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红楼梦》第五回中有这样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

《红楼梦》第五回中有这样的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是谁的判词?历来人们对“一从二令三人木”有各种不同的解说,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概括。

 

这段判词写的是王熙凤。其中的“一从”是指王熙凤在贾府顺从最高统治者贾母;“二令”是指她在贾府可以发号施令;“三人木”的“人木”合成一个“休”字,是指她最终是要被休弃的。 【解析】 本题考查阅读理解文学名著的能力。做这类题目,不仅要对名著的主要情节、重要人物有所了解,还要对与主要情节、重要人物有关的细节内容保持必要的关注。王熙凤是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人物,贾琏的妻子,王夫人的内侄女,贾府通称凤姐、琏二奶奶,金陵十二钗之一。她长着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在贾府掌握实权,为人心狠手辣,做事决绝,在高鹗续后四十回中最后病逝。“一从二令三人木”,说法不一,或说贾琏对王熙凤始则听从,继则对凤姐命令,指手画脚,这在从前是不可能的。最终休了凤姐,将平儿扶正(人字和木字和在一起是个休字)。或说“休”字应作“休矣”讲,指王熙凤死去。或说“一从”是指王熙凤在贾府顺从最高统治者贾母;“二令”是指她在贾府可以发号施令;“三人木”的“人木”合成一个“休”字,是指她最终是要被休弃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简述“香菱学诗”这一情节。

 

查看答案

《红楼梦》中,史湘云规劝贾宝玉要走“仕途经济”之路,贾宝玉听得逆耳,并强调说:“林妹妹不说这些混账话”这句话偏又让林黛玉在暗中听到,她“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林黛玉感到“喜”和“惊”的分别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列对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林黛玉进贾府当日没有见到两个舅舅。贾赦推托身体有恙,不方便见黛玉;而贾政则由于公务繁忙,所以也未见黛玉。

B.妙玉虽出身苏州官宦家庭,但因自幼多病,入了空门。后来贾府兴建大观园,预备元春省亲,下帖请妙玉进贾府,入住栊翠庵。

C.宝玉生日,大家做“占花名”游戏。宝钗掣出一支牡丹花签,题着“艳冠群芳”,诗句“任是无情也动人”;黛玉掣出一支芙蓉花签,题着“风露清愁”,诗句“莫怨东风当自嗟”。

D.尤三姐容貌出众,性格刚烈,爱慕柳湘莲。后以贾琏为媒,收到湘莲赠与的信物“鸳鸯剑”。后来,湘莲得知三姐身世来历后索剑退亲,尤三姐当着湘莲面横剑自刎以表清白,湘莲后悔不迭,出家当道士去了。

 

查看答案

下列对《红楼梦》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痛恨“八股”,不喜欢所谓的“正经书”,认为“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了”。这些言谈举止无不表现了贾宝玉个性的叛逆。

B.王熙凤“明是一把火,暗是一把刀”,在得知贾琏与尤二姐好上后,她明里把尤二姐接来照顾,背地里却使坏,致使尤二姐被迫自缢身亡。

C.贾政一心指望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曾以《论语》《孟子》这两部经典为主考量宝玉学问,结果发现宝玉乱改经典语句,这让他大失所望。

D.惜春理家主要做了两方面改革:一是裁撤重复支出,严格财务纪律,禁止破例冒领;二是将大观园里的田地等发包给专人管理以增加收入。

 

查看答案

下列对《红楼梦》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贾政亲自执板,狠命下手,将宝玉打得气弱声嘶,亏得王夫人赶到才及时阻止,而后贾母赶到并厉声训斥贾政,贾政下跪赔罪,又见宝玉挨打后的惨状,自悔不该下毒手,打到如此地步。

B.宝玉和晴雯拌嘴,袭人来劝解,越帮越忙,恰宝钗到来,袭人戏称“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一口气不来,死了,倒也罢了”。宝钗笑道:“你死了,别人不知怎么样,我先就哭死了。”宝玉则道:“你死了,我做和尚去。”宝钗将两个手指头一伸,抿嘴笑道:“做了两个和尚了!”

C.初秋季节,探春写信给宝玉提议结社作诗。恰好贾芸为孝敬宝玉送来两盆白海棠,于是成立了海棠诗社。李纨“自举掌坛”任社长,首次活动便是“咏白海棠”,以薛宝钗的诗为魁。

D.赵姨娘的弟弟赵国基死了,管家媳妇们欺负探春年小,翘首观望探春如何处事。探春按旧例赏银二十两。赵姨娘过来抱怨,嫌给得少,连袭人都不如,没有脸面,探春义正词严地反驳,两人大闹了起来。

E.刘姥姥在贾母处讲村野故事,宝玉与姐妹们也都在这里坐着,他们何曾听见过这些话,自觉比那些先生说的书还好听。刘姥姥见贾母与哥儿姐儿们都爱听,更是尽心尽力,将自己的经历见闻都一五一十地说出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