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是反映明清之际女性诗歌教育的绝佳典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楼梦》是反映明清之际女性诗歌教育的绝佳典范。从红楼女子的诗教,我们可以窥探出中国古代诗教在女性身上绽放出的零星光芒。

女性美德的培养是中国古代女子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明清时期女子教育观念处于矛盾之中,虽有一些开明之士从“由礼而通诗”的角度肯定女子研习诗文,但只有文化素养较高的家庭认为教女子识文断字有助于“见礼明透”。红楼女子的诗歌教育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并体现出对固有女性德性诗歌教育的反击。红楼女子身份不同,地位悬殊,但唯有在诗词面前,她们有了乐趣,有了美好,有了平等,有了尊严。

红楼女子能接受到包括“诗教”在内的良好教育。元春入宫前自幼系贾母教养,贾府三春也都有专门的塾师,黛玉在进贾府前也有贾雨村作过她的私塾老师,宝钗读书识字较之其兄竟高过十倍。同时,贾府的读书环境和读书氛围为她们提供了良好的诗教环境。此外,家庭戏曲演出的熏陶,也为她们接受诗歌教育提供了方便,尤其是《牡丹亭》《西厢记》等优秀戏曲中的曲词诗句,更能够感染人,形成艺术共鸣。这些均可见当时富贵人家女子的启蒙教育情况。

在大观园中,诗教更是无处不在。诗歌是她们的生活方式,也是有趣的学习模式。大观园中五次结诗社;每逢节日庆祝更是要命题限韵写诗,评出魁首。这种结社做诗、联诗赛诗活动,是宝玉和女孩子们经常拿来闲遣时光的游戏。即使是最普通的女孩子香菱也习诗,在黛玉“不愤不启”“不俳不发”的教导下,几日后便能谈出些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学习切磋,实际上就是诗歌创作中面向现实、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教育过程,对女子诗教成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红楼女子因足不出户,其诗词创作往往多是对景物情状的摹写与感慨,如黛玉的《桃花行》《秋窗风雨夕》和宝钗的《咏海棠》《忆菊》。这些诗作往往表现出女子细腻的内心和高 水平的审美鉴赏力。在诗歌风格上,除宝钗的“含蓄浑厚”“温雅沉着”外,整体上都偏阴柔,如黛玉的《葬花吟》。在作诗手法上常引用或化用唐人诗句,如黛玉的“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化用了白居易的“耿耿残灯背壁影,萧萧暗雨打窗声”,薛宝钗在《牙牌令》其四中的“水荇牵风翠带长”引自杜甫的《曲江对雨》。

陈东原在《中国妇女生活史》中指出:“清代学术之盛,为此前所未有,妇女也得沾余泽。”此时期女子教育的内容涉及广泛,以诗词教育最甚。其原因是女子比较感性,诗词的艺术魅力与女性自身的心理特性相契合。据统计,专门收录清代妇女诗集的作品就有多部,可看出清代女子诗词创作之盛。

红楼是明清女子诗教一隅。纵观明清之际,虽然正统礼教观念始终压抑着女子的才情与热情,但是思想进步的大家们,为女子读书而辩护,并亲自任闺塾师,使得越来越多的女子享有了受教育的权利,出现了大量以诗才彰显的女子,如有着“林下风者”之誉的黄媛介、江南才女吴藻等,她们著作存世的背后,无疑是女子诗歌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

(选自刘娜《<红楼梦>中的女子“诗教”》,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红楼梦》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教的光芒,是明清之际诗歌教育的典范。

B.红楼女子的诗歌教育依然沿用了固有女性德性诗歌教育的内容和方式。

C.家庭戏曲演出的熏陶是当时富贵人家女子接受诗歌启蒙教育最重要的方式。

D.红楼女子的诗教既有贾府读书环境的影响,也有在生活中学习切磋的因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红楼女子的诗教为例,文章主要论述明清时期女子教育观念的矛盾。

B.“香菱学诗”的例子证明了学习交流对女子诗教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C.文章从内容、风格和作诗手法等角度阐述了红楼女子的诗歌创作情况。

D.清代女性诗人和女性诗集的大量出现是女子诗歌教育发展的重要证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红楼女子主要以家庭成员之间学习切磋和借签前人诗作的方式来提升创作水平。

