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卖豆子的农民如果没卖出豆子,可以加水让它发芽...

犹太人有句名言: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卖豆子的农民如果没卖出豆子,可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就可以卖豆芽;如果豆芽卖不动,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如果豆苗卖不动,可以移植到花盒卖盆景;如果盆景卖不动,那么就把它移植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站出许多豆子。回答以下2题。

1.要实现从商品到货币的转化,卖豆子的农民应该

A.等制成盆景时卖出             B.在价格最高时卖出

C.等结出更多豆子时卖出           D.在能够卖掉时卖出

2.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遭遇人生挫折是偶然的           B.要正视前进道路的曲折性

C.把握人生机遇是必然的           D.要正视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1.【答案】D 【解析】商品生产者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价值,因此要实现从商品到货币的转化,卖豆子的农民应该在能够卖掉时卖出,不必考虑其价格。 【考点】商品、商品的基本属性 【易错点】此题易误选B。忽视了题中的“要实现从商品到货币的转化”这一信息。 【备考建议】商品的理论是经济学最基础的理论,要理解商品的价值与价格、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货币等之间的关系。 2.【答案】B 【解析】题干的核心是“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启示我们看问题时要能正视前进中的曲折性,相信前途是光明的。 【考点】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趋势 【易错点】此题易误选C。忽视题中的有效信息。 【备考建议】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高考的一个方向,上题有较强的人文情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对待困难;小故事中蕴含深刻的哲学道理,在学习时一定要注意故事、生活、诗句中的哲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通过体察民情、了解民意,该市决定不建大广场大工程,而是投资400万元治理小街小巷,大大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拥护。回答以下3题。

1.该市政府的上述做法,是为了

A.打造亲民政府的形象          B.使人民群众成为决策主体

C.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D.使人民群众获得实际利益

2.该市政府实行“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体现了尊重公民的

A.提案权                  B.监督权

C.质询权                  D.议政权

3.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

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          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

C.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          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查看答案

   看病难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目前,我国农村医疗卫生资源短缺,农村每千人的病床数为0.79张,仅为城市的32.9%,乡镇卫生院人员中本科毕业生仅占1.6%。为此我国政府提出,要实出抓好农村的医疗卫生工作。回答以下2题。

1.解决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问题,主要应当

A.发挥宏观调控作用           B.健全社会救济制度

C.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D.健全医疗保险制度

2.从国体上看,政府重视农村医疗卫生工作是因为

A.对人民负责是政府活动的基本原则

B.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C.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

D.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查看答案

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重大历史抉择。回答以下3题。

1.中共天津市委八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天津市委关于制定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显著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的首位。这体现了党的

A.思想领导              B.政治领导

C.行政领导              D.组织领导

2.科学研究发现,有一种微生物能清除土壤和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某大学掌握了克隆该微生物的核心技术,建立了国际上首条高效降解菌剂生产线,并投入批量生产。经过在全国三百多万亩农田上试用,效果显著。这表明科技创新有利于

①农业可持续发展          ②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④提高居民消费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漫画《物尽其用》说明,进行创造性思维需要在实践中

6ec8aac122bd4f6eA.运用抽象思维                         B.注重积累知识

C.善于捕捉灵感             D.超越合理想象

 

查看答案

 材料四

  2006年1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也步入了一个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重要时期。”“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真抓实干,急起直追,才能把握先机,赢得发展的主动权。”

图11 中国与创新型国家在科技诸方面的比较

6ec8aac122bd4f6e

表2  中国与B国GDP及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比较

6ec8aac122bd4f6e

 (6)运用政治、经济常识分析,推动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转移的关键因素,(2分)及其对我国产业发展有哪些启示。

 

(7)运用发展的观点,依据世界科技与经济中心转移的事实,论述我国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查看答案

 (32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加强‘三农’工作。28个省(区、市)全部免征了农业税,全国取消了牧业税。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和对产粮大县及财政困难县的转移支付”。2005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2975亿元,比上年增加349亿元。粮食总产量在上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又增产1454万吨,达到48401万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

材料二

     据业内人士分析,按照当前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价格平均上涨幅度粗略计算,农资涨价至少使全国农民增加生产性物质投入390多亿元,粮食平均每亩物质投入比2003年增加20多元。--《半月谈》2005年第1期

    回答:

(1)运用认识论原理,说明我国现阶段加大中央财政支农这一决策的合理性。

(2)运用经济常识,就如何保证中央财政支农功能的实现,提出措施及建议。

(3)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为什么要承担财政支农的职责,(6分)以及怎样才能更好履行该职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