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值得注意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较新提法出现在《建议》全文中。《建议》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预示着,未来五年中国将加大投入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更多穷人将分享到改革果实”。分析人士说,让最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弥合贫富和城乡差距,避免出现穷人依旧贫穷甚至更穷,富人则更富的不利局面,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中国古代,许多政治家也关注过贫富差距问题,也试图找出原因加以解决,如北宋王安石变法就已经有过这方面的尝试,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彼富宝为之则害民,今县官为之乃所以利民。青苗钱令民愿取则与之,不愿者不强焉。收获之际令以中价折纳谷麦,此乃所以救贫者之乏,息富民之贪暴也。

——《宋会要辑稿·良贷》

材料二:夫民之所以有贫富者,由其才性智愚不同。富者智识差长,忧深思远,宁劳筋骨,恶衣菲食,终不肯取债于人。故其家常有赢余,而不至狼狈也。贫者……一醉日富,无复赢余,急则取债于人,积不能偿,至于鬻妻卖子,冻馁填沟壑,而不知自悔,是以富者常借贷贫民以自饶,而贫民常假贷富民以自存,虽苦乐不均,然犹彼此相资以保其生也。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材料三:变法前,王安石提出“因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和“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财方法。

 

材料四: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

祸首。                                                        ——《廿二史札记》

(1)材料一是什么法令?(2分)其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达到了怎样的效果?(2分)

(2)材料二认为造成当时贫富不均的原因是什么?(2分)而当时实际原因又是什么?(2分)

(3)王安石变法中,体现其材料三的理财方针而采取的措施还有(      )(2分)

  ①市易法;②募役法;③方田均税法;④农田水利法;⑤保甲法;⑥将兵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

(4)王安石变法理财措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2分)

A、国家与官僚地主阶级的矛盾       B、官僚地主与中小地主的矛盾

C、农民与国家的矛盾               D、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5)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评论材料四的观点。

 

(1)法令:青苗法。 目的:解决北宋的财政危机,巩固统治。 效果: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2)原因:“才性智愚不同”。 实际原因:官僚地主占有大量土地,农民负担沉重。 (3)D(2分) (4)A(2分)      (5)把北宋灭亡的原因归于王安石变法是错误的。王安石变法是进步的,也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统治腐朽,而不在于王安石变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现象中,体现了“关注民生”政策取向的是(   )

. ①秦朝以法为师,以吏为师。   ② 唐朝完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

③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         ④ 元朝实行行省制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年号纪年是中国文化的特有现象,下列与年号无关的历史概论是(   )

A.太初历  B. 贞观之治  C.  绍兴和议  D.   靖难之役

 

查看答案

 发展新兴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和走出金融危机的共同选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经验表明,全球每一次大的危机都会伴随着科技的新突破,进而推动产业革命、催生新兴产业,同时也成就了某些大国的崛起。当前,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支撑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导,力求抢占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比如,美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创造就业机会、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的重要产业;欧盟的经济复苏计划,提出要实现实施“绿色汽车伙伴行动”“能效建筑伙伴行动”和“未来工厂伙伴行动”等。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谈谈上述经验和措施对推动我国经济振兴有何启示。

 

 

 

材料二  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挑战,我国要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更加注重扶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方面要突破制的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重点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国融合等产业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努力占领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另一方面,要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合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幅提升农业、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现代化水平。

   (2)结合材料二,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我国在三大产业结构调整中如何发挥科技的作用。

 

 

 

 

 

 

 

 

 

 

 

 

 

 

 

 

 

 

 

 

 

 

 

 

 

 

 

 

 

 

 

 

查看答案

 推进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2009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5.6%,而欧美发达国家则达到或超过80%。据测算,在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均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居住、生活、就学、就业;而第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以带动至少10万元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房地产开发等。预计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城镇人口将新增3亿多,这意味着超过30亿元的内需驱动力,将极大解决我国内需不振特别是农村消费乏力的问题。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推进城镇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材料二  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统筹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统筹城乡发展,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增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能力,做到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

   (2)结合材料三,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说明我国推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二者的关系。

 

 

 

 

 

 

查看答案

 医疗卫生事业关乎千家万户,是重大民生问题。坚持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是医疗卫生改革的基本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三十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变化

 

改革开放初

2007年

人均寿命

68.2岁

73岁

千人口医院床位数

1.94张

2.63张

全国医疗机构诊疗总人次及人均诊疗次数

10.1亿,人均1.1次

28.4亿,人均2.2次

政府和个人卫生医疗支出占卫生医疗总支出百分比

36%,21%

18%,49%

    注:人均寿命是反映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医院床位数反映医疗供给。人均诊疗次数反映医疗需求。

表2:三十年医疗卫生改革探索

阶段

主调

内容

第一阶段

20世纪90年代

谁为主导

围绕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两种路线激烈争论。

第二阶段

2000年—2004年

看好市场化

“市场化”的医院改制,医疗效率和水平提高,但公平性日益失衡。

第三阶段

2005年—2007年

医改变奏

面对医疗公益性不足,指出“市场化非医改方向”医改定基调;政府将承担基本公共医疗。

第四阶段

2008年至今

新医改启动

2008年,《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公开征求意见;2009年1月,国务院通过新医改方案,规划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材料二  新医改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从改革方案设计、卫生制度建立到服务体系建设都要遵循公益性的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

   (1)根据材料一中表1反映的主要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知识,说明当前我国政府进行新医疗改革的必要性。

 

 

 

 

 

 

 

 

   (3)结合材料,运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分析我国三十年医疗改革探索过程。

 

 

 

 

 

 

 

   (4)结合材料,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说明国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哲学依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