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人们通常把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称为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离我们很近, ...

 人们通常把尽可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称为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离我们很近,

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使用环保购物袋、教材循环利用、废物再利用善等都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这说明   

①消费行为会对社会经济产生影响

②家庭要超前消费,防止消费滞后

③要改变消费习惯,提倡绿色消费

④低碳生活要导致消费球平的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消费观念、消费水平知识的理解,考查了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正确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本题考查考生对低碳生活的认识,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题目材料把白炽灯换成节能灯等都是一些消费行为,这些行为对我国低碳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因此①正确,②项的消费理念是错误的,不能超前消费,③题干材料中的消费习惯于绿色消费,因此正确。④项是对低碳经济的错误理解,低碳经济会促使人们科学消费,不会导致消费水平的降低,所以不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低碳生活的正确感受。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国际气候谈判中,发达国家强调“所有”国家承担不加区别的责任,发展中国家则要求维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且这一承诺不与任何国家的减排目标挂钩。材料不能说明在气候问题上

A.国家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

B.国家间存在着共同的利益

C.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

D.国家间的冲突代替了合作

 

查看答案

 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

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200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

前的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

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

现的哲理有 

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

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

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09年兴边富民、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和特困民族地区扶持发展、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等工程。各级政府共投入民族专项资金2.85亿元,比上年增长l7.63%,民族自治地方社会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l2.4%。上述事实体现了

①民族特色是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

②国家投入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④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

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让

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意味着 

   ①政府的一切行为都要对人民负责

  ②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

  ③政府要把人民利益与谋求自身利益相统一  

  ④公民对任何国家工作人员都有批评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竹竿效应”源于对果农收摘果实的观察,果农常用竹竿收取有刺大树上的果实,只有竹竿最长的才能收得最多。“竹竿效应”蕴含了应将关键因素作为“竹竿”,“竹竿”有多长,水平就有多高的道理,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

③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学会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

④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要学会有效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