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有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A.要坚持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协调发展
B.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
C.要改变落后的消费习惯
D.量入为出,合理消费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坚持从中国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出发,借鉴世界其他国家的有益做法,领导广大人民群众经过艰苦探索,与时俱进,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并实施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实现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进步、少数民族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水平的历史性飞跃,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解决民族问题上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9分)
荀子认为:“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贝克莱说:“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朱熹认为:“理在事先,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运用所学的《生活与哲学》有关知识分析上述三人的观点。(12分)
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统一、全面发展的社会。物质文明为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结合所学的《文化生活》有关知识,我们应该怎样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0分)
辨题:思想道德修养比知识文化修养更重要。(9分)
“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B.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
C.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D.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