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实行村务公开制度,即以户为单位通过投票决定村务大事,由村民对村中大事直接行使决 策权。村委会的决定须经80%以上的农户同意后,再由村委会组织实施,否则暂缓办理或者放弃。这种“村务公决”( )
①有利于村民能够切实监督村干部的行为 ②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③是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有效形式 ④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③④ |
下列行为不属于有序政治参与的是( )
A.某乡人代会上,代表联名提议,罢免“黑心”镇长 |
B.某乡政府挪用种粮农户的粮食补助金,村民派代表将情况反映到报社 |
C.某企业未经环保评估,向河中排放工业废水,附近居民发现后,包了十辆大卡车,围堵环保局 |
D.某镇镇长“发动群众”向镇政府提建议,以加快镇经济的发展。 |
2009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在上海与中国青年学生对话,中国网民也借助网络参与了对话。这不能说明的是( )
A.网络拓宽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 |
B.中国公民关注中美关系,关注国家大事 |
C.公民享有言论自由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体现 |
D.公民可以通过网络参与民主决策 |
200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地方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明确提出坚决查处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这一规定 ( )
A.说明村民委员会是我国最基层的国家机关 |
B.有利于村委会切实履行繁荣农村经济的职能 |
C.有利于村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
D.有利于村民切实实行民主管理的权利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
年代 |
科技发明(件)( |
中国科技发明((( |
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 |
||
件数 |
百分比 |
件数 |
百分比 |
||
公元1—400年 |
45 |
28 |
62% |
17 |
38% |
公元401—1000年 |
45 |
32 |
71% |
13 |
29% |
公元1001—1500年 |
67 |
38 |
57% |
29 |
43% |
公元1501—1840年 |
472 |
19 |
4% |
453 |
96% |
——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无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欧洲在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此相似的现代科学。”
材料三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61—1863)》
材料四 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人却用经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鲁迅《电的利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4分)为何明朝前期以前中国科技一直领先世界?(6分)
(2)列举中国古代三项早于西方千年的科技成就。
(3)被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中最卓人物是谁”是谁?(2分)其主要成就有哪些?(2分)
(4)根据材料三,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与进步产生的重要影响是什么?(6分)
(5)根据材料三、四,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没有迈开近代化的步伐的原因。
(6分)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值得注意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较新提法出现在《建议》全文中。《建议》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这预示着,未来五年中国将加大投入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更多穷人将分享到改革果实”。分析人士说,让最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弥合贫富和城乡差距,避免出现穷人依旧贫穷甚至更穷,富人则更富的不利局面,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中国古代,许多政治家也关注过贫富差距问题,也试图找出原因加以解决,如北宋王安石变法就已经有过这方面的尝试,请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彼富宝为之则害民,今县官为之乃所以利民。青苗钱令民愿取则与之,不愿者不强焉。收获之际令以中价折纳谷麦,此乃所以救贫者之乏,息富民之贪暴也。
——《宋会要辑稿·良贷》
材料二:夫民之所以有贫富者,由其才性智愚不同。富者智识差长,忧深思远,宁劳筋骨,恶衣菲食,终不肯取债于人。故其家常有赢余,而不至狼狈也。贫者……一醉日富,无复赢余,急则取债于人,积不能偿,至于鬻妻卖子,冻馁填沟壑,而不知自悔,是以富者常借贷贫民以自饶,而贫民常假贷富民以自存,虽苦乐不均,然犹彼此相资以保其生也。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材料三:变法前,王安石提出“因天下之利以生天下之财”和“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理财方法。
材料四:王安石以新法害天下,引用奸邪,更张法令,驯至靖康之难,人皆咎安石为
祸首。 ——《廿二史札记》
(1)材料一是什么法令?(2分)其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达到了怎样的效果?(2分)
(2)材料二认为造成当时贫富不均的原因是什么?(2分)而当时实际原因又是什么?(2分)
(3)王安石变法中,体现其材料三的理财方针而采取的措施还有( )(2分)
①市易法;②募役法;③方田均税法;④农田水利法;⑤保甲法;⑥将兵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
(4)王安石变法理财措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2分)
A、国家与官僚地主阶级的矛盾 B、官僚地主与中小地主的矛盾
C、农民与国家的矛盾 D、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5)结合史实简要分析评论材料四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