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曾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化。

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_____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问而知之 想起了关于“问”的几个成语。 一、勤学好问 意思大家都懂,学问学问,学习离不开问。但问什么,向谁问,怎样问,是有些人很少考虑的。这三点合在一起可称为“好问”。有了疑难,有弄不明白的地方,怎么办?可以先查查工具书,看看相关的参考资料,自己能解决的尽量不要麻烦别人。若问别人,要想好谁才是最佳的求问对象。可以是同学,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专家、学者。同学之间关系比较随便,可以用“共同研讨”的方式,在问答与辩论中实现“双赢”。问老师,要先把问题即你理解的“症结点”想清楚,最忌讳的就是如“老师,这道题怎么做?”一类的大而空的问法。请教专家、学者时,态度要诚恳,要想方设法把他们的精华“趸”过来。 会问,善问,谓之“好问”,如此才能达到真正“知之”之目的。 二、问牛知马 这个成语说的是,西汉有个叫赵广汉的人十分聪明,“欲知马贾,则先问狗,已问羊,又问牛,然后及马。”他的问左问右,实际是一种推理方法,其中的“知”应该理解为“推知”。从旁推究,从而弄清楚事情真相。他把这些应用到如何做太守上,治理地方军政事务颇有一套。 我们在学习上,以及将来走上工作岗位,甚至处理生活难题时,都可以尝试“问牛知马”。这做起来可能有些难度,既需要一定的知识与经验积累,又需要相关的思维推理的训练。但只要我们有心,就一定能成为由“问”而“知”的高手。 三、反躬自问 意思大家都明白,就是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问”是反思、反省、检查的意思。这个成语说的不只是学习问题,还包括做事及个人修养的问题。曾参勤奋好学,深得孔子的喜爱,同学问他为什么进步那么快,他说:“吾日三省吾身。”反省的内容涉及做事、交往、学习等方面。 中国人强调个人的道德完善,所以“自问”就成为那些想成为君子的人必备的思维方式。“自问”之后才知道自己学业是否精通,做事是否完美,工作是否尽职,而后对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并不断提高。能做到这一点的,会得到当时及后世人的称颂与赞美。这着实让今天的某些只知“表扬与自我表扬”的人汗颜。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问”应该成为我们一生的节拍。 【解析】 本题考查的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解答半命题作用重在理解作文的题目的要求,该题化自经典而立足当下,典雅厚重,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该题贴近学生生活,让考生在知识经济、信息爆炸的时代,联系自身实际,谈论对多元化求知途径的感受,有话可说、有感可发。 根据理解题意,该题留给考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可以从以下角度命题立意:如从思维过程切入,可以谈“思而知之”“疑而知之”;从生活体验出发,可以谈“乐而知之”“挫而知之”;从求知方式入手,可以谈“读而知之”“网而知之”;从知行关系着眼,可以谈“行而知之”“用而知之”。该题属于半命题作文,形式上有创新。 适合本文的素材:思而知之:何为思?《菜根谭》有言:“静思之下,俾有悟;沉寂之中,方得真性情。”由此可见,思并非我们平日里所说的浅表的想法,从头脑中一闪即逝的只能是想,唯有深沉的挖掘才称得上“思”。深思而熟虑,深思而有所得,深思而知之。不可否认,我们所处的时代给予我们太多的学习机会,到处充斥的信息,或好或坏,总能轻易地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每个角落的新闻,或真或假。资讯的快捷性将整个世界压缩成一个平板,扫一眼即是全部,省却了用手翻动的过程,也省却了思索辨别、判断真伪的能力,退化的人类大脑如机械,看见则记住,过目则忘却,恰恰没有“思”,更没有“思”后之“知”。而没有思索的过程,是行尸走肉般的生存方式,永远不是“知”的方法。 静而知之:还是让我们停一停匆匆的脚步,松弛一下绷紧的神经,以宁静的心灵重新打量这个世界,你会真正感受到山间那欢悦的鸟鸣。“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以他宁静的内心享受着庸碌的世人无法感受的山水之美、自然之美,感受着明月、春鸟、溪流所营造的美妙意境,也让我们后人感受到诗人那湾心湖的澄澈宁静之美。静而知之。只有保持心灵的宁静,才能真正知晓自己内心的需求,获得深邃的人生感悟。还记得那位不朽的苏轼吗?“乌台诗案”,使其放逐黄州。在那段穷困潦倒的最失意的时光里,他保持着心灵的宁静,从而从容面对,淡然处之,并以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美丽诗篇,抒发了旷达豪情,超越了世俗的荣辱毁誉,超越了成败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实现了精神的升华。 本文的结构特色:本篇作文结构极具特色,用小标题的形式:一、勤学好问。二、问牛知马三、反躬自问。能从标题的词语意义写起,结构内容层层深入,并且小标题都扣住了文章的主题“问而知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文段有三处存在偷换概念的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规则,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每个人心中都要有自己做人的底线。在小人横行、阿谀奉承之风盛行的北宋官场里,周敦颐坚守良知,洁身自好,最终流芳百世。当然,盲目地遵守规则也不行。比如,长辈命令你去做坏事,你就不能盲目遵从。

