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

 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由此可见理学(    )

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

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董仲舒说:“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          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

  C.反映了董仲舒对儒学的新发展    D.君主的地位不是不可动摇的

 

查看答案

 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这种施政思想符合(   )

  A.儒家学说         B.墨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道家学说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制……凡民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授田之制,丁及男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老及笃疾废疾者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当户者(户主)增二十亩,皆以二十亩为永业,其余为口分。

                                                           ——《旧唐书》

    材料二: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绣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 ……凡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

                                                           ——《旧唐书》

    材料三:(杨)炎疾其敝,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居人之税,夏秋两入之。

                                                                                                                                       ——《新唐书》

    回答:

(1)三则材料各记述的是什么时期的什么制度?(6分)

 

 

 

 

(2)材料一所记述的制度有何作用?(2分)

 

 

 

 

(3)材料二中的“若不役,则收其庸”是什么意思?有什么作用? (6分)

 

 

 

 

(4)由材料二制度转变为材料三制度的原因是什么?(4分)

 

 

 

 

(5)材料三中“以贫富为差”是什么意思?(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分封原因)

同姓

同姓

同姓

异姓功臣

商朝后裔

同姓

注: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

 

 

6ec8aac122bd4f6e 材料二:

 

 

 

 

 

 

 

 

 

材料三:宜侯矢铜簋,铸有铭文,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祭祀器皿、土地和奴隶之事。

材料四:下面是秦统一之初,朝廷关于采用何种体制统治辽阔边疆的争论。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为填(同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候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五:下面是古人关于秦朝灭亡原因和郡县制功过的不同看法。

有人质问:“夏、商、周、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柳宗元回答道:“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型,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县之制失也。……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郡国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柳宗元《封建论》

“郡县之制,垂二千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

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王夫之《读通鉴论》

(1)依据一、二、三则材料,描述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2)材料四表明秦统一之初在采用何种体制治国的问题上有哪两种意见?秦始皇

采纳了谁的建议?对后世有何影响?(7分)

 

 

 

 

 

(3)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汉初设置的地方制度与秦朝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分)

 

 

 

 

 

(4)材料四对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进行了评价,概括其主要观点。

 

 

 

 

 

 

(5)结合材料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

(4分)

 

 

 

 

 

 

 

查看答案

 西方学者称科举制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拔人才之最古最好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科举制度

A.有利于扩大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将读书与做官联系起来,可以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C.营造了尊师重教、勤奋学习的社会氛围

D.利用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各级官吏,有利于选贤任能的公平竞争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