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规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每个人心中都要有自己做人的底线。在小人横行、阿谀奉承之风盛行的北宋官场里,周敦颐坚守良知,洁身自好,最终流芳百世。当然,盲目地遵守规则也不行。比如,长辈命令你去做坏事,你就不能盲目遵从。
①“做人的底线”不能等同规则。前者可以主观选择的,后者是强制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示意图,请根据提示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夏衍的报告文学,数量上 ,质量上也参差不齐,但它对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其他作家 的。有人评价说:“《包身工》为中国报告文学开创了新的记录。”( )。《包身工》完美体现了报告文学的属性特色,既缩短了报告文学与小说的距离,又在报告文学与小说之间划出了严格的界限。
报告文学,无论是记事,还是写人,都是作者在生活中有了理性认识或感情冲动,带着自己的观点、感情来写的。任何一个作者都不会以 的身份对故事和人物进行纯客观的叙述,而总是把自己的见解和感情遣上笔端,用以说服、感染读者。夏衍的报告文学在主客观结合方面达到了浑然一体的高境界。他的作品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现手法融于一体,交错运用,并且 ,恰到好处。( ):《包身工》是抒情的,在关节处又常常直抒胸臆,将作者自身的深切感受、爱憎情感和着包身工的血泪一起喷出。有时,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寥寥可数 鞭长莫及 作壁上观 天衣无缝
B. 屈指可数 鞭长莫及 袖手旁观 无懈可击
C. 屈指可数 望尘莫及 袖手旁观 天衣无缝
D. 寥寥可数 望尘莫及 作壁上观 无懈可击
2.下列在文中两个括号内分别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B. 这“新的记录”不仅是数字的突破,而且是质的变化《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C. 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包身工》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它是叙事的
D. 这“新的记录”不仅是数字的突破,而且是质的变化《包身工》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它是叙事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事实,以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对包身工制度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B. 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的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C. 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包身工制度,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D. 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的事实,以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以“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自己决心效法前贤,至死不渝。
(2)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谆谆告诚后主,宫中之事咨询郭攸之等人之后再施行,必能“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中以“_____,______”两句再现当年宋武帝刘裕北伐时的磅礴气势。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曲江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注)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唐军暂时击退叛军收复长安后。杜甫时任左拾遗,因屡次进言,被皇帝疏远冷落,频遭贬官。麒麟:传说中的瑞兽,此指冢边石塑之麒麟。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从花瓣飘飞的景象落笔,描绘出“风飘万点”的暮春图景,“落花时节”所牵动的不仅是诗人的伤春之愁,还有国家大难未靖、自己忠而见弃的哀愁。