①“做人的底线”不能等同规则。前者可以主观选择的,后者是强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面是“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示意图,请根据提示内容写成一段话。要求: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夏衍的报告文学,数量上     ,质量上也参差不齐,但它对中国报告文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却是其他作家     的。有人评价说:“《包身工》为中国报告文学开创了新的记录。”(    )。《包身工》完美体现了报告文学的属性特色,既缩短了报告文学与小说的距离,又在报告文学与小说之间划出了严格的界限。

报告文学,无论是记事,还是写人,都是作者在生活中有了理性认识或感情冲动,带着自己的观点、感情来写的。任何一个作者都不会以     的身份对故事和人物进行纯客观的叙述,而总是把自己的见解和感情遣上笔端,用以说服、感染读者。夏衍的报告文学在主客观结合方面达到了浑然一体的高境界。他的作品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现手法融于一体,交错运用,并且     ,恰到好处。(    ):《包身工》是抒情的,在关节处又常常直抒胸臆,将作者自身的深切感受、爱憎情感和着包身工的血泪一起喷出。有时,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寥寥可数  鞭长莫及  作壁上观  天衣无缝

B. 屈指可数  鞭长莫及  袖手旁观  无懈可击

C. 屈指可数  望尘莫及  袖手旁观  天衣无缝

D. 寥寥可数  望尘莫及  作壁上观  无懈可击

2.下列在文中两个括号内分别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B. 这“新的记录”不仅是数字的突破,而且是质的变化《包身工》是叙事的,它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C. 这“新的记录”不是数字的突破,而是质的变化《包身工》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它是叙事的

D. 这“新的记录”不仅是数字的突破,而且是质的变化《包身工》向人们述说包身工的悲惨遭遇,它是叙事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事实,以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对包身工制度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B. 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的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C. 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事实,围绕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包身工制度,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D. 夏衍又以精确的数据和具体的事实,以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为中心进行深刻分析和直接评价,使作品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以“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自己决心效法前贤,至死不渝。

(2)在《出师表》中,诸葛亮谆谆告诚后主,宫中之事咨询郭攸之等人之后再施行,必能“_____________”.

(3)辛弃疾在《永遇乐》中以“___________”两句再现当年宋武帝刘裕北伐时的磅礴气势。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曲江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荣绊此身?

(注)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乾元元年,唐军暂时击退叛军收复长安后。杜甫时任左拾遗,因屡次进言,被皇帝疏远冷落,频遭贬官。麒麟:传说中的瑞兽,此指冢边石塑之麒麟。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从花瓣飘飞的景象落笔,描绘出“风飘万点”的暮春图景,“落花时节”所牵动的不仅是诗人的伤春之愁,还有国家大难未靖、自己忠而见弃的哀愁。

B.“一片花飞减却春”表现出诗人非同寻常的敏锐感觉,美好事物的一点点缺憾便引起诗人惆怅。此处“一片花飞”与成语“一叶知秋”异曲同工,堪称锤炼语言的典范。

C.颔联写趁花还未落尽,赶快欣赏;不怕酒多会伤身,开怀畅饮。句中的“且看”是只管看之意,“莫厌”是不推辞之意,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珍惜春光、尽情行乐的愿望。

D.颔联两句不仅形象丰富,对仗工整,而且“且”“莫”等虚字的运用,更利于传达丰富的意蕴和幽微的情绪,展现了格律与灵活辩证统一的特色。

2.尾联中的“物理”指事物变化的规律。诗中诗人“细推”的有哪些“物理”?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