B.清代女子诗词创作之盛,与女性的心理特性相关,也是女子诗教发展的必然结果。

C.明清之际,更多女子享有受教育的权力,得益于思想进步的大家们所做的努力。

D.红楼女子摆脱了正统礼教观念束缚,因而彰显诗才,表现出高水平的审美鉴赏力。

 

1.D 2.A 3.D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A项,“是明清之际诗歌教育的典范”以偏概全,原文第一段“是女性诗歌教育的绝佳典范”。 B项,“依然沿用”表述错误,原文第二段“体现出对于固有女性德性诗歇教育的反击”。 C项,“接受启蒙教育最重要的方式”表述错误,原文第二段“此外,家庭戏曲演出的熏陶,也为她们接受诗歌启蒙教育提供了方便”。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文章主要论述明清时期女子教育观念的矛盾”分析错误,文章主要论述的是明清时期女子诗歌教育的发展。 故选A。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D项,“因而彰显诗才”强加因果,并且“红楼女子摆脱了正统礼教观念的束缚”无中生有。 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熊孩子”学生该咋治?老师手中的惩戒权怎么用?一直以来争议不断!11月22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对中小学教师可行使的一般惩戒、较重惩戒、严重惩戒和不可进行的惩戒措施,拟定了详细要求。

站在三尺讲堂,老师们如何使用手中“戒尺”?意见稿中明确,教育惩戒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职权。那么,这把“戒尺”应该如何使用?惩戒的权限又该如何界定?

征求意见稿发布后,众多网友针对教师的惩戒权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人支持严惩“熊孩子”,也有人担心,惩戒权的使用如何把好“度”。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请给老师、家长、学校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小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查看答案

下面是《人体不同姿势腰椎受力情况表》,请择取图表中最能说明人体姿势与腰椎受力情况关系的三点信息,用文字进行概括说明。每条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每个人晚上睡觉时都会有4-5段的做梦时期。人在做梦时眼睛虽然闭着,____,因此做梦的时间也被称作快动眼睡眠期。如果一个人在快动眼睡眠期总是醒来,那么第二天早晨起来就会感觉疲劳、不清醒。

生物钟可以保证人类规律睡眠,而褪黑素是影响生物钟的首要因素,褪黑素一般会在睡前3个小时开始释放,达到峰值的时候就是____。一个人褪黑素分泌规律的稳定性越好,睡眠维持得就越好。褪黑素分泌规律的表现就是白天在谷值,晚上在峰值。如何保证褪黑素白天在谷值?专家说,褪黑素最怕太阳光,所以一定要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月17日,经习近平主席批准军队增派的2600名医护人员全部抵达武汉。近一个月来,“战”字成为高频词,占据各大媒体。这场疫情防控的      ,是人民军队听从统帅号令、践行初心使命的实际行动,是人民军队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

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子弟兵总是奔向最危险的地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后,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部署,军队迅速     了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紧急抽组精兵强将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在疫情面前,人民子弟兵       、日夜奋战。疫情突如其来,这个看不到敌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

面对疫情,人民子弟兵“硬核”支援,在特殊战场上扬我军威,汇聚成同心协力、英勇奋斗、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阻击战  爆发  启动  前仆后继

B.狙击战  爆发  启用  全力以赴

C.阻击战  暴发  启动  全力以赴

D.狙击战  暴发  启用  前仆后继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而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

B.既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也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

C.不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而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

D.不仅是对我军战斗力的一次特殊检验,更是对各级指战员初心使命的考验。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是对人民军队掌握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的重大检验。

B.是人民军队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的重大检验。

C.是对人民军队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的重大叩问。

D.是对人民军队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能力和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思想作风和战斗精神的重大检验。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将“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对待从师学习的态度进行了一番比较:聪明才智远远超出一般人的“古之圣人”,“_________”;聪明才智远远不及古代圣人的,“今之众人”,“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的客人,心中疑虑消除,于是和苏轼“__________________”,跟文章开头的“泛舟”“月出”遥相呼应。

(3)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委婉含蓄地表明自己虽遭权贵排挤,仍信心不灭,希望有一天被朝廷起用,为国效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