B.“一片花飞减却春”表现出诗人非同寻常的敏锐感觉,美好事物的一点点缺憾便引起诗人惆怅。此处“一片花飞”与成语“一叶知秋”异曲同工,堪称锤炼语言的典范。
C.颔联写趁花还未落尽,赶快欣赏;不怕酒多会伤身,开怀畅饮。句中的“且看”是只管看之意,“莫厌”是不推辞之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光、尽情行乐的愿望。
D.颔联两句不仅形象丰富,对仗工整,而且“且”“莫”等虚字的运用,更利于传达丰富的意蕴和幽微的情绪,展现了格律与灵活辩证统一的特色。
2.尾联中的“物理”指事物变化的规律。诗中诗人“细推”的有哪些“物理”?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目。
何师俭,字桐叔,浙江山阴人。以纳赀,于康熙六十年选授兵部员外郎。奉职勤恳,常数月不出署。雍正元年,迁广西右江道佥事,部请留任一年,世宗命以升衔留任,赐人葠、貂皮。师俭以执法卻重贿,忤要人,因诬以避瘴故留部。侍郎李绂昌言曰:“今部曹不名一钱,才者尤劳瘁,苟得郡,争趋之,况监司耶?”期满,复请留,加按察司副使衔。司疏奏皆出其手,他司事难治者亦时委之。
三年,出为江南驿盐道副使,上召对,勉以操守,复赐人葠、貂皮,许上疏言事。四年,调广东粮驿道副使。岁大祲,师俭以存留米五万石给饷,饬所属缓征。或疑专擅获咎,师俭曰:“请而后行,民已苦箠楚矣!”总督孔毓珣与巡抚杨文乾不相能,以师俭署盐法道,欲引以为助。文乾疑为毓珣党,令买铜,将以赔累困之。明年,文乾入觐,上示以毓珣弹事,亦及师俭,乃知师俭非阿毓珣者。令署按察使,毓珣又疑师俭暱文乾。及文乾卒,劾师俭违禁开矿,侵蚀铜价。逾年,署巡抚傅泰会鞫,事始白。上知其无罪,命往陕西佐治军需。
师俭在兵部,谙悉诸边形势扼塞、战守机宜、刍饷缓急。至凉州,每集议,指画如素习,总督查郎阿深重之。署凉庄道参政。师过凉州,檄至肃州支饷。两路遥远,师俭即以凉州所蓄给之,师行无乏。一日羽书数过,师俭策必调取生兵,峙餦以待。已而果然。肃州师将行,飞檄令截取公私骡马,官民皇皇。师俭曰:“在道官商皆赴肃者,若官顿於途,货弃於地,非军前所宜。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荛解送之烦是获两利也。檄虽严,吾自当之。”於是官商皆安,军事亦无误。
寻调补西安盐驿道副使。关中旱,诏以湖广米十万石自商州龙驹寨运陕西。师俭董其役,未半,大雨谿涨,骡马少,不足供转输。商於山中无顿积所,水次隘,运艘不齐。师俭以秋穀将登,请止运,民亦不饥。军中马缺,檄取驿马。师俭谓:“置邮传命,如人身血脉,不能一日废。”拒不可,事竟寝。
擢按察使,数平疑狱。吏有故入人罪者,必按如法,虽贵势贤亲不徇纵。十三年,以目疾乞休。高宗即位,赦诏至,时目已失明,令吏诵案牍,谛听,得邀赦典者,立出之而后上陈。留两月,毕其事始归。后卒於家,陕西祀名宦。
(《清史稿·列传八十七· 何师俭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荛解送之/烦是获两利也。
B.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荛解送之烦/是获两利也。
C.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荛解送之烦/是获两利也。
D.进剿未有定期/何如听其至肃/释所载而后供役军前/得人与货亦省/刍解荛送之/烦是获两利也。
2.下列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纳赀,封建社会的选官办法,即交纳一定的钱财就可以取得入选作官的资格,实质上是公开的买官卖官。
B.兵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相当于今日的国防部,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篇、军械、军令等。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C.羽书,插有鸟羽的紧急军事文书。《汉书》注:“以木简为书,长尺二寸,用征召也。其有急事,则加以鸟羽插之。”
D.刍荛,割草打柴的人,指代乡野间见闻不多无知浅舾的人或普通百姓。常用“刍荛之见”来批评别人见识短浅。
3.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雍正元年,何师俭被提拔到广西担任右江道佥事。因为他执法公正、拒绝受贿,被他得罪的权贵就诬告他想逃避瘴气,于是他又被滞留在兵部担任员外郎。
B.何师俭调任广东的那年,庄稼歉收,何师俭担心老百姓遭受疾苦,就自作主张把存留的五万石粮拿出来作为应急粮饷,并告诫下属官吏暂缓征收赋税。
C.何师俭在兵部时,就对各个地方的地势要塞、攻打守备的时机和军粮供应的情况很熟悉。到凉州后,他对每次集会讨论的事情都了如指掌,受到总督的赏识。
D.何师俭晚年时已双日失明,但是仍然勤子政事,有时还让随从官吏把文书的内容读给自己听。在家中去世后,陕匿曾修建祠堂来纪念这位名臣。
4.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明年,文乾入觐,上示以毓珣弹事,亦及师俭,乃知师俭非阿毓珣者。
(2)擢按察使,数平疑狱。吏有故入人罪者.必按如法,虽贵势贤亲不徇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