
B.回归祖国怀抱20年以来,香港特别行政区已然成为成功践行“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在实现祖国统一等方面彰显出无与伦比的生命力。
C.针对廉价药短缺问题,专家建议,制定全国统一的廉价药品目录,并建立廉价药品浮动定价制度,在保障企业利润的同时合理控制药价。
D.《舌尖上的中国》讲述的河南三门峡的“穿山灶”,可同时放置七口锅,蒸煮炖焖并且保温,能很快做出七道热菜,是一种十分高效的烹任方式。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白居易与琵琶女都有起伏的生活经历,一番交谈,一曲曲内涵丰富的琵琶乐音后,诗人与琵琶女彼此都有相见恨晚的慨叹。
②家风是读懂中国文化密码的一本书,良好的家风是无声的教诲。无论岁月如何更迭,家风对于我们来说从来没有情随事迁的陌生感,始终在人们的精神血脉中绵延流淌。
③电视剧《大宅门》里白景琦从济南返回京城家里时,父亲已去世。在灵堂前,他并没有号啕大哭,导演也没有用哀乐来渲染,只是让他做了一个点燃父亲生前所用烟袋跪献灵前的动作。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一场戏很能表现人物的性格。
④你我都出门在外辛苦打工,虽然咱俩的家乡隔着几座山、几条河,以前也没有见过面,可是相逢何必曾相识。
⑤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
⑥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城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①③⑥ D.②⑤⑥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
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
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
D.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
2.下列对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拢”一句描写琵琶女在弹奏时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
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急雨”“如私语”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
C.“大珠”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感觉
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好的视觉形象,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
3.对选段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
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声暂歇”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银瓶”“铁骑”两句表现了“声暂歇”后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
D.“曲终”“四弦”两句写音乐进入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
4.文段开头对琵琶女出场前的描写有何作用?
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为什么琵琶女有如此表现?这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