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析题
“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请运用认识论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辨析。
某公司以传统工艺为基础,对绣花鞋的面料、款式、花色进行大胆创新,凸显龙凤、鸳鸯、梅、兰、竹、菊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产品大受欢迎,远销10多个国家,把小小的绣花鞋做成了大产业。该公司的成功表明
①观念创新创造了传统文化的新价值
②技术创新是实现事物价值的重要途径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是事物价值变化的前提
④事物价值的变化取决于人的需要的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06年以来全球有数十亿蜂群死亡,严重威胁到农作物的收成。研究发现,导致蜂群大量死亡的原因很多,其中为增产而滥用杀虫剂是主要原因。据此回答以下2题。
1.从联系的观点看,上述事例表明
①事物的联系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②人的实践活动不能改变事物原有的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④建立人为事物的联系,要以尊重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前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使用杀虫剂本来是为了农作物增产,结果却事与愿违。这说明
A.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真理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B.认识具有反复性,是不断推翻已有真理的运动过程
C.片面认识指导的实践,缺乏直接现实性
D.离开正确认识的指导,实践的目的将无法实现
齐白石有一句名言:“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他画虾腿,最初如实地画十对,后来改为八对、六对,最后变为五对时方觉得更为传神。这一过程,从科学实证的角度看,是越来越不像;从艺术审美的角度看,则越来越像。齐白石画虾表明
A.科学比艺术更加深刻地反映客观世界
B.艺术比科学更加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
C.艺术追求美,但与科学一样都包含真理性认识
D.艺术反映事物的外在联系,不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
在哲学讨论课上,一位同学说“物质是永恒的”,另一位同学说“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是因为他们所说的“物质”和“事物”是
①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②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③客观与客体的关系 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成立伪满洲国,大肆摧毁当地的文化机关,废除原有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并代之以日伪的教材,强迫中小学生学习日语。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与消解中华文化的做法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其通过奴化教育以维护殖民统治的企图始终未能得逞,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的力量只有在民族危亡时才能凸显出来
②中华文化为我国各族人民所强烈认同,是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
③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善于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
